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指导教师 活动内容 2012.10.24 活动地点 洪宝树 吴以凡 《三字经》65、66句 “曰水火 木金土” 阅览室 活 动 过 程
活动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原文。 2.初步理解“五行”。 活动过程: 一、讲解释文。 导言:“五行”学说包括很深的哲学道理,非常复杂、我们只要知道一些就行了。 译文: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二、细读品味。 1.出示句子,借助拼音认一认。 2.个别读,听评。 3.分组读一读。 4.说一说“五行”指的是什么? 三、了解“五行”。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运动方式。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中医用五行来解释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预测未来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人的命运。 四、拓展延伸。 你知道吗? 水,代表液态,水性流动。 火,代表燃烧,火性炎热。 木,代表植物,木性生长。 金,代表金属,金性坚固。 土,代表土壤,土性包容。 “经典诵读”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指导教师 活动内容 2012.10.31 活动地点 洪宝树 吴以凡 《三字经》67、68句 “此五行 本乎数” 阅览室 活 动 过 程
活动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原文。初步理解原文释义。 活动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背诵前面所学的内容:人之初??水火土 3.还记得“五行”指的是什么吗? 2.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后两句——“此五行 本乎数” 二、解读品味。 1.本:根本,本源。 数:运数,天理。 2.本乎数,古人认为五行相生相胜,来源于运数。 3.读诵句子。 (1)出示:此五行 本乎数。 (2)借助拼音认一认。 (3)同桌互读,互评。 (4)指名读、分组读、赛读。 4.激趣背诵表演。 三、知识拓展。 那么,宇宙间的这个力量是如何促使这五种物类发生变化的呢? 首先是“相生”的规则。生,即生 发、生成、生养。一般而言,“生”从 木开始,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水生木,刚好成一个圆形。其 次,是“相克”的规则,即金克木,木 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刚好 成一星形。五行生克的道理,用右图形 表示。 “经典诵读”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指导教师 活动内容 2012.11.7 活动地点 阅览室 洪宝树 吴以凡 《三字经》69、70句 “曰仁义 礼智信” 活 动 过 程
活动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原文。 2.知道做人的五种基本德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老师觉得班里的××同学是个有礼貌的孩子。 2.你觉得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评一评自己。 3.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 二、学文识字。 1.指导认读三字经:曰仁义 礼智信。 (1)找出你不认识的字。 (2)跟师读一读这些生字的音节。 (3)学生自由读。 2.齐读,思考句子意思。 3.理解“五常”:就是做人的五种基本德行。 4.找出文中的五种基本准则。 仁 义 礼 智 信 5.熟读或诵。 6.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谈谈你发现的值得大家学习的榜样故事。 (1)组内活动 (2)派代表上台汇报。 三、拓展活动。 1.收集名人故事,体现优秀品质。 2.把今天学会的三字经背给爸爸妈 妈听。 “经典诵读”组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 指导教师 活动内容 2012.11.14 活动地点 洪宝树 吴以凡 《三字经》71、72句 “此五常 不容紊” 活动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背诵原文。知道做人的五种基本德行。 活动过程: 一、故事交流。 1.谈话。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的小故事有很多。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孔融让梨》的故事。 2.讲故事。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二、品读解析。 1.出示句子:此五常 不容紊 2.读准“紊”(wěn)的字音。 3.理解“紊”,即乱、混的意思。 4.释文: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做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保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三、激趣背诵。 你能从头背诵学过的《三字经》吗?谁想做个挑战? 四、畅谈收获。 学了“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这部分内容,在做人方面你有什么收获?
阅览室 活 动 过 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经典诵读活动记录(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