⑷人工井底
油井固井完成,留在套管内最下部的一段水泥凝固后的顶面。人工井底的深度,是用从转盘上平面到人工井底之间距离的深度来表示的(见上图)。
⑸射孔合格井
射孔施工后,达到设计要求的井为射孔合格井。 ⑹射孔不合格井
射孔施工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射孔不合格井:
a)发生误射孔, 井口爆炸和中途爆炸等工程质量事故的;
b)射孔施工中造成井下落物,打捞不上来,影响油(气)井投产。 ⑺射孔井施工合格率
施工合格井数占射孔总井数的百分比。
?sl?msh?100% (3-10) mszj式中 ?sl——射孔井施工合格率,%;
msh——合格井数,口; mszj——射孔总井数,口。
⑻射孔弹发射率
全井实际发射射孔弹数与实际组装射孔弹数之比的百分数。
?fl?msfmzz?100% (3-11)
式中 ?fl——射孔弹发射率,%;
msf——实际发射射孔弹数,发; mzz——实际组装射孔弹数,发。
⑼补孔有效
油井在补孔后水驱单井增油大于3t/d或累计增油300t以上;聚驱油井以改善注采关系为主,不考虑增油效果。
- 25 -
8.酸化有效井
酸化后注入井注入量增加或油压下降的井;酸化后油井产油大于酸化前油井产油或产液大于酸化前产液的井。
9.三换、换抽、转抽、调大参有效井
三换、换抽、转抽、调大参等措施后增液(油)量大于零的井。
10.油井措施效果
⑴平均单井措施效果
?Q?Q后?Q前 (3-12)
式中 ?Q——措施后平均单井增液(油)量,t/d;
Q后——措施后初期稳定时有效期内平均单井日产液(油)量,t/d; Q前——措施前平均单井正常日产液(油)量,t/d。
⑵单井累计效果
?Q累?(Q后?Q前)?d (3-13)
式中 ?Q累——单井累计增液(油)量,t/d;
Q后——措施后单井有效期内平均日产液(油)量,t/d; d——措施后有效天数,d。
注:计算措施初期效果时,初期产液量选措施投产3天后的正常产液(油)量。 ⑶堵水井平均单井降液(水)
?C?C前?C后 (3-14)
式中 ?C——平均单井降液(水)量,t/d;
C前——堵水前单井平均正常产液(水)量,t/d;
C后——投产初期稳定时有效期内单井平均产液(水)量,t/d。
⑷堵水井平均单井含水下降差值
?N?N后?N前 (3-15)
- 26 -
式中 ?N——平均单井含水下降差值;
N后——投产初期稳定时有效期内平均单井含水值; N前——堵水前平均单井含水值。
⑸措施累计效果
?P??(Qi?Qi前)?Di (3-16)
n1式中 ?P——累计增油(液),t;
Qi——第i口井在有效期内平均产油(液)量,t/d; Qi前——第i口井措施前单井平均正常产油(液)量,t/d; Di——第i口井的有效期,d。
⑹堵水井累计降水(液)
n?U??(Wi前?Wi)?Di 1式中 ?U——累计降水(液),m3
W3
i前 ——第i口井在有效期内平均产水(液)量,m/d; Wi——第i口井堵水前单井平均正常产水(液)量,m3/d; Di——第i口井的有效期,d。
⑺有效率
??n1n?100% 2式中 ?——有效率,%;
n1——有效井数; n2——施工总井数。
⑻平均有效期
?1n?n DDi 1式中 D——平均有效期,d;
Di——第i口措施井的有效期,d;
- 27 -
(3-17)(3-18) (3-19)
n——有效井数。
11.水井措施效果
⑴平均单井油压差值
?P?P后?P前 (3-20)
式中 ?P——平均单井油压差值,MPa;
P后——投产初期稳定时有效期内平均单井油压,MPa;
P前——措施前平均单井油压,MPa。
⑵平均单井增注
?Q?Q后?Q前 式中 ?Q——平均单井增注量,m3
/d;
Q后——投产初期稳定时有效期内平均单井注入量,m3/d; Q前——措施前平均单井注入量,m3
/d。
⑶累计增注
n?P??(Qi后?Qi前)?Di 1式中 ?P——累计增注,m3;
;
Qi后——第i口井有效期内平均注入量,m3
/d;
Qi前——第i口井措施前注入量,m3
/d;
Di——第i口井的有效期,d。
- 28 -
(3-21)(3-22)
第四章 节能降耗
1.机械采油系统效率测试及计算方法
⑴单井系统效率
抽油机的有效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为抽油机井系统效率。
??p2p1?100% (4-1)
①电动机输入功率
电动机从电源吸取的功率,称为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用指针式三项电能表测量时,用下式计算输入功率:
p1?3600?n?KpNP?tP (4-2)
式中 P1——输入功率,kW;
K——电流互感器变比,常数;
np——有功电能表耗每小时所转圈数,r/h;
Np——有功电能表耗电为1 kW·h时所转圈数,r/( kW·h);
tp——有功电能表转nP圈所用时间,s。
②机械采油井的有效功率
在有效扬程下,以一定排量将井下液体提升到地面所需要的功率。
P?2式中 P2——有效功率,kW; Q——油井产液量,m/d;
3
Q?H???g (4-3) 86400H——有效扬程,H?Hd?(po?pt)?1000,m;
??g?——油井液体密度,??(1?f)???f??,t/m3;
w0wwg——重力加速度,g=9.8m/s2;
Hd——油井动液面深度,m;
Po——油管压力,MPa;
- 29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采油工程指标计算统计标准20110929(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