3.2.3 LCD1602显示器
现在的字符型液晶模块已经是单片机应用设计中最常用的信息显示器件了。1602型LCD显示模块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显示内容丰富等特点。1602型LCD可以显示2行16个字符,有8位数据总线D0~D7和RS,R/W,EN三个控制端口,工作电压为5V,并且具有字符对比度调节和背光功能。
LCD器件引脚图如下:
显示地址如下:
接口信号说明:
1602型LCD的接口信号说明如表3-2所示。 表3-2 1602型LCD的接口信号说明 第1脚 第2脚 第3脚 第4脚 第5脚 第6脚 第7脚 第8脚 VSS 电源地 VDD +5V电源 VEE 液晶显示偏压信号 RS 数据/命令选择端 R/ W 读/写 选择端 E 使能端 D0双向数据线 D1 双向数据线 第9脚 第10脚 第11脚 第12脚 第13脚 第14脚 第15脚 第16脚 D2双向数据线 D3双向数据线 D4双向数据线 D5双向数据线 D6双向数据线 D7双向数据线 BLA 背光源正极 BLK 背光源负极
主要技术参数:
1602型LCD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表3-3所示。
表3-3 1602型LCD的主要技术参数
显示容量 16×2个字符
芯片工作电压 4.5~5.5V
工作电流 2.0mA(5.0V) 模块最佳工作电压 5.0V 字符尺寸 2.95×4.35(WXH)m m
基本操作程序:
读状态:令RS=L,RW=L, E=H 输出:D0~D7=状态字 读数据:令RS=H,RW=H, E=H 输出:无
写指令:令RS=L,RW=L,D0~D7=指令码,E=高脉冲 输出:D0~D7=数据 写数据:令RS=H,RW=L, D0~D7=数据, E=高脉冲 输出:无
4.1 键盘输入模块
第四章 硬件设计
图4-1 电路原理图
由于本设计所用到的按键数量较多而不适合用独立按键式键盘。采用的是矩阵式按键键盘,它由行和列组成,也称行列式键盘,按键位于行列的交叉点上,
本系统外围电路包括键盘输入部分、密码存储部分、复位部分、显示部分、报警部分、开锁部分组成,根据实际情况键盘输入部分选择4×4矩阵键盘,显示部分选择字符型液晶显示LCD1602,密码存储部分选用AT24C02芯片来完成。其原理图如图4-1所示。
密码锁的密码由键盘输入完成,与独立式按键键盘相比,要节省很多I/O口。本设计中使用的这个4×4键盘不但能完成密码的输入还能作特别功能键使用。键盘的每个按键功能在程序设计中设置。它与单片机的连接如图4-2所示。
图4-2 键盘输入模块
4.2 密码存储模块
图4-3所示AT24C02的1、2、3脚是三条地址线,用于确定芯片的硬件地址。在AT89S51试验开发板上它们都接地,第5脚和第8脚分别为正、负电源。第8脚SDL为串行数据输入/输出,数据通过这条双向I2C总线串行传送,在AT89S52试验开发板上和单片机的P3.6连接。第6脚SCL为串行时钟输入线,在AT89S52试验开发板上和单片机的P3.7连接。SDL和SCL都需要和正电源间各接一个5.1K的电阻上拉。第6脚接P3.5。AT24C02中带有片内地址寄存器。每写入或读出一个数据字节后,该地址寄存器自动加1,以实现对下一个存储单元的读写。所有字节均以单一操作方式读取。为降低总的写入时间,一次操作可写入多达8个字节的数据。
图4-3 密码存储电路
4.3 复位部分
单片机复位是使CPU和系统中的其他功能部件都处在一个确定的初始状
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该电路在最简单的复位电路下增加了手动复位按键,在接通电源瞬间,电容C1上的电压很小,复位下拉电阻上的电压接近电源电压,即RST为高电平,在电容充电的过程中RST端电压逐渐下降,当RST端的电压小于某一数值后,CPU脱离复位状态,由于电容C1足够大,可以保证RST高电平有效时间大于24个振荡周期,CPU能够可靠复位。增加手动复位按键是为了避免死机时无法可靠复位。当复位按键按下后电容C1通过R5放电。当电容C1放电结束后,RST端的电位由R5与R6分压比决定。由于R5< 图4-4 复位电路 4.4 晶振部分 AT89S52引脚XTAL1和XTAL2与晶体振荡器及电容C2、C3按图4-5所示方式连接。晶振、电容C2/C3及片内与非门(作为反馈、放大元件)构成了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振荡信号频率与晶振频率及电容C2、C3的容量有关,但主要由晶振频率决定,范围在0~33MHz之间,电容C2、C3取值范围在5~30pF之间。根据实际情况,本设计中采用12MHZ作为系统的外部晶振。电容取值为10pF。其电路图如图4-5所示。 图4-5 晶振电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基于单片机的液晶显示电子密码锁的设计与实现(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