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肥乡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
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月考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在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新增“洋插队、新能源、电子污染、北漂、贪腐”等词语3 000个,真实记录了当代的社会生活。这表明( )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 ②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下列说法对上述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①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②经济是由人类和自然共同创造的,文化和政治是由人类创造的 ③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④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又给予政治和经济以重大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漫画《手机信访》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②手机信访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③政治是文化的集中体现和反映
④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文化与政治日益交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长征运载火箭第200次成功发射是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标志,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表明( )
A.文化越来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B.文化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
C.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文化是综合国力的核心和基础
5.2014年7月9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京发布《2013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出版物出口已突破1亿美元,版权输出与引进品种比例继续提升。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持续、较快发展的态势表明(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 我国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完全同步
C.综合国力的提高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D.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必须抵制外来文化
6.“红灯、绿灯、警灯,灯灯为令;弯道、坡道、直道,道道小心”“时间要紧,没有安全要紧;金钱再好,不如活着更好”“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些都是我们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如今公益广告已成为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这表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
2014年9月2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有关广播电视节目、影视剧和网络视听节目制作传播管理的通知》出台。文件中要求对有吸毒、嫖娼等劣迹的艺人所参与制作的电影、电视节目、网络剧、微电影等,均暂停放映、播出(点播)。
7.倡导广播影视文艺工作者追求德艺双馨,通过优秀作品和良好形象在社会上传播正能量,有利于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这表明(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健康的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 ④健康的文化是个人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
①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③没有文化,经济和政治就不会存在 ④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9.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必须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这是因为( )
①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有文化知识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④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合作共赢的主张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贵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和为贵”的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深刻影响。这主要说明( )
A.文化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文化决定人们的世界观
11.读书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当内心浮躁时,拿出一本冰心的散文集,你会觉得原来自己可以如此平静,当内心彷徨时,拿出一本鲁迅的杂文选,你会觉得整个人都属于正义,内心充满坚定。这表明( )
A.文化与精神相互交融 B.人创造了文化,也在享受文化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12.中华民族的“家”文化使人们对“家”有着强烈的热爱眷恋,“孝”文化使人们把赡养老人为之尽孝看作人生之大事。在我国,90%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是自己最中意的养老方式。 由此可见( )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传统文化具有顺应变动性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列入2014年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
13.大运河不同于古建筑、古遗址的申遗,是仍在使用的“活态线性文化遗产”,对这类项目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尚属首次。我国积极申请并保护、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是因为( )
①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大运河是我国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 ③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必须先继承后发展 ④大运河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有利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4.2015年,山东省积极参与文化部2015年海外欢乐春节活动,重点办好“孔子走进东盟”、“2015泰国·中国山东文化交流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山东周等活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工程建设,筹办“丝路梦·齐鲁情—山东首届丝绸之路文化活动周”,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文化中心,精心组织东亚文化之都系列活动。中外文化文化交流( )
①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③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④表明应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如果请你为山东“丝路梦·齐鲁情—山东首届丝绸之路文化活动周”写一篇新闻稿件,合适的标题是( )
A.传播中华文化消除文化差异 B.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增强文化渗透力 C.汲取世界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 D.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16. “广场大妈”在公共场所或小区跳集体舞,是当今中国城市里的一个文化娱乐现象。美国华人集中的地方,也有广场大妈。从中国来的新移民,很自然把这种结合娱乐、社交和运动为一体的“广场舞”介绍到美国来。他们的活动地方,大多在公园里。2014年7月7日纽约的广场大妈一早到公园播放歌曲,跳健身舞,遭到公园附近居民投诉,后被美国警察铐走。广场大妈在美国和中国的不同命运说明( )
①应了解对方民族的行为规范,以便真正做到入乡随俗 ②既要认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又要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
③要积极接纳对方的优秀文化,摒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④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感,维护本民族的文化尊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2014年8月16日,第二届南京夏季青奥会正式开幕。借助互联网技术,青奥圣火先后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实体和网络虚拟传递,让无数人圆了成为“火炬手”的梦,也让青奥会的理念得到更多的认同。这说明( )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现代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C.现代传媒推动了文化传播和共享 D.文化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18.在第20届上海电视节上,335部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纪录片报名参加“白玉兰”
奖的角逐,这一数字创下历史新高。纪录片单元评委会主席、加拿大HotDocs国际纪录片节主席克里斯·麦克唐纳德表示,“只有抓得住本国观众的纪录片,才能抓住世界观众”。这是因为(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③不同民族可能具有某些共同的人文情怀 ④不同民族文化内容上的差异就是文化多样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近年来,国产电视剧的收视率始终低迷,而韩剧《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等却在中国内地掀起了一股疯狂的追韩潮。这一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国产电视剧应正确对待文化的创新、借鉴与融合 ②自觉抵御外国电视剧入侵,继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③坚持兼收并蓄原则,推动国产电视剧的创新 ④韩剧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应该鼓励韩剧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目前,广东省18至70周岁城乡居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0.5%,高于传统纸质书报刊阅读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1个百分点,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4.03本。上述材料说明( )
①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新的传媒在我国文化传播与交流中日益取代旧的传媒,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加快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④现代传播媒体促进了我国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依托网络信息技术,打开网络我们可以获得海量信息,但这些信息良莠混杂。为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少家长通过安装网络不良信息屏蔽软件,有效地缓解网络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危害。这说明( )
A.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 B.通过科学技术可以促进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C.科技推动了文化收集、选择、传递和存储方式变革 D.运用科学技术就可以避免不良文化信息的影响 22.新旧“二十四孝”内容的对比,说明( )
题意。D项说法太绝对。
22、解析:选C 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排除①;新旧“二十四孝”的对比,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没有说明民族性,排除④。选C项。
23、解析:选C 注意两种观点的共性,①③不符合题目要求,排除。
24、解析:选A 传统文化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其作用具有两重性,③观点错误;发展先进文化应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④说法错误。
25、解析:选A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 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中的两个方面,不是先后问题,③不选。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④不选。
26、解析:选C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重要性。①④符合题意。
27、解析:选C 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回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审题。C项符合题干要求。A、B、D三项表述错误。
28、解析:选D ①错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观点绝对化。
29、解析:选A 创新儒家文化的表现形式能使其更具魅力和吸引力,从而有助于扩大其影响力,②③正确可选;①没有对儒家文化进行全面分析,儒家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其中的糟粕不适合社会发展,应该去除;④中“全面加以继承”说法错误。
30、解析:选C 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包括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如今,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①错误;先进的、健康的网络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④错误;②③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
31、解析:选D 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说明世界文化有其共同性和共同规律,D项符合题意。
32、解析:选A 材料没有体现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因此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所涉及的不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因此④不符合题意;依据材料信息,①②符合题意;答案A正确。
33、解析:选B 民俗活动、中国印等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34、解析:选A ③错误,继承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④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35、解析:选C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地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和现代人的情感,这既继承了传统,又体现了时代精神,从而实现了文化创新,故②③正确;题干没有指向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故①不合题意;④观点错误,人们不能改变规律。
36、解析:本题第(1)问知识限定为“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因此回答时应联系到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内容、特点、作用等知识。
答案:(10分)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爱心捐款活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对其健康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5分)
②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爱心捐款活动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培养全班同学的爱心,塑造健全人格;提升全班同学的思想道德素养并促进全面发展。(5分)
37、解析: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答案: (10分)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只有保护好本地本民族建筑中的传统文化特色,才能激发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3分)
②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城镇化过程中要注重对传统建筑的保护,继承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 (3分)
③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同时又要体现时代精神。城镇化过程中既要继承、保持和发扬传统建筑中的精华,又要去其糟粕,还要与现代文明相协调。(4分)
38、[答案(]10分)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要立足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实践,从实践中汲取营养。(2分)②要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主体作用。(2分)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2分)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借鉴和融入国际元素。(2分)⑤坚持推动我国文艺繁荣发展的正确方向,努力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错误倾向。(2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二政治月考试题 (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