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 ××××—××××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内容、要素分类代码、数据分层、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图形和
属性数据的结构、数据交换格式和元数据等。
本标准适用于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及数据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4880-1991 语种名称代码
GB/T 7929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16820-1997 地图学术语
GB/T 17798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 19231 土地基本术语 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CH/T 1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 CJJ8-1999 城市测量规范
TD1001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TD/T 1016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 T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要素 feature
客观世界中的事实或存在。
3.2
地籍 cadastre
记载宗地的权利人、土地权利性质及来源、权属界址、面积、用途、质量等级、价值和土地使用条件等土地登记要素的簿册[GB/T 19231-2003 , 8.3.1地籍]。 3.3
类 class
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一组要素的集合。 3.4
层 layer
TD/T 1015—2007
具有相同应用特征的类的集合。
3.5
标识码 identification code
对某一要素个体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 3.6
矢量数据 vector data 用x,y(或x, y, z)坐标表示地图图形或地理实体的位置和形状的数据 [GB/T 16820-1997 ,5.18 矢量数据]。 3.7
栅格数据 raster data
按照栅格单元的行和列排列的有不同“灰度值”的像片数据 [GB/T 16820-1997 ,5.19 栅格数据]。
3.8
图形数据 graphic data
表示地理物体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几何类型的数据 [GB/T 16820-1997 5.20 图形数据]。
3.9
属性数据 attribute data
描述地理实体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数据 [GB/T 16820-1997 5.20 属性数据]。
3.10
元数据 metadata
关于数据的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内容、覆盖范围、质量、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数据的提供方式等有关的信息[TD/T1016-2003 3.3 元数据]。 4 城镇地籍数据库内容与要素分类
4.1 城镇地籍数据库内容
城镇地籍数据库包括应用于城镇地籍数据处理、管理、交换和分析应用的基础地理要素、土地权属要素、土地利用要素、栅格要素,以及房屋等附加信息。 4.2 城镇地籍要素的分类及编码方法
城镇地籍要素分类大类采用面分类法,小类以下采用线分类法。根据分类编码通用原则,将城镇地籍数据库数据要素依次按大类、小类、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和四级类划分,要素代码采用十位数字层次码组成,其结构如下:
XX XX XX XX X X | | | | | |
小 一 二 三 四 大
类 级 级 级 级 类
码 类 类 类 类 码
要 要 要 要 素 素 素 素 码 码 码 码
其中:
a) 大类码为专业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其中:基础地理专业码为10,土地专业码为20;
小类码为业务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土地权属的业务代码为06,土地利用的业务代码为01,土地利用遥感监测的业务代码为02;一至四级类码为要素分类代码,
2
TD/T 1015—2007
其中:一级类码为二位数字码、二级类码为二位数字码、三级类码为一位数字码、四级类码为一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
b) 基础地理要素的一级类码、二级类码、三级类码和四级类码引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
与代码》(GB/T 13923-2006)中的基础地理要素代码结构与代码。 c) 各要素类中如含有“其他”类,则该类代码直接设为“9”或“99”。 4.3 城镇地籍数据库的要素代码与名称描述
城镇地籍数据库各类要素的代码与名称描述见表1。
表1 城镇地籍数据库要素代码与名称描述表
要素代码 要素名称 说明 100000000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 1000100000 定位基础 1000110000 测量控制点 1000119000 测量控制点注记 1000600000 境界与政区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1000600100 行政区 (GB/T 13923-2006)的扩展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1000600200 行政区界线 (GB/T 13923-2006)的扩展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1000609000 行政区注记 (GB/T 13923-2006)的扩展 1000700000 地貌 1000710000 等高线 1000720000 高程注记点 1000310000 居民地 1000310300 房屋 2000000000 土地信息要素 2001000000 土地利用要素 2001010000 地类图斑要素 2001010100 地类图斑 2001010200 地类图斑注记 2001020000 线状地物要素 2001020100 线状地物 2001020200 线状地物注记 2001040000 地类界线 2006000000 土地权属要素 2006010000 宗地要素 2006010100 宗地 2006010200 宗地注记 2006020000 界址线要素 2006020100 界址线 2006020200 界址线注记 3
TD/T 1015—2007
表1(续) 要素代码 2006030000 2006030100 2006030200 2002030000 2002030100 2002030101 2002030200 2002030201 2002030300 2002030400 2002039900 2099000000 13923-2006); 注 2:行政区、行政区界线与行政区注记要素参考《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的结构进行扩充,各级行政区的信息使用行政区与行政区界线属性表描述。 要素名称 界址点要素 界址点 界址点注记 栅格要素 数字航空摄影影像 数字航空正射影像图 数字航天遥感影像 数字航天正射影像图 数字栅格地图 数字高程模型 其他栅格数据 其他要素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数据库标准》(报批稿)的扩展 说明 注 1:本表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第5位至第10位代码参考《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5 数据库结构定义
5.1 空间要素分层
空间要素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组织管理,层名称及各层要素见表2。
表2 层名称及各层要素
序号 层名 层要素 测量控制点 测量控制点注记 行政区 2 行政区划 行政区界线 行政要素注记 3 地貌 等高线 高程注记点 宗地 宗地注记 界址线 4 土地权属 界址线注记 界址点 界址点注记 房屋 房屋注记 几何特征 Point Annotation Polygon Line Annotation Line Point Polygon Annotation Line Annotation Point Annotation Polygon Annotation 属性表名 CLKZD ZJ XZQ XZQJX ZJ DGX GCZJD ZD ZJ JZX ZJ JZD ZJ FW ZJ 约束条件 M O M M M O O M M M O M O M O 说明 见本表注 见本表注 1 定位基础
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详细资料(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