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与计划进度安排
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学与生活联系
1、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促进数学知识学习。
2、设计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二)、在数学活动中发展数感 1、在数概念教学中重视数感培养。 2、在用数表示事物过程中,发展学生数感。 3、在数运算中加强数感培养。
(三)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在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中,学习数学计算。 2、在“解决问题”中体验解答问题方法多样性。 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实践能力。 (四)、在操作和体验中学习数学
1、在动手做过程中,体验、感悟数学,学习数学。 2、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动手做过程中掌握测量、作图等技能。 (五)、把读统计图、统计表贯穿在统计学习全过程
如第89页,读统计表了解三(2)班五名同学收集废旧电池数量,同时认识统计图表示数据特点,并计算平均数;第91页,读统计图,了解光明小学阅览室每天读书人数,发现统计图特征。这样进行数学活动,把过去“讲统计图”和“教作图”变为学生自主读书、观察和感悟,使学生既掌握了统计知识,又培养了自
- 1 -?
?
主学习、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能力。
(六)、在“探索规律”中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本册教材结合学习内容设计探索规律活动,如探索2、3、5倍数特征,用计算器探索特殊运算程序下数学规律;单独安排“探索乐园“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二、全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九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等四个领域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与代数 ●数认识
1、在具体情景中,认识万以上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结合现实情景感受大数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3、会用数描述事物某些特征,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作用。 4、知道2、3、5倍数特征,在1-100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所有倍数。
5、在1-100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所有因数。 6、知道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数运算
1、会口算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 2、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
3、能进行连除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能解决两步运算简单问题。 4、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探索运算中简单数学规律。
- 2 -?
?
(二)空间与图形 ●图形认识
1、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
2、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直到两点间距离。
3、知道平角、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大小关系。 4、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 ●测量
1、能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度数,能画指定度数角,会用三角板画30°、45°、60°、90°角。
2、通过熟悉事物,了解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 (三)统计与概率 ●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1、经历简单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过程(必要时可使用计算器)。 2、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调查表,能选择适当方法收集数据。 3、通过实例认识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4、体会平均数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语言解释求出平均数意义。 (四)综合与实践
1、经历有目、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实践活动。
2、结合实际情境,体验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 3、在给定目标下,感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设计思路、制定简单方案解决问题过程。
4、通过应用和反思,进一步理解所用知识和方法,了解所学知识之间联系,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 3 -?
?
三、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境创设,关注学生生活经验,提供丰富感性材料,加强学生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计意识,重视培养学生估测、估计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总之,在新学期,我将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中心,以推进新课程为动力,以科研课题研究为抓手展开工作。我们将迎着新课程不断推进东风,沿着我们既定目标,勇敢攀登,再创教学改革新辉煌。
四、各单元课时安排
(一)升和毫升------------------2课时(机动1课时) (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10课时(机动3课时) (三)解决问题------------------4课时(机动2课时) 参观植物园----------------1课时(机动2课时) (四)线和角--------------------5课时(机动1课时) (五)倍数和因数----------------7课时(机动2课时) (六)认识更大数--------------7课时
- 4 -?
?
编学籍号------------------1课时(机动2课时) (七)垂线和平行线--------------3课时(机动1课时) (八)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4课时
读书调查------------------1课时(机动1课时) (九)探索乐园------------------2课时
整理与评价----------------5课时(机动3课时)
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
【单元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部分测量中内容。“升”和“毫升”在过去教材中都安排在学习体积之后,主要认识容积和单位之间换算。本套教材把“升”和“毫升”认识移到四年级上学期,并安排在第一单元,主要有两点考虑:第一,现实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接触和度量单位有关事物,如一瓶饮料、一袋牛奶、一瓶酒等,这些学生常见物品包装上都标有容量,学生既有学习知识生活经验,又有学习知识现实需要。第二,考虑到暑期刚过,天气还很炎热,“玩水”是这个季节学生乐于做事,通过“玩水”让学生了解杯子容量意义,在测量饮料多少过程中,感受“升”和“毫升”实际意义,了解它们之间关系,学生既高兴,也易于学习知识;而且这部分知识也比较容易,因此,教材又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了第一单元。
- 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最新推荐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含教学计划进度)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