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恶化。
(3)采用多段控制填充,在成型过程末端采用多段减速方式以利气体排出。 (4)采用真空泵抽取型腔内的空气,使型腔在真空状态下填充。 (5)清理排气槽,防止堵塞。
(6)浇口太细或太长,导致塑胶降解。 (7)排气槽、排气镶件等。
4.2.6缺陷六:表面流纹(流痕)、水波纹
原因分析
(1)塑胶熔体流动的痕迹,以浇口为中心而呈现的条纹波浪模样。 (2)表面发生垂直流向的无数细纹,导致制品表面产生类似指纹的波纹。 处理方法
(1)流痕是最初流入型腔内的塑胶熔体冷却过快,与其后流入的塑胶熔体间形成界限所致。 (2)残留于注塑机喷嘴前端的冷材料,若直接进入型腔内,造成流痕。 (3)塑胶熔体温度低则粘度增大而发生流痕。
(4)模温低则夺走大量的塑胶熔体热量,使塑胶熔体温度下降,粘度增大而发生流痕。 (5)射出速度过慢,填充过程塑胶熔体温度降低增多,粘度增大而发生流痕。
(6)在模具填充过程中,型腔内的塑胶熔体温度下降,以高粘度状态充填,接触模面的塑胶熔体以半固化状压入,表面发生垂直流向的无数细纹,导致制品表面产生类似指纹的波纹。 (7)塑胶熔体温度再下降时,填充不完全就固化,造成充填不足。 (8)波纹常发生于产品边缘附近和填充末端。
4.2.7缺陷七:夹水纹(熔接痕)、喷射纹(蛇纹)
原因分析
(1)模具采用多浇口进浇方案时,胶料流动前锋相互汇合;孔位和障碍物区域,胶料流动前锋也会被一分为二;壁厚不均匀的情况也会导致熔接痕。
(2)高速通过浇口的塑胶熔体直接进入型腔,然后接触型腔表面而固化,接着被随后的塑胶
11 熔体推挤,从而残留蛇行痕迹。
(3)侧浇口,塑胶经过浇口后无滞料区域或滞料区域不充足时,容易产生喷痕。 处理方法
(1)减少浇口数量。
(2)在熔合部附近增设材料溢料井,将熔合线移至溢料井,然后再将其切除。 (3)调整浇口位置。
(4)改变浇口位置、数目,将发生熔合线的位置移往他处。 (5)在熔合线区域加强排气,速疏散此部分的空气及挥发物。 (6)升高料温与模温,增强塑胶的流动性,提高融合时的料温。 (7)提高注射压力,适当增加浇注系统尺寸。 (8)增大射出速度。
(9)缩短浇口与熔接区域的距离。 (10)缩短浇口与熔接区域的距离。 (11)减少脱模剂的使用。
(12)调整浇口位置,使塑胶熔体通过浇口后碰撞销类或壁面。
(13)改变浇口形式,采用重叠浇口或凸耳浇口,在浇口区域设置足够的滞料区域。 (14)可减慢塑胶熔体的初段注射速度。
(15)增大浇口厚度横截面积,使流动前锋立即形成。 (16)升高模具温度,防止材料快速固化
4.2.8缺陷八:表面裂纹(龟裂)、内应力开裂,顶白(顶爆)
原因分析
(1)制品表面裂痕严重而明显者为破裂。
(2)制品表面呈毛发状裂纹,制品尖锐角处常呈现此现象谓之龟裂,也常称为应力龟裂。 处理方法
(1)脱模不良;内应力过大;熔接线位置;浇口龟裂。
12 (2)收缩差异导致内应力太大。
(3)过度充填。过大的射出压力导致过度充填,制品内部应力过大, 脱模时造成裂纹。同时,模具配件的变形也增大,更难脱模,肋常破裂。
(4)嵌件成型中界面龟裂。塑料的膨胀系数为金属的数倍,成型后收缩产生应力造成该部位之龟裂,严重者破裂.
(5)模具表面温度太低时,纤维在拉伸状态下固化,配向引起的应力常造成龟裂。 (6)化学物质和紫外线。
(7)退火处理——制品成型后收缩较多,龟裂常常不立刻发生,而在若干时间后才发生。应力龟裂的潜伏期为21天左右
4.2.9缺陷九:表面色差、混色、光泽不良、透明度不足
原因分析
(1)制品表面失去材料本来的光泽,形成乳白色层膜、模糊状态等皆可称为表面光泽不良。 处理方法
(1)部分降解;塑化不均匀;回收料混合不均匀。 (2)冷却不均;塑料降解。 (3)模具表面的抛光不良。 (4)模温太低。
(5)使用过多的脱模剂或油脂性脱模剂亦是表面光泽不良的原因。
(6)材料吸湿或含有挥发物及异质物混入污染亦是造成表面光泽不良的原因之一。润滑剂过多或挥发物含量多时,塑胶经过浇口后,其压力下降而气化,凝结于模穴表面,发生乳白色模糊状,润滑剂粒子过大时发生浓白条纹。 (7)原料含杂物;材料降解;温度低,塑化不良。 (8)高温模有助改善透明度;干燥不充分;抛光不良。
4.2.10缺陷十:表面黑条、黑点
原因分析
(1)制品有黑色条纹的现象,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塑料材料的热分解所致,
13 常见于热稳定性不良的材料。 处理方法
(1)制品小、料筒尺寸大,塑胶滞留太久而分解。 (2)回收料加入比例不当,反复加热而分解。 (4)塑胶异常升温,引起塑胶局部分解。 (5)螺杆胶料咬入不良,卷入过多空气。
(6)塑料润滑剂不足时,摩擦严重,产生过多剪切热,排气不良时而引起燃烧。添加适当润滑剂,但如0.2%的剂量时,润滑剂的可燃性挥发物反令燃烧容易发生而产生黑条。
4.3结论
通过该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制作得出以下结论:
(1)PS 塑料因其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及电气性能, 容易加工成型,着色性能好,可在日常用品及工艺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2)PS 流动性好,可用于成型结构复杂的工艺品。
(3)工艺马是结构复杂的工艺品,合理的设计可以使模具结构大大简化。
同时通过对PS注塑成型工艺的研究,不仅对PS塑料
的性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对注塑机和注塑模具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整个毕业论文制作期间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自己认真仔细的工作责任心和不断学习新技术的能力,这使我在以后的发展上得到了一个良好的根基。致谢 非常感谢刘老师在我大学的最后学习阶段——毕业论文设计阶段给自己的指导,从最初的定题,到资料收集,到写作,修改,到论文的定稿,他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为了指导我们的毕业论文他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在此我向她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三年来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论文我如何做人。正是由于他们的帮助,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在此想他们表示我衷心的谢意,并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
参考文献
14 1 王文广,田雁晨,吕通建.塑料材料的选用.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3) 2 张玉龙.塑料品种速查手册.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3) 3钟汉如.注塑机控制系统.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成都科技大学.注塑机成型工艺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1 5耿孝正,刘第宇.塑料成型机械.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2 6陈滨南.塑料成型设备.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7刘来英.注塑成型工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0)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最新版)PS材料注塑成型工艺的研究毕业设计(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