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哦,香雪》导学案
学生姓名:_____ 班级:_____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其本文相关知识,并概括文章内容;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的品质。 学习重点: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着与坚毅的品质。 学习难点: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特色。 学习方法:合作、质疑、探究 学习安排:1课时
【学习流程】
一、 简介并导入 (一)写作背景
这篇小说是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的小说。作者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二)作者介绍
铁凝,女,姓:屈。1957年9月出生,高中学历,1975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1984年成为河北省文联专业作家,1986年出任河北省文联副主席,1996年开始担任河北省作协主席,2006年11月出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共16届、17届中央候补委员。原籍河北赵县,生于北京,四岁回保定。父为油画及水彩画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母亲是声乐教授,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铁凝为长女。1975于保定高中毕业后到河北博野农村插队,同年《会飞的镰刀》被收入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儿童文学集,后被认定是其小说处女作 ;1979在保定地区《花山》编辑部任小说编辑;1982发表短篇小说《哦,香雪》,之后名声鹊起,受到广泛称誉,获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 (三)内容介绍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群以香雪为代表的山村少女对开进深山的火车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以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构思巧妙,表述独特,语言精美。小说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 二、预习检测
(一)生字词读音及字形
褶( )皱 娇嗔( ) 虔( )诚 凛( )冽 温馨( ) 悸( )动 怂( )恿 吮( )吸 搡( ) 碾( )轧( ) 嘟( )囔( ) 斟( )酌( ) 胳( )肢( ) 荆( )棘( ) 黑黝黝( ) 窸( )窸窣( )窣
(二)小说主要写了哪四个情节?
(三) 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
(四) 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三、学习探究
(一)火车对山里的人们来说意味着什么?火车象 征什么?大山象征什么?
(二)香雪与其他姑娘们的表现有什么异同?
(三)分析讨论课文都写了香雪的哪些心理活动?为什么要写得这么详细?
(四)怎样认识香雪和她追求的铅笔盒?
(五)香雪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四、品味下列句子的含义
(一) 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二) 她和他做买卖故意磨磨蹭蹭,车快开时才把整篮的鸡蛋塞给他。要是他先把鸡蛋拿走,下次见面时再付钱,那就更够意思了。
(三) 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生起一种美好的感情.
(四) 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五、课堂小结:作者铁凝对香雪这个人物形象的态度是怎样的?她为什么要刻画香雪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呢? (主题探究)
六、布置写作
有人说,香雪不喜欢她父亲亲手做的“小木盒”,而用她娘辛苦攒下的四十个鸡蛋换了一个铅笔盒,是虚荣心的表现,意味着纯真而质朴的乡村文化的失落。
有人说,换铅笔盒的“历险”,正是小说的重点和高潮,表现的是香雪的自尊和自强,意味着城市文化和现代文明不可抗拒的魅力,是乡村文明走向开放的起点,你更赞同哪种观点?你觉得香雪的未来更可能是怎样的?你觉得未来的台二沟是什么样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 《哦,香雪》导学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