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商品X的价格下降 B 消费者的收入下降 C商品Y的价格下降 D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同一比率下降 答案:D
10、如果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为-1/4,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放弃( )个单位X而获得1个单位Y
A 5 B 1 C 1/4 D 4 答案:D
二、判断题
1、同一杯水具有相同的效用。( ) 答案:错
2、如果边际效用递减,则总效用相应下降。( ) 答案:错
3.如果消费者的效用函数U=XY,那么他总是把他的收入的一半花在X上。 答案:对
4.预算线上的每一点代表了当收入一定时,消费者可能购买的不同数量的商品组合。 答案:对
5、对所有人来说,钱的边际效用是不会递减的。 答案:错
6、消费者总是首先购买对他来说边际效用是最大的商品。
答案:错
7、两种商品的价格不相同,但对消费者来说,花在这两种商品上的最后1元钱的边际效用有可能相同。 答案:对
8、吉芬商品是一种低等品,但低等品不一定是吉芬商品。 答案:对
9、价格变化会引起预算线的斜率的变化。 答案:对
10、消费者的效用极大化要求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 答案:错
三、论述题
1、如果有一辆需要四个轮子才能开动的车子已经有了三个轮子,那么当第四个轮子时,这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似乎超过第三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这是不是违反了边际效用递减律? 答:不违背边际效用递减律。因为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效用的量。这里的‘单位’是指完整的商品单位,它是边际效用递减律有效性的前提。比如,这个定律适用于一双鞋子,但不适用于单只鞋子。对四轮车而言,必须是有四个轮子的车子才成为一个单位;三个轮子不能构成一辆四轮车,因而每个轮子都不是一个有效用的物品;增加一个车轮才能使车子有用。因此,不能说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超过第三个轮子。
2、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观察到一种现象,即水是人们不可离开的东西,使用价值很大,钻石却是一种对人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但水却没有价格,而钻石的价格十分昂贵,这是什么原因?
答:水是人的生活所必须的,在人的生活的必需范围内边际效用很大,但它在亚当.斯密时代里,水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尽的,它的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等于零,所以,它
6
就没有价格;反之,钻石对每一个人是可有可无的,但是对一部分人来说却特别喜欢它,因数量有限,它的边际效用就显得较大。物以稀为贵,它就有了价格。
第四章 生产理论
一、单选题
1、等产量曲线一般( )向原点,其斜率为( ) ①凸,正 ②凹,负 ③凸,负 ④凹,正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不同等产量曲线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的一系列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
②长期生产的经济与不经济区域的分界线即脊线,就是由两条等斜线构成的;
③等斜线一定是扩展线;
④扩展线上所有的生产均衡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是相等的。
3、在以横轴表示劳动数量和纵轴表示资本数量的平面坐标中所给出的等成本线的斜率为( )
①
4、当生产函数Q=f(L)的APL为正且递减时,MPL可以是( ) ①递减且为正 ②递减且为负 ③零 ④上述任何一种情况 5、关于短期生产函数Q=f(L,K )的生产的第二阶段应该是( ) ①开始于APL开始递减处(即APL的最高点)终止于MPL为零处; ②开始于APL曲线和MPL曲线的相交处,终止于MPL曲线和水平轴的相交处;
③上述两种说法都对 ④上述所有说法都不对
6、对等产量曲线来说,距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越( ) ①多 ②少 ③不变 ④不确定
7
WR ②-
WR ③
RW ④-
RW
7. 微观经济学认为,企业行为的唯一目标是( ) A. 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B. 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C. 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D. 追求企业持续发展 8. 短期生产函数是指( )
A. 生产函数中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 B. 生产函数中所有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不可变的
C. 生产函数中有的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可变的,有的固定不变 D. 生产函数中仅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可变的
9. 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边际产量曲线( )
A. 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B. 与纵轴(产量)相交 C. 与横轴(可变投入要素投入量)相交 D. 与总产量曲线相交
二、判断题
1、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厂商提供产品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的产量。 2、同一平面坐标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的曲线不会相交。
3、生产理论可以分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任一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部分生产要素数量的时间周期。
4、生产理论中,短期内生产要素投入可分为不变要素投入和可变要素投入,长期内就没有可变要素投入与不变要素投入的区分。
5、边际技术替代率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
6、对于生产函数Q=f(L,K)的生产来说,任何理性的生产者既不会将生产停留在第I阶段,也不会在第III阶段进行生产,所以,生产只能进行在第II阶段。
7、在一条既定的等产量曲线上,随着资本对劳动的不断替代,边际技术替代率RTSKL是递减的。
8、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土地、资本、劳动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
9、对一个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来说,当产量发生变化时,各要素的投入量变化比例将不同,所以各要素的投入量之间的比例并非固定不变。
8
三、论述题
1、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产量条件下实现最小成本的最优要素组合原则。 2、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成本条件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原则。
答案: 1、 单选题:
1、(3)2、(3)3、(2)4、(4)5、(3)6、(1)7、B 8、D 9、C
2、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3、论述题
1、生产者在既定产量条件下会力求实现最小的成本。
K A
A/ a A//
K1 E b Q
L1B//B/ B L 既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
如图,3条等成本线具有相同的斜率(表两要素的价格是既定的)。但代表3个不同的成本量。但成本线AB代表的成本>等成本线A/B/,成本线A/B/代表的成本>等成本线A//B//。
唯一的等产量曲线Q与其中一条等成本线A/B/相切于点E,这就是生产的均衡点或最优要素组合点。它表示:在既定的产量条件下,生产者应该选择E点的要素组合(OK1,OL1),才能实现最小的成本。
原因:等成本线AB的成本较低。但它于Q既无交点又无切点,它无法实现Q所代表的产量。AB与Q交于a、b点,但AB的成本过多,通过沿Q由a点
//
//
9
向E点或由b点向E点的移动,都可获得相同的产量而使成本下降。所以,只有在切点E,才是既定产量条件下实现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
2、把厂商的等产量曲线和相应的等成本线画在同一平面坐标中,就可以确定厂商在既定成本下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即生产的均衡点。
K
A a
K1 E Q3
Q2 b Q1 O L1 B L 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
图中,唯一的等成本线AB与其中一条等产量曲线Q2相切于点E,该点就是生产的均衡点。表示,在既定成本条件下,厂商应该按照E点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即劳动投入量为OL1和资本投入量OK1。这样,厂商就会获得最大的产量。 为什么E点就是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点呢?这需要分析代表既定成本的唯一的等成本线AB与三条等产量曲线Q1、Q2、Q3之间的关系。先看等产量线Q3,Q3代表的产量高于Q2,但唯一的等成本线AB与Q3既无交点又无切点。表明Q3的产量在既定成本下无法实现的产量。因为厂商利用既定成本只能购买位于AB线上或线内区域的要素组合。再看Q1。Q1与AB相交于a、b两点,但Q1所代表的产量是较低的。因为,此时厂商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只需由a点出发向右或由b点出发向左沿着既定的等成本线AB改变要素组和,就可提高产量。 只有在唯一的等成本线AB和等产量曲线Q2的相切点E,才是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任何更高的产量在既定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任何更低的产量都是低效率的。
第五章厂商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判断以下市场,哪个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
a. 玉米种植 b.汽车制造 c.书籍零售 d.微软Windows
2、福特汽车公司与美国汽车工会联盟签署了一项新的提高工人的协议,会使平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昆工期末考试经济学题库09-3(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