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德国就建立了以《基本疾病保险法》、《灾害保险法》为代表的一系列社会保障法,泰国在2002年颁布了《国民健康保险法》,韩国和日本都有《医疗保险法》。他们的医疗保险制度都是通过立法后,由政府强制推行的,政府是医疗保险制度立法的积极推动者和具体实施者。
相比之下,我国立法滞后,政策不过硬,缺乏相应法律制度的支撑,仅停留在办法、决定、意见等层面上,政府仅在政策和运作上加以引导和规范。这就导致了新农合的法律地位不能得到确定,在认识上有时难以取得共识。另外,新农合实施过程中,农民、医疗机构和政府三方之间无法建立契约关系,当农民权益受到侵害时,申诉无门,也影响了农民参加的积极性。同时,存在的报销范围窄、定点医院消费高、农民报销难、外出务工就医不方便等许多问题,都迫切期待出台相关的法律制度予以解决。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缺乏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已是不争的事实。要保证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必须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作后盾。因此,政府应尽快出台关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稳定性、强制性和权威性加强各部门对合作医疗制度的心理预期和农民对合作医疗制度的信心,在此基础上规范和引导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运行。另外,中国农村地域广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存在不平衡,各地区可根据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这些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必须与全国性法律、法规不抵触,并且有利于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更好开展。
(三)完善管理机制,明确监管职权
目前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由各县级行政部门,卫生部门,财政部门联合设立的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管理,下设经办机构,负责具体的日程工作,但各地经办机构并不固定、编制不明确、人员不固定、经费无依据。乡镇经办机构更是有名无实,工作人员、工作经费都无法落实到位。其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承担监管责任,但却没有明确的职权。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许多工作只能靠其上司——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行业管理,由于无法律监督依据,又是自己上司监督,所以监督必然缺乏力度。在这种关系的牵制下,难免在监管中出现或多或少的折扣。从而使医疗机构有可趁之机,随意增加农民的服务项目、滥检查、开大处方,导致农民负担增加,另一方面也使合作医疗基金透支,可能引发新一轮的重治轻防。
对比之下,我们不妨看看日本的“国民健康保险”。它在运行中的管理层次清晰。日本国民健康保险的管理机构职责划分明确,由指挥中心、行政执行机构、业务执行机构、协调机关等部门负责督导和执行,各机构配合默契,使复杂的医疗保险体系运行有序。 其次就是它的监督机构健全。审查机构是一种自下而上、具有反馈性质的审查机构,使运行过程的监督能及时纠正偏差,避免失误进入下一次循环。为了避免失控,审查官及审查委员会被赋予绝对独立的职权,受法律保护。
因此,我们应该首先加强经办机构对自身的建设。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加强对经办机构的建设和管理,做到有人办事、有钱理事,提高管理能力。其次,我们要明确监管职权,激励监管者有效的行使监管职能,增大被监管者的违规成本,减少和消除管理机构和医疗机构的不规范行为。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我们必须同步推进医疗服务体制的改革,对定点机构实行科学管理,推进医药分离,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使少数医德医风较差的医务人员无可乘之机。
(四)加大农村基础卫生设施建设,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是根据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来设计的,由于发展的先后和国家政策的导向,具有严重的不公平性。图3是2000—2004年城乡医疗卫生投入对比,而且差距
具有逐年加大的趋势。根据卫生部最新的调查显示,占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有80%的卫生资源配置,而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却只能分配到20%的卫生资源配置。
城乡医疗卫生投入对比 单位:亿元
图3:城乡医疗卫生投入对比
对比之下,巴西拥有严格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各有其针对性,充分考虑了弱势群体,使贫富各有所依,还有就是严格的就医转诊制度,使不同程度的病人得到不同的治疗,充分利用了卫生资源。而韩国的医疗资源是由城市输向农村,城乡逐渐步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动阶段。患者就医时,享受到的医疗服务必须是逐级转诊的。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对于农村基础卫生设施建设的投入,鼓励医学院校的毕业生下基层锻炼,支援乡镇卫生事业的建设,使几近瘫痪的乡镇卫生系统得以恢复,逐步形成县、镇、村三级卫生医疗服务网络和就医转诊制度,这不仅有利于农民享受充分的医疗救治,而且能够缓解大医院的医疗压力。此外,乡镇卫生院施行直接向厂家采购药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药品进价,加强对药品的购销监管,在此基础上,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药物目录,实行药品价格公示,强化农民群众对其监督的权利,让农民明明白白看病买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参考文献:
1.燕秋梅.政府要承担起失地农民医疗保障责任.《中国改革》, 2008年第十期 2.蒋中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和取得的成效.《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32期 3.吕洁.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问题及对策研究.《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05期 4.谢庆涛.国外农村医疗保险对我国的启示.《阴山学刊》,2008年第02期
5.石裕东.国外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对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启示.《当代经理人》,2006年第03期
6.Shipman,William G.,Reforming Social Security: A Change in the Climate of Opinion,Heritage Lecture #776,February 3,2005
7.John,David C.,Social Security Commission Report Shows Value and Feasibility of IndividualAccounts,Backgrounder#1512,January11,200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09经管论坛参赛论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