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六届结构大赛赛题更新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

1.命题背景

吊脚楼是我国传统山地民居中的典型形式。这种建筑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顽强的生命力。这些建筑既是我中华民族久远历史文化传承的象征,也是我们的先辈们巧夺天工的聪明智慧和经验技能的充分体现。

重庆地区位于三峡库区,旧式民居中吊脚楼建筑比比皆是。近年来的工程实践和科学研究表明,这类建筑易于遭受到地震、大雨诱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而发生破坏。自然灾害是这种建筑的天敌。

相对于地震、火灾等灾害而言,重庆地区由于地形地貌特征的影响,出现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频率更大。因此,如何提高吊脚楼建筑抵抗这些地质灾害的能力,是工程师们应该想方设法去解决的问题。本次结构设计竞赛以吊脚楼建筑抵抗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为题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针对性。

2.赛题概述

本次竞赛的题目考虑到可操作性,以质量球模拟泥石流或山体滑坡,撞击一个四层的吊脚楼框架结构模型的一层楼面,如图2.1所示。四层吊脚楼框架结构模型由参赛各队在规定的12小时内现场完成。模型各层楼面系统承受的竖向荷载由附加配重钢板或配重铅块实现。主办方提供器材将模型与加载装置连接固定(加载台座倾角均为??30o),并提供统一的测量工具对模型的性能进行测试。

模型部分(含部分加载装置)

加载台座

配重M1 配重M2

加速度传感器

配重M2 后固定板

螺杆 螺杆

弹簧

不锈钢半圆滑槽

前撞击板

?

钢架A 钢架B

?

钢底座

图2.1.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赛题简图

3.模型要求

配重M1

配重M2

模型平面尺寸要求示意图

配重M2

后固定板 弹簧

螺杆

前撞击板

要求平整,且与后固定板端头有效接触面积不小于200mm2

弹簧

螺杆

要求平整,且与前撞击板端头有效接触面积不小于200mm2

允许固

底板

定区域

q

底板示意图

图3.1.模型要求示意图

图3.1模型设计参数取值表 q H 30o L0 ?200mm —— 1000?15mm L ?240mm ——

h 220?5mm M1 20kg~60kg 配重M1为规定尺寸的钢板或者铅块,具体规格与安装详见4.3 hj 340?10mm M2 约为2.5kg 模型一层加载装置质量,约为2kg~3kg 配重M2为规定尺寸的钢板。 一层楼面不再附加配重,加载装置质量以现场称量结果为准 。 h0

?200mm M3 3.1.模型的楼层数:模型为四层吊脚楼(一层吊脚层+三层建筑使用层),模型应具有4个楼面(含顶层屋面),每一个楼面的范围须通过设置于边缘的梁予以明确定义。

3.2.几何尺寸要求

(1)平面尺寸要求:建筑模型楼层净面积L0?L0?200mm?200mm,建筑模型外包面积

L?L?240mm?240mm。与撞击方向垂直的模型立面柱子的轴心距为220mm?5mm。

(2)竖向尺寸要求:楼面层层高h?220mm?5mm,楼面层净高h0?200mm。吊脚层长柱高度hj?340mm?10mm,其净高不得小于310mm,其净高范围内(柱身范围内)不得设置任何侧向约束。柱脚加劲肋不影响计算楼层高度。模型总高度H?1000mm?15mm。

(3)其他尺寸要求:竖向承重构件允许变截面,但需保持竖向承重构件上下连续,所有受力构件截面长边(或者直径)均不得大于25mm。

3.3.建筑使用要求:楼面层需满足基本的建筑使用要求,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刚度,楼面层配重放置于楼面几何中心处。在模型内部,楼层之间(底部吊脚层除外)不能设置任何妨碍房屋使用功能(指建筑使用空间要求)的构件。

3.4.模型固定及加载要求

(1)模型固定要求:结构模型固定于330mm?330mm的正方形底板上,结构底部固定点位置必须在底板上的限制区域内(图3.1底板阴影区域内),不得越界。各队在主办方监督下统一安装底板,模型底部可以使用由主办方提供的热熔胶与底板连接,也可自行使用502胶水连接(除此以外不得使用超出规定的其他材料或者工具)。连接时,不允许对底板做任何开洞,切割,打磨,刮擦。柱脚埋入热熔胶区域不得超过10mm(注意:因模型底部固定而增加的质量,需计入模型自重)。

(2)模型加载要求:模型一层楼面承受撞击,前撞击板和后固定板必须与结构竖向承重构件在一层楼面区有效接触。一层楼面与撞击方向垂直的两个立面需保持平整,不得妨碍前撞击

板和后固定板的安装。前撞击板和后固定板与一层楼面处的竖向承重构件的总有效接触面积不得小于400mm2。(详见图4.3.2)

4.模型的加载与测量

4.1.加载装置:加载台座,配重钢板(180mm?180mm?5mm)或者配重铅块,撞击质量球(约3kg),前撞击板,后固定板,螺杆,螺栓,弹簧。

4.2.测量装置:卷尺,电子称,加速度传感器,记号笔。

图4.1.加载台座示意图

1——不锈钢半圆滑槽;厚度2mm,内半径为60mm,与水平成30°角,要求滑槽内壁○

光滑,尽量减少质量球下落时摩擦损失。

2——质量球;采用质量约为3kg铅球(实际质量以现场称量结果为准),直径为○

95mm?5mm。要求质量球滑至滑槽末端时,球心标高与一层楼面标高相差不超过5mm。

3——钢架;采用缀板连接两根槽钢(型号20b)形成格构式钢柱,用于支撑滑槽,并○

保证加载台座在平面内外的刚度以及稳定性。

钢架柱脚

钢架A

图4.2.钢架示意图

4——水平段滑槽;为防止质量球回弹,二次撞击结构模型,故水平段滑槽需与水平线○

成3°夹角,滑槽末端应垫高10mm。

5——钢底座;与水平成30°角,斜面采用四根螺栓与结构模型的底板相连,右侧采用○

四根同规格螺栓与加载台座相连。

6——斜滑槽与水平滑槽圆角;为减少质量球下滑能量损失,该圆角半径不小于300mm,○

亦不大于400mm。

7——钢架底座;部分采用200mm钢板,以保证加载台座的稳定。 ○

4.3.模型的安装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六届结构大赛赛题更新版在线全文阅读。

第六届结构大赛赛题更新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9313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