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ABCD3—I评分法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脑卒中风险
作者:李丽君 孙戈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3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ABCD3-I评分法对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脑卒中风险的价值。方法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20例, 分别采用ABCD2、ABCD3、ABCD3-I评分法对患者进行评分, 并观察患者7 d内出现脑梗死的几率。 结果 ABCD3-I评分法的95%CI、ROC曲线下面积以及OR值的预测情况均明显优于ABCD2和ABCD3评分法,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ABCD3-I评分;短暂性脑缺血;早期脑卒中;风险;预测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33.06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简称TIA, 是一种颅内血管病变所导致的疾病, 通常会反复发作, 且每次发作的时间为持续数分钟, 在一段时间后又会完全恢复[1], 该病的发生很容易引发脑卒中, 其中以脑梗死比较常见。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预测和诊断非常重要, 本院对此展开了研究,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神经内科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在24 h内恢复正常;②患者均为突然出现神经功能损伤;③MRI检查以及CT检查等均证实患者无占位、出血以及可以解释所出现症状的责任病灶。排除标准:①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疾病患者;②对于局灶性癫痫、阿斯综合征以及梅尼埃病等患者应排除在外。其中男66例, 女54例, 患者年龄61~84岁, 平均年龄(64.5±7.2)岁。根据ABCD3-I评分危险分层可以将其分为低危组(34例)、中危组(44例)和高危组(42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治疗后,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 给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 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中药抗凝溶栓治疗, 并使用神经保护剂, 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在患者发生短暂性脑缺血的第7天和第90天时对患者进行随访, 了解患者有无脑出血或脑梗死等事件发生。
对所有患者均在发病24 h内进行头颅MRI检查, 完成磁共振血管成像、平扫以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等操作。对患者进行MRI检查所使用的设备为3.0 T双梯度超导MRI检测仪,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ABCD3—I评分法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早期脑卒中风险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