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数 学 试 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下列各题中均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涂黑.
1的相反数是( ) 211A.? B. C.?2
221.有理数2.函数y?A.x≥?
D.2
2x?1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D.x≤111 B.x≥ C.x≤? 2223.不等式x≥2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
?1 0 1 2 3 ?1 0 1 2 3 1 2A. ?1 0 1 2 3 B. ?1 0 1 2 3 C.
2D.
4.二次根式(?3)的值是( ) A.?3
B.3或?3
2
C.9
D.3
5.已知x?2是一元二次方程x?mx?2?0的一个解,则m的值是( )
A.?3 B.3 C.0 D.0或3
6.今年某市约有102000名应届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102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0.102?10
6
B.1.02?10
5
C.10.2?10
4
D.102?10
37.小明记录了今年元月份某五天的最低温度(单位:℃):1,2,0,?1,?2,这五天的最低温度的平均值是( ) A.1 B.2 C.0 D.?1
8.如图所示,一个斜插吸管的盒装饮料从正面看的图形是( )
正面
A. B. C. D.
2005年武汉市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A卷
一、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方程2. 函数
的二次项系数为3,一次项系5。 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3. 直角坐标系中,点P(6,-7)在第四象限。 4. 函数
是反比例函数。
5. 数据5,3,7,8,2的平均数是5。 6.
。
7.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8. 长度相等的两弧是等弧。 9. 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都相等。 10. 两圆相外切,这两个圆的公切线共有三条。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中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涂黑。 11.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为( ).
,
(D)
(A)x=1 (B)x=-1 (C)12.不解方程,判别方程5没有实数根
-7x+5=0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
13.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1 (B)x>-1 (C)x≠1 (D)x≠0 14.下列函数中,一次函数是( ).
(A)
(B)
(C)
(D)
15.一次函数y=x+1的图象在( ).
(A)第一、二、三象限 (B)第一、三、四象限 (C)第一、二、四象限 (D)第二、三、四象限 16.如图,已知圆心角∠BOC=
(A)位置关系是
(B)
,则圆周角∠BAC的度数为( ). (C)
(D)
17.已知圆的半径为6.5cm,如果一条直线和圆心的距离为9cm,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圆 的
(A)相交 (B)相切 (C)相离 (D)相交或相离 18.已知⊙
和⊙
的半径分别为3cm和4cm,圆心距
=10cm,那么⊙
和⊙
的
位置关系是
(A)内切 (B)相交 (C)外切 (D)外离 19.过⊙
内一点M的最长弦长为10cm,最短弦长为8cm,那么OM的长为( ).
cm (D)9cm ,
(
≠
)时,函数值相等,则当x取
+
(A)3cm (B)6cm (C)20.若二次函数
,当x取
时,函数值为(A)a+c (B)a-c (C)-c (D)c
B卷
三、选择题: 下列各题中均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涂黑。
21.计算的结果为( ).
(D)
(A)1 (B)x+1 (C)
22.(1,3)关于原点过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1,3) (B)(-1,-3) (C)(1,-3) (D)(3,1) 23.若a≤1,则
(A)
化简后为( ). (B)
(C)
(D)
24.小明家装修房屋,用同样的正多边形瓷砖铺地,顶点连着顶点,为铺满地面而不重叠,
瓷砖的形状可能有( ).
(A)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 (B)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 (C)正方形、正五边形 (D)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
25.若点(3,4)是反比例函数( ).
图象上一点,则此函数图象必须经过点
(A)(2,6) (B)(2,-6) (C)(4,-3) (D)(3,-4) 26.如图,△ABC中,AB=AC,AD=DE,∠BAD=
(A)
(B)
(C)
(D)
,∠EDC=
。则∠DAE的度数为
27.在一次科技知识竞赛中,两组学生成绩统计如下表,通过计算可知两组的方差为
,
。下列说法:①两组的平均数相同;②甲组学生成绩比乙组学
生成绩稳定;③甲组成绩的众数>乙组成绩的众数;④两组成绩的中位数均为80,但成绩≥80的人数甲组比乙组多,从中位数来看,甲组成绩总体比乙组好;⑤成绩高于或等于90分的人数乙组比甲组多,高分段乙组成绩比甲组好。其中正确的共有( ).
分数 人 数 甲组 乙组 50 2 4 60 5 4 70 10 16 80 13 2 90 14 12 100 6 12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28.如图,外切于P点的⊙⊙
于点B,AC与⊙(A)
cm (B)
和⊙
是半径为3cm的等圆,连心线交⊙
于点A,交⊙
相切于点C,连结PC,则PC的长为( ). cm (C)cm (D)
cm
29.某商店把一商品按标价的九折出售(即优惠10%),仍可获利20%,若该商品的标价为
每件28元,则该商品的进价为( ).
(A)21元 (B)19.8元(C)22.4元 (D)25.2元 30.抛物线;
④<1.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1.小明早晨从家骑车到学校,先上坡后下坡,行程情况如图,若返回时上、下坡的速度仍
保持不变,那么小明从学校骑车回家用的时间是( )。 (A)37.2分钟 (B)48分钟 (C)30分钟 (D)33分钟 32.已知:如图,
中,
,BC为定长,以BC为直径的⊙O分别交AB、
的图角如图,则下列结论:①
>0;②
;③>
AC于点D、E。连结DE、OE。下列结论:①BC=2DE;②D点到OE的距离不变;③BD+CE=2DE;④OE为外接圆的切线。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①② (B)③
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④ 32题
四、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33.(本题共有A、B两小题,请你只选择一题作答)
A.请你写出一个能分解的二次四项式并把它分解 。 B.用计算器计算:
。(精确到0.01)
28题 30题 31题
34.在同一平面上,1条直线把一个平面分成个部分,2条 直线把一个平面
最多分成个部分,3条直线把一个平面最多分成个部分,
那么8条直线把一个平面最多分成 部分。 35.如图,AB是⊙O的直径,⊙O交BC于D,36.如图,
中,
,垂足为E,要使DE是⊙O的
切线,则图中的线段应满足的条件是 或 。
,AC=2,AB=4,分别以AC、BC为直径作半圆,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五、证明与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37.(本题6分)武汉市教育局在中学开展的“创新素质实践行”中,进行了小论文的评比。
各校交论文的时间为5月1日至30日,评委会把各校交的论文的件数按5天一组分组统计,绘制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从左至右各长方形的高的比为2:3:4:6:4:1,第二组的频数为18。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活动共有多少篇论文参加评比? (2)哪组上交的论文数量最多?有多少篇?
(3)经过评比,第四组和第六组分别有20篇、4篇论文获奖,问这两组哪组获奖率较高?
38.(本题8分)如图,已知:⊙
于点C交⊙
、⊙外切于点P,A是⊙
于点D。
上一点,直线AC切⊙
于点B,直线AP交⊙
(1)请你判断(2)将“⊙
39.(本题8分)2004年8月中旬,我市受14号台风“云娜”的影响后,部分街道路面积
水比较严重。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市政公司决定将一总长为1200m的排水工程承包给甲、乙两工程队来施工。若甲、乙两队合做需12天完成此项工程;若甲队先做了8天后,剩下的由乙队单独做还需18天才能完工。问甲、乙两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各需多少天?又已知甲队每施工一天需要费用2万元,乙队每施工一天需要费用1万元,要使完成该工程所需费用不超过35万元,则乙工程队至少要施工多少天?
六、综合题(本题10分) 40.已知抛物线轴于C点,且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是否存在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C的直线。如果存在,求符合条件的直线的表达式;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七、综合题(本题14分)
交
。
,交
轴的正半
、⊙
是否成立(不需证明);
外切于点P”改为“⊙
、⊙
内切于点P”,其他条件不变。(1)
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画出图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19.(本题6分)
解AA’=BB’,理由如下: ∵O是AB、A’B’的中点, ∴OA=OB’,OA’=OB, 又∠A’OA=∠B’OB, ∴△A’OA≌△BOB’, ∴AA’=BB’。 20.(本题7分)
解:(1)B(6,1); (2)图略;
(3)线段OB扫过的图形是一个半圆。过B作BD⊥x轴于D。由(1)知B点坐标为(6,1),
∴OB2=OD2+BD2=62+12=37,
∴线段OB扫过的图形面积是
??OB22?37? 221.(本题7分) (1)图略;
(2)由表知:评为“D”的频率是有
101,由此估计全区七年级参加竞赛的学生约?20020133000=150(人)被评为“D”。 20∵P(A)=0.36,P(B)=0.51,P(C)=0.08,P(D)=0.05, ∴P(B)> P(A)> P(C)> P(D)。
∴随机抽查一名参赛学生的成绩等级,“B”的可能性大。
22.(本题8分)
(1)证明:连结OD、CD, ∵BC是直径,∴CD⊥AB ∴AC=BC,∴D是AB的中点 又O为CB的中点,∴OD∥AC。
∵DF⊥AC,∴OD⊥EF,∴EF是O的切线 (2)连BG,∵BC是直径,∴∠BGC=90°,
在Rt△BCD中,CD=AC2?AD2?102?62=8。
∵AB2CD=2S△ABC=AC2BG, ∴BG=
AB?CD12?848 ??AC105222在Rt△BCG中,CG=BC?BG?10?(48214)? 55∵BG⊥AC,DF⊥AC,∴BG∥EF,∴∠E=∠CBG,
14CG57∴sin∠E=sin∠CBG= ??BC1025
23.(本题18分)
解:(1)y=600x+500(17-x)+400(18-x)+800(x-3)=500x+13300; (2)由(1)知:总运费y=500x+13300,
?x?0?17?x?0?∵?
18?x?0???x?3?0∴3≤x≤17,又k>0,
∴随x的增大,y也增大,∴当x=3时,y最小=50033+13300=14800(元)。
∴该公司完成以上调运方案至少需要14800元运费,最佳方案是:由A地调3台至甲地,14台至乙地,由B地调15台至甲地。
24.(本题10分)
解:(1)∠AFB=60°,∠AFB=45° (2)∠AFB=90°??
(3)图4中:∠AFB=90°??;图5中:∠AFB=90°+? ∠AFB=90°??的证明如下:
12121212
∵AB=AC,EC=ED,∠BAC=∠CED, ∴△ABC~△EDC,∴∠ACB=∠ECD,∴△BCD~△ACE,∴∠CBD=∠CAE ∴∠AFB=180°-∠CAE-∠BAC-∠ABD =180°-∠BAC-∠ABC=∠ACB ∵AB=AC,∠BAC=α ∴∠ACB=90°-? ∴∠AFB=90°-?
∠AFB=90°+?的证明如下: ∵AB=AC,EC=ED,∠BAC=∠CED, ∴△ABC~△EDC,∴∠ACB=∠ECD,
BCAC,∴∠BCD=∠ACE, ?DCEC121212BCAC,∴∠BCD=∠ACE, ?DCEC∴△BCD~△ACE,∴∠BDC=∠AEC, ∴∠AFB=∠BDC+∠CDE+∠DEF =∠CDE+∠CED=180°-∠DCE ∵AB=AC,EC=ED,∠BAC=∠DEC=α ∴∠DCE=90°-?
∴∠AFB=180°-(90°-?)=90°+?
25.(本题12分)
解:(1)由Rt△AOB≌Rt△CDA,得OD=2+1=3,CD=1 ∴C点坐标为(-3,1), ∴抛物线经过点C,
∴1=a(-3)2+a(-3)-2,∴a=
1212121 2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121x+x-2 22(2)在抛物线(对称轴的右侧)上存在点P、Q,使四边形ABPQ是正方形。 以AB为边在AB的右侧作正方形ABPQ,过P作PE⊥OB于E,QG⊥x轴于G,可证
△PBE≌△AQG≌△BAO,
∴PE=AG=BO=2,BE=QG=AO=1,
∴P点坐标为(2,1),Q点坐标为(1,-1)。 由(1)抛物线y=
121x+x-2 22当x=2时,y=1;当x=1时,y=-1。 ∴P、Q在抛物线上。
故在抛物线(对称轴的右侧)上存在点P(2,1)、Q(1,-1),使四边形ABPQ是正
方形。
(2)另解:在抛物线(对称轴右侧)上存在点P、Q,使四边形ABPQ是正方形。 延长CA交抛物线于Q,过B作BP∥CA交抛物线于P,连PQ,设直线CA、BP的解析式分别为y=k1x+b1;y=k2x+b2,
∵A(-1,0),C(-3,1),∴CA的解析式为y=-
11x-,同理得BP的解析式y=2211?y??x??11?22-x+,解方程组?,得Q点坐标为(1,-1),同理得P点坐标为(2,
1122?y?x2?x?2??221)
由勾股定理得AQ=BP=AB=5,而∠BAQ=90°,四边形ABPQ是正方形,故在抛物线(对称轴右侧)上存在点P(2,1)、Q(1,-1),使四边形ABPQ是正方形。
(3)结论②
BFBG成立,证明如下: ?AFAGMFBG ?AFAG连EF,过F作FM∥BG交AB的延长线于M,则△AMF~△ABG,∴由(1)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1=∠2=45° ∵AF=AE
∴∠AEF=∠1=45°,
∴∠EAF=90°, ∴EF是⊙O的直径。 ∴∠EBF=90°, ∵FM∥BG,
∴∠MFB=∠EBF=90°,∠M=∠2=45, ∴BF=MF, ∴
BFBG ?AFAG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05年到2011年武汉市近七年中考数学及2012圆综合试题与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