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新生管理之我见
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做好班主任的前提。我个人认为管理好班级主要集中体现在“严”“细”“恒”三个字上。
一、 严
严就是严格要求学生,要求学生遵守严明的纪律,严格的行为规范,要有严密的学习计划,严谨的学习态度。还要求教师严慈的关爱。师生关系和谐的关键,在于班主任处理好“严”与“爱”的辩证关系。师爱不等于偏爱,严格不等于厉害,既严格要求又热情爱护,要严在当严时,爱在细微处。我的具体做法是:了解学生,热爱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以严格的要求,严明的纪律,细心的爱护来管理班级。今年刚接新初一时。看到他们初来乍到陌生的眼神,做什么事都看班主任的态度。对眼前的一切都抱着试试地态度。老师说一他们不敢二。我牢牢抓住初一学生这一特点。先按照学校的要求,定出了严明的纪律,然后利用班会和学生一起学习学生成长手册,然后再把班规详细直读讲解,并且明确初中生活不同于小学。在校首先遵守一日常规,讲文明礼貌。然后好好学习,你的成绩有两部分组成:一、学习成绩 二、争先创优量化的成绩。要想总分排在前面,两方面都必须争先。三、小组捆绑管理 (你荣小组荣,你损小组损) 要求学生举手表决。当有学生违反班规和学校纪律时,就拿起加分减分、小组舆论这一强有力的武器。让学生认识到,违反了纪律不仅牵扯自己的分数,而且直接影响小组的荣誉。可是,总有调皮捣蛋的学生,班规
宣布一个月后,宋佳在执勤时与18班学生发生冲突,并有了打群架的迹象。我就按照班规的条款。对他们进行了处理,在争先创优量化栏,减去了五分,并且让他在班上做了深刻的检查。然后我又给大家讲,宋佳与18班发生冲突,虽然迫于无奈。但处理方法不对。应该减分。他已经落后你们五分,他要想追上其他同学,自己想加分的办法,要么做好人好事,要么课堂上表现积极,有创新意识,以后再有违反纪律的同学比他的处罚还要厉害。通过这件事班上的其他同学有了共同的认识,班主任说话算数,讲到做到。这样对班上其他懒散的同学起到了警示作用,班上形成了我要为自己加分,千万别给自己减分,减了分小组的其他人会埋怨的。班上形成了违纪可耻,守纪光荣的风气。
另外,我在严格要求的同时,把转化“学困生”作为重头戏。首先不厌恶,不嫌弃他们,用热情、真诚,负责的态度与他们逐个交谈。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在爱护、信任的气氛中产生这个老师没有偏心,一视同仁的心理体验。时间长了他们会付诸行动好好学习、遵守纪律。时间长了同学们都尝到了“严师”带来的甜头。 二、细
首先细选班干部,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培养好班干部,教师就不会脱离学生,不会孤军作战。因此,一开学,就选学习好、思想好、群众基础好,且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担任班干部,然后对他们进行具体的分工,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并教给他们工作方法。利用班干部开展兵管兵,兵练兵的活动。班干部有了成绩时,就及时
给予表扬和肯定,并适当的加分。如工作有失误,就细心指导,及时纠正错误,也会适当地减分。王凤东是我班的体育委员,他总感觉自己在班里高高在上。他没有住过校,自制力特别差。在宿舍、教室特别爱说话。有一次自习课上,我发现他向普通同学的脑袋上扔粉笔头,我毫不客气的当着同学们的面批评了他,并且给他减分 ,这回他的锐气减了。这样让其他班干部认识到:他们要带好头,给同学们做好榜样,并且一般的同学意识到老师是有威严的,在这个班集体人人是平等的。
其次处理学生更要“细”。工作重点要落到实处。尤其学生违纪需要你处理时。我班的高宁同学星期天未返校,却没有打电话给我。星期一她来了以后,我就让她擦一周的黑板,结果她不情愿地擦了,可到了星期二,他妈打电话接她回去输液。我意识到这事我办地鲁莽了。我问清楚了实情,才知道她得了肺炎。高宁怕耽误学习带着病来的。我找到她,向她说明老师让你擦黑板是有点草率,可星期天不到不给老师打电话是不对的,你的学习态度很好,在班上当众表扬了她。高宁的怨气消了,也教育了其他的同学,有事请假,有病能坚持上课的,不能随便耽误课。
二、 恒
“恒”就是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不要抓一段时间,放松一段时间,“贵”在有恒心。坚持日日如是,不放任何一段时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持之以恒,滴水穿石,就是顽石般的学生,也终有感召转化的一天。
我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我自己先做到。每天来到学校的第一件事都是先到教室。学生亲眼目睹,久而久之,学生就不迟到了,课间到教室走一走,检查卫生保持情况,纪律情况等。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知道班主任对班级的每件事情都会过问,都会检查。学生也就不会出现偷工减料,懒惰的现象。无形中学生就会以老师为榜样,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做好每件事。老师的“恒”变成了学生的“恒”。
总之。作为班主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到实处、细处。有人说:“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班主任是教育者,领路人,只要我们心中拥有太阳,洞悉学生的心理。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定然润物无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和风细雨 润物无声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