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意识的本质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华池一中 思想政治教学案 主备人:张明星 审核人:高二备课组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

第一框 意识的本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内容和形式。

2.理解意识的本质。

3.把握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教学重点】意识的本质及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教学难点】意识的本质。

【教学方法】通过课本中的典型事例去分析相关知识,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以讲

授法为主,学生理清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

【自问引思】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一切物质都具有的_____________。

(2)意识产生的前提:生物的___________(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1)意识一开始就是_______的产物、_______的产物。

(2)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_________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

表达手段----__________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的本质:人脑是高度发达的__________,是意识活动的____________。

2、人脑与意识: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_______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意识的本质: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就是意识反映的_____。意识是人脑对客

观存在的______,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

的结果。

2、物质决定意识

(1)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_________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机能看,它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_______的机能。

(3)从意识的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______。

(4)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______的,意识是______的,物质决定意识。 【互问明思】

探究活动一:学生阅读课本P35页第一个事例,思考: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生物

的反应形式同人的意识是什么关系?

探究活动二:学生阅读课本P35页第二个事例,谈谈他所观察过的动物有哪些心理反

应,比较这些动物的心理反应与人类的意识的区别在哪里?

探究活动三:学生阅读课本P36页第一个事例,思考:1.有没有一种高等动物的脑在

复杂性上超过人脑?2.动物的脑在机能上有没有可能达到人脑的水平?

探究活动四:学生阅读课本P36页第二个事例,思考:1.离开了客观对象,会不会有

鬼神观念?2.离开了客观对象,能不能产生人类的意识? 【追问深思】 材料一:马克思认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类还存在着,它就任然是这种产物。”简要分析说明为什么说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材料二:东西方人的信仰不同,东方人信仰玉皇大帝和释迦牟尼佛,西方人信仰耶稣,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一只长着羽毛的动物。如果牛能绘画,那么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头牛。 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

【切问成思】 判断 (1)有了人脑,就能自行产生意识。() (2)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3)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4)物质能够独立存在,意识不能独立存在。() 【课后作业】学业水平测试八 第二课时

1.人类的文明意识就是人类用语言交往打破了动物封闭心理的产物。“人类社会”就是这个产物的象征。若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突破动物心理的封闭向人类进化。因此,原始的人类心理和动物心理是完全相通的。只是到了后来,人类借语言文字创造了历史,这才进入了文明社会。由此可见

①人类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 ②纯粹动物的心理活动能够自发形成意识 ③意识不仅是自然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④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是高等动物的心理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2.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发现人脑中的“海马区”在存储信息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切除掉海马区,那么以前的记忆就会一同消失。这一发现佐证了

①意识是人脑中“海马区”的生理机能 ②人类的意识来源于人脑中的“海马区” ③人脑中的“海马区”是意识的生理基础 ④“海马区”其实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近代以来,人们陆续发现了一些由各种兽类哺育成长的人类婴儿,其中狼孩最多。 他们虽然为人所生,但是由于他们生活在动物群体中,长期脱离社会实践,不能参加任何社会活动,虽然客观存在作用于他们的头脑,但并没有形成人的意识。这表明

A.人脑并非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B.意识并非客观存在的反映 C.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意识 D.意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4.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于2017年8月27日在天津开幕,其会徽——“奔向未来”主体形象由“津”“十三”“张开双臂的人形”“海河”等元素组合构成“火炬”的造型,体现“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主题。“奔向未来”的设计表明了 ①意识的内容源于客观存在 ②艺术设计源自创作者的灵感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艺术创作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我国云南,纳西族地区沿用了十多个世纪的东巴文字是一种原始象形文字(如下图)。它既源于生活,又保持着生动、夸张、简约的图画特征。这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B.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具有能动性,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6.《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收录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时髦词汇,如“八卦”“宅男”“宅女”“闪婚”等,尤其是“搞掂”“无厘头”等粤语词汇也被收录。这些词汇

①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和生理基础 ③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加工的结果 ④说明了意识是对物质的真实反映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所谓“黑色思维”,就是一些人用消极的、极端的观点看问题,只看黑暗而不看光明面,只看支流不看主流,只看问题不看成绩,满眼都是社会的不良现象,最后得出的结论往往是黑暗的、消极的而不是光明的、进步的。这种“黑色思维”是 A.唯意志主义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人脑主观自生的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

材料:进入2017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雾霾天气。浓雾缠绕、能见度非常低的天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影响。从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出发,中国政府将加大污染治理力度。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探求它的成因和本质,梳理其内在机理,才能因势利导、有效解决。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已经成为中国的基本国情,成为发展的短板。破解环境难题,治理空气污染就是要打破这一瓶颈的制约。李克强总理表示,空气污染治理,我们必须有所作为。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应如何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实现有所作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意识的本质在线全文阅读。

意识的本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8277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