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冀西北区马铃薯早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冀西北区马铃薯早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

作者:张景斌 李霄峰 屈俊成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12期

摘要 介绍冀西北区马铃薯早晚疫病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以及病害控制措施,以为马铃薯种植区农民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达到增产增收之目的。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早疫病;发病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2-0139-01

马铃薯是冀西北区主要粮经兼用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0万hm2左右。马铃薯早晚疫病是该区马铃薯主要病害,也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最主要因素。 1 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又称疫病、马铃薯瘟,是冀西北区马铃薯产区普遍发生的最严重病害。一般年份损失达20%~40%,大流行年份会导致绝产绝收。 1.1 病原

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鞭毛菌亚门疫霉属,寄生性很强,一般在活的植株或薯块上才能生存,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1]。 1.2 发病症状

马铃薯晚疫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茎和块茎。叶片发病后,病斑多在叶尖和叶缘处,初为水浸状褪绿斑,后扩大为圆形暗绿色斑,病斑边缘不明显。在冷凉和高湿的条件下,病斑扩展很快,边缘有白色稀疏的霉层,叶背或雨后清晨更为明显。天气干燥时,病斑扩展慢,干燥变褐,不产生霉层,质地易裂。茎部受害,可形成长短不一的褐色斑,潮湿时,也可产生白色霉层,但较稀疏。块茎发病,形成淡褐色或紫褐色不规则病斑,稍凹陷。病斑下的薯肉不同程度地呈褐色坏死,与健康薯肉没有整齐的界限,病薯往往同时感染细菌而腐烂[2]。 1.3 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薯中越冬,冀西北区以带菌种薯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最主要的初侵染来源,病菌的孢子囊借助气流传播,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萌发侵入寄主体内。病菌在相对湿度达到 95%以上时才能产生孢子囊,无论是孢子囊还是游动孢子,其萌发均需要有水的参与。该病害有多次再侵染,在发病季节,温度条件一般能够满足,如果阴雨连绵或早晚多雾、多露,病害流行速度加快。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冀西北区马铃薯早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在线全文阅读。

冀西北区马铃薯早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9316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