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精品解析:上海市虹口区鲁迅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上海市鲁迅中学2017学年第一学期语文学科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一、文学文化常识

1.文学常识填空

⑴词,又叫____________。

⑵柳宗元,字_______,又称 ____________,唐代八大散文家之一。 ⑶“诗经六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曲子词(诗余、乐府、长短句) (2). 子厚 (3). 柳河东 (4). “风、雅、颂”、“赋、比、兴”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1)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唐代末年,盛行于宋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天净沙属于小令,散曲又分套曲与小令两种。(2)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因为他是河东人,又在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韩柳二人与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等六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唐中期,柳宗元和韩愈在文坛上发起和领导了一场古文运动。柳宗元还写了不少寓言故事,《 蝂传》《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也已成古代寓言名篇。《黔之驴》中的成语“黔驴技穷”几乎尽人皆知。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将永远受到世人的尊敬。(3)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要区别于“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点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文人的姓名字号或诗词集的名称,所属流派,等等。注意字不要写错。 二、名句默写 2.名句默写

①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②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诗经》 ③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_。《饮酒》

④沙鸥翔集,__________,__________,郁郁青青。《岳阳楼记》

1

⑤__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已亥杂诗》 ⑥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1). 怅寥廓 (2). 蒹葭萋萋 (3). 欲辨已忘言 (4). 锦鳞游泳 (5). 岸芷汀兰 (6). 【答案】

我劝天公重抖擞 (7). 但余钟磬音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怅”“寥廓”“蒹葭”“萋”“辨”“锦鳞”“芷”“汀”“抖擞”“磬”,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①屈原是一本大书,可以让我们代代翻阅而不能尽其义。物质存在的屈原在公元前278年即已死去,但精神的屈原却永在生长,荫庇滋养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

②屈原的代表作《离骚》,简单地说,既是对士之朝秦暮楚式自由的否定,也是对士之“弃天下如弃敝屣”的自由的否定,同时也标志着另一种观念的建立:“忠”。令人稍感吃惊的是,正是这样一位向君权表忠的人,一种桀骜不驯的个性精神却表现得尤其强烈而突出。

③《离骚》中的句子,充斥着“恐”“太息”“哀”“怨”……《诗经》中的愤怒,往往是道德愤怒,是集体的愤怒;而屈原的愤怒,虽然也有道德的支撑,但却是个人的愤怒。屈原很执著地向我们诉说着他受到的具体委屈:他政治理想的破灭,楚怀王如何背叛了他,顷襄王如何侮辱他,……从他的诗中,我们读出了人生的感慨,读出了人的命运,读出了一个不愿屈服的个人所感受到的人生困窘,一个保持个性独立意识的人所受到的压迫甚至迫害。

④如果说,《诗经》中的人生感受的尖锐性大有折挫而略显迟钝的话,那么,怒形于色的屈原,则以诗

2

歌向我们展示了当个性在面对不公与伤害时,是何等的锋利而深入。这种锋利,当然是对社会的切割;而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内心的血淋淋的开剥。伟大的个性,便从这血泊中挺身立起。

⑤“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泪流满面的诗人;一个时时在掩面痛哭的诗人;一个面向风雨“发愤以抒情”,对人间的邪恶不停诅咒的诗人;一个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行吟泽畔,长歌当哭,以泪作诗的诗人!

⑥《诗经》的俗世精神很了不起,但从另一方面看,这种俗世精神恰恰消解了个人的意义,阻碍了个性的张扬。它入世的深度恰恰减少了个性的深度。而屈原,在以不堪一击的个体面对命运时,他的个性在绝望中显示的高度、深度与完美却是前所未有的。

⑦在中国古代,像《离骚》这样华丽的交响乐实在太少。单从篇幅上讲,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篇。作为抒情诗,能展开如此宏大的篇章,不能不令人叹服屈原本人思想和个性精神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它形式上的特点。正是由于他自设情节,使得一首抒情诗才能像叙事诗那样逐层打开。抒情诗有了“情节”,也就必然是象征的、隐喻的。所以,象征和隐喻也是《离骚》的主要艺术手法,比起《诗经》的比兴,屈原“香草美人”的系统性设喻,与上天入地、求女占卜等自设情节的使用,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⑧不管怎么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诗经》之伟大,乃是整体之伟大,如果拆散开来,就每一首诗而言,可以说精致、艺术、有个性,但绝说不上“伟大”。“伟大的诗人”须有伟大的人格精神,可以滋溉后人;须有绝大的艺术创造,可以标新立异,自成格式,既垂范后人,又难以为继。应该说,在这两点上,屈原都当之无愧。(选文有删节)

3. 从全文看,第①自然段中“精神的屈原”“荫庇滋养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的含义是?

4. 文中说“这种锋利,当然是对社会的切割;而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内心的血淋淋的开剥”,对这句话的解说理解准确的两项是是( )

A. 屈原以诗歌向我们展示了当个性在面对不公与伤害时,伟大的个性一定会从这血泊中挺起。

B. 屈原很执着的向我们诉说着他受到的种种委屈,从他的诗中可以读出一个不愿屈服的人所感受到的人生困窘。

C. 《诗经》中的愤怒往往是道德愤怒,是集体的愤怒;而屈原的愤怒虽然也有道德的支撑,但却是个人的愤怒。

D. 屈原《离骚》等篇章中显露出的尖锐个性,是政治理想破灭之后对社会邪恶势力激烈的抗争与反击。 E. 屈原的诗歌中所显示出来的个性是他把忠君爱国与坚持个性剥离、心灵摆脱这一矛盾纠缠之后的个人愤怒的喷发。

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精品解析:上海市虹口区鲁迅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在线全文阅读。

精品解析:上海市虹口区鲁迅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8277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