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一般认为,( )在1792年提出废除对精神病人的约束是提倡心理健康的历史起点。 A 马斯洛 B 皮耐尔 C 布鲁姆 D 罗杰斯
2、空椅技巧是下列哪种心理辅导理论的辅导技巧( )
A、理性情感治疗理论 B、沟通分析理论 C、完整治疗理论 D、个体心理学理论
3、提出儿童的自我中心化理论的是( )。 A 布鲁姆 B 西尔弗 C 霍门 D 皮亚杰
4、将“正常”看作平均状态,强调正常和异常之间的程度变化,处于正态分布中间范围的属正常,居两端者为异常,这是心理健康判断标准中的( ) A 适应过程标准 B 病理学标准 C 理想状态的标准 D 统计学标准
5、适合于人格测验中投射法的评估工具是( )。 A 丹佛发展筛选量表 B 罗夏测验 C麦卡锡儿童量表 D康纳斯教师评定量表
6、人类行为遗传学工作者倾向于把人的行为遗传分为三大类,以下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 轻微遗传 B 直接遗传 C 隔代遗传 D间接遗传
7、在拉扎鲁斯的儿童基本问题理论BASICID中,A指代的是( )。
A 攻击性 B 依恋 C 一致性 D 情绪
8、布鲁姆在考察了影响个体或群体健康的诸多因素以后,提出了一个决定个体或群体健康状态的公式:HS=f ( E+AcHs+B+LS ),其中的LS表示( )。 A 生活服务 B 生活方式
C 生物学因素 D 保健设施的易获得性 9、个体心理学是由心理学家( )创立的。 A 比奈 B 埃里克森 C 班杜拉
D 阿德勒
10、依恋理论的提出者是( )。 A 鲍尔比 B 詹姆斯 C 迈耶 D 华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在其宪章中指出:“健康是 、心理和 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2、将有较严重问题行为或有发展障碍的儿童置于普通班级学习的形式,称为 。
3、无论自己的孩子怎样,即使无恶不作,当母亲的都会疼爱、包庇或袒护孩子,这被称为 。
4、研究遗传因素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方法有 和双生子研究。
5、丹佛发展筛选测验共有105个项目,分别测查了应人能、精细动作-应物能、
和粗动作能4个方面的能力。 6、学前特殊儿童,是指有较严重问题行为或有发展障碍的学前儿童,以及 。 7、沙箱疗法(又称为箱庭疗法或沙盘疗法),是由英国伦敦的小儿科医生
于1939年创立的儿童心理疗法。 8、为了便于研究,心理学家将动机冲突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双趋式冲突、 、趋避式冲突和 。
9、学前儿童精神压力的根源有 、社会经济状况、教育机构状况和心理创伤。 10、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理论主要有三个: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 。
11、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 、自我调节。 12、世界上第一套智力测验量表是1905年由法国心理学家 和西蒙编制的。
13、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对服务对象的称呼不同,心理辅导的服务对象称为 ,而接受心理治疗的是“患者”。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对于错误的说法,请改正,仅判断不得分)
1、心理健康并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2、沟通分析理论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儿童形成“我行-你不行”的生活地位。
第 1 页 共 11 页
3、系统脱敏法是沟通分析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4、韦克斯勒开创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评估之先。 5、所谓生命风格,指的是个体不断的前进达到目标时的一种特有方式和习惯反映。
6、自我评价过高可以让儿童获得成功感,自我评价过低,可以让儿童养成谦虚的美德,都会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7、学前儿童的心理辅导主要通过游戏形式来进行,要激发儿童自愿接受辅导的愿望,并同时对其父母进行心理辅导。
8、积极地适应不仅能减轻动机冲突或挫折带来的困扰和不安,还会使人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境地。
9、心理辅导就是心理治疗的别称。
10、心理健康并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动机冲突2、心理辅导3、社会兴趣 4、游戏疗法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什么是心理防御性行为? 2、筛选检查法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3、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有哪些? 六、论述题(10分)
如何认识学前儿童的说谎行为?如何预防和纠正学前儿童的说谎行为? 七、案例分析题(11分)
童童(化名),男,5岁。童童因经常咬指甲以及其它一些行为问题被母亲带到某儿童发展专家处咨询。据童童的母亲的反映:童童在4岁刚刚进幼儿园时出现了咬指甲的行为,妈妈以为是刚刚入园时孩子感到焦虑,过一段时间自然会好,结果到今年童童5岁了,还是经常咬手指甲。尤其是在情绪不安时,咬指甲的现象更为突出,经常咬得甲端出血,甚至有时候还咬手上小关节侧的皮肤、衣袖以及其它一些物品。
试分析童童咬指甲行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纠正?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 模拟试卷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B2、C3、D4、D5、B6、C7、D8、B9、D 10、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身体、社会适应2、融合性保教 3、母性原理4、家系研究 5、言语能6、智力超常的天才儿童
7、劳恩菲尔德8、双避式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 9、动机冲突10、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1、自我评价12、比纳13、来访者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对于错误的说法,请改正,仅判断不得分)
1、√2、×沟通分析理论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儿童形成“我行-你也行”的生活地位3、×系统脱敏法是行为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4、× 格赛尔开创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评估之先。5.√6、×自我评价中出现的偏差包括自我评价过高和过低,这两种偏差都会阻碍个性的健康发展。 7、√8、√9、×两者在服务对象的称呼、程度、来源上都不同。10、√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 个体在活动中经常会同时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立需要,因而出现相互矛盾、对立或排斥的动机,如若这些并存的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或者只是某个动机获得满足而其他的动机受到阻碍,就会发生动机冲突。(4分)
2、 广义上,心理辅导是一个人向某个有心理痛苦的、特定的个体施以影响的活动。(2分)
狭义的心理辅导是指咨询者通过面谈、书信和电话等手段向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和咨询帮助。现代心理辅导,是以一定的理论、依据一定的手续为背景得以成立的。(2分)
3、一种想要与人亲近、归属、参与及合作的状态。(4分)
4、游戏疗法是指通过游戏活动达到治疗儿童问题行为的方法。(1分)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学前儿童。(1分) 之所以说它适合于学前儿童,是因为:(1)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1分)(2)游戏是儿童自发的活动。游戏治疗可以是指导性的或非指导性的,前者,由治疗者承担指导和说理的责任,后者,治疗者则将主要的责任留给儿童自己。(1分)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 在经受挫折时,个体会需要设法适应挫折情境,以达到和保持人与环境以及人的内心世界的平衡状态。(2分)
为了减缓心理冲突和挫折,个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某些机制解脱困扰,以恢复情绪平稳,这
第 2 页 共 11 页
种机制或策略叫做心理防御机制,它是一种适应性倾向,由此而产生的行为,被称作防御性行为。(4分)
2、筛选的目的是运用尽可能简便的方法获取有关儿童心理发育方面的信息,以便据此作出决定,确定被测儿童是否需要做进一步的诊断性评价。(3分)
筛选只提供对儿童的粗略的评价,发现儿童日后是否存在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而不能作结论性的诊断,对儿童日后的发育也没有预言作用。(3分) 3、(1)智力发展正常(1分) (2)情绪反应适度(1分) (3)人际关系融洽(1分) (4)行为统一协调(1分) 对以上各点适当说明(2分) 六、论述题(10分)
(1)说谎有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之分。(2分)
无意说谎:学前儿童由于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出现与事实不符的情况,而造成的说谎。这种谎言不是儿童有意编造的,而是由于他们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而产生的。(2分)
有意说谎:由于种种原因,故意编造谎言。如做错了事怕受惩罚而编造谎言,或是出于报复心理,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等等。(2分)
(2)预防和纠正学前儿童的说谎行为,关键在于教育,让儿童懂得从小就要说老实话,做老实事,用诚实的行为规范要求自己。(1)
让儿童从小就生活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之中。家庭和幼儿园集体成员之间应彼此相互信任,即使在幼儿犯错误的情况下也要尽量避免给予斥责,要多给予热情的帮助,给儿童改正错误的机会。(1)
父母和教师的言传身教十分重要。(1) 对于少数有社会适应困难的儿童,即使发现他们有说谎行为,也不要急于就事论事,要首先帮助他们减轻和消除心理紧张。(1) 七、案例分析题(11分)
(1)原因:出现这种现象常与精神紧张有关,在生活节奏改变比如孩子入托、入学时孩子特别容易出现紧张,在生病时也容易诱发此症,部分儿童由于模仿他人而形成。具有内向、敏感、焦虑素质等性格特点的儿童容易患此症。(6分)
(2)纠正:①消除造成儿童紧张的因素,以鼓励和说服教育为主,调动儿童克服不良习惯的积
极性。②当儿童出现咬指甲的行为时,要分散儿童的注意力。③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修剪指甲。④在指甲上涂抹苦药或辣椒汁可以帮助部分儿童克服这种习惯。⑤若行为频繁出现可到医院接受检查,进行行为治疗。(5分)
(不局限于以上几条,答出可行的方式即可)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模拟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布鲁姆在考察了影响个体或群体健康的诸多因素以后,提出了一个决定个体或群体健康状态的公式:HS=f ( E+AcHs+B+LS ),其中的B表示( )。 A 健康状态 B 环境 C 生物性因素 D 生活方式
七、在心理辅导中,最重视通过儿童游戏来进行辅导的学派是( )。 A 人本主义 B 精神动力学 C 行为主义 D 个体心理学
八、根据1993年美国弱智协会提出的定义,弱智儿童的智力低于( )。
A 60 B 65 C 70 D 75
4、由于母亲怀孕期间感染了病毒,引起胎儿发生了畸形,这属于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因素中的( ) A 先天因素 B 遗传因素 C 生理发育迟缓 D 生化改变
5、个体心理学辅导理论的主要目标是( ) A 使儿童建立正向的自我概念 B 增加个体自我效能 C 增加幸福,减少痛苦 D 增强个体的责任感
6、在心理辅导中,最重视对学前儿童的行为塑造的学派是( )。
A 人本主义 B 精神动力学 C 行为主义 D 个体心理学
7、自我意识是人对于自身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
关系的一种认识,包括三个方面,以下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
A 自我管理 B 自我评价 C 自我认识 D 自我调节
8、根据沟通分析的辅导理论,好斗的儿童及罪犯、
第 3 页 共 11 页
精神病患者大多属于下列那一种生活地位类型?( )
A “我行——你行”类型 B “我不行——你行”类型 C “我不行——你不行”类型 D “我行——你不行”类型
9、提出精神压力的交互作用理论的是( ) A 弗洛伊德B 拉扎鲁斯 C 荣格D 格赛尔
10、沟通分析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的。 A 埃里克森B 卡克赫特 C 波纳D 阿德勒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 首次提出了绘人测验法。
2、班杜拉将社会学习的过程分为四个步骤:注意、 、认同、 。
3、儿童与某一特定人物之间形成永久性的情感联结叫 。
4、 是通过与儿童和与儿童熟悉的人谈话,获取有关儿童心理发展和行为表现得信息,从而初步估计儿童心理发育的水平,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进一步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5、沟通分析按类别来分,主要有三种互补型沟通、 、暧昧型沟通。
6、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有 、病理学的标准、理想状态的标准和 。 7、精神动力学理论的创始者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 。
8、有效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包括家庭、 、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三个方面。 9、特殊儿童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有 、家庭维持、沟通问题和休闲活动等。
10、阿德勒认为人类的行为基本上可从男性化和女性化两个角度来看。男性化代表力量和权力,女性化代表的是__________。
11、卡克赫夫提出,来访者在辅导过程中要经历自我探索、自我了解和 三个阶段。 12、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在其宪章中指出:“健康是 、心理和 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对于错误的说法,请改正,仅判断不得分)
1、攻击性行为是与神经性习惯有关的心理健康问
题。
2、父性原理是“包容的机能”,母性原理则是“切断的机能”。
3、妊娠期妇女的情绪状态会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4、学前特殊儿童是指有较严重问题行为或有发展障碍的学前儿童。
5、学前儿童的心理辅导主要通过游戏形式来进行,要激发儿童自愿接受辅导的愿望,并同时对其父母进行心理辅导。
6、早期筛选量表(ESI)是一种对儿童心理健康进行诊断性评价的工具。
7、阳性强化法是指撤销促使不良行为的强化因素,从而减少这些行为的发生。 8、团体治疗一般适合在家庭进行。
9、习惯性阴部磨擦是与情绪有关的心理健康问题。 10、非指导性游戏治疗是从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的“患者中心治疗法”发展而来的。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空椅技巧2、游戏疗法 3、生命风格4、防御机制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学前儿童精神压力的根源有哪些?
2、进行学前特殊儿童家庭访谈的要点是什么? 3、如何理解心理辅导中的沉默? 六、论述题(10分)
简述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区别。 七、案例分析题(11分)
美美非常怕兔子。为了让美美不再怕兔子,老师每天带她到幼儿园的生物角看兔子,看完兔子就给她一个红五星。美美从一开始隔着笼子喂食,到后来开始试着摸小兔子,最后美美还把小兔子抱在怀里。
1、请判断老师所采用的是什么辅导方法。 2、这种辅导方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3、结合上述例子,谈谈这种辅导方法的步骤是什么?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 模拟试卷二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C2、B3、C4、A5、A6、C7、A 8、D9、B10、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古德依纳夫2、记忆、定型 3、依恋4、谈话法
第 4 页 共 11 页
5、交叉型沟通6、统计学的标准、适应过程的标准 7、超我8、托幼机构9、教养问题 10、软弱和自卑11、自我行动 12、身体、社会适应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对于错误的说法,请改正,仅判断不得分)
1、×攻击性行为是与品行有关的心理健康问题。 2、×父性原理是“切断的机能”,母性原理则是“包容的机能”。
3、√4、×学前特殊儿童是指有较严重问题行为或有发展障碍的学前儿童,以及智力超常的天才儿童。5\\√6、×早期筛选量表(ESI)是一种对儿童心理健康进行筛选的工具7、×
消退法是指撤销促使不良行为的强化因素,从而减少这些行为的发生。8、×团体治疗一般适合在托幼机构中进行。9、×习惯性阴部摩擦是与神经性习惯有关的心理健康问题。 10、√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 空椅技巧是让来访者以投射的方式,将自己对重要他人的想法和情绪投射到一把空椅上,并让他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体会每个角色的冲突的方法。(4分)
2、 游戏疗法是指通过游戏活动达到治疗儿童问题行为的方法。(1分)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学前儿童。(1分) 之所以说它适合于学前儿童,是因为:(1)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1分)(2)游戏是儿童自发的活动。游戏治疗可以是指导性的或非指导性的,前者,由治疗者承担指导和说理的责任,后者,治疗者则将主要的责任留给儿童自己。(1分) 3、 生命风格指的是个体不断前进达到目标时的一种特有方式和习惯反应。生命风格的分析包括个体在遇到挫折时的习惯反应、个体对责任的习惯反应以及个体在面对需要主动出击的情境时的习惯反应。(4分)
4、防御机制是自我用来保护自己抵抗强大压力及焦虑时所采取的方法。(2分)
防御机制是自我为了减轻痛苦的影响力和冲突,将现实扭曲的一种自发的、习惯的反应。(1分)
防御机制在潜意识中,可以起到调节的作用,可解决冲突并在面对焦虑时是个体放松。(1分)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 (1)动机冲突(1分)
(2)社会经济状况(1分) (3)教育机构状况(1分) (4)心理创伤(1分)
(对以上4点各进行适当的说明,2分) 2、 (1)在家长面前直接指导幼儿一些学习重点;(1分)
(2)借助观摩方式将一些技能教给家长,并由他们直接再示范一次;(1分)
(3)聆听家长的需求或问题,并提供可行的建议;(1分)
(4)与家长共同拟定在家教养的原则、目标;(1分)
(5)观察幼儿的生活作息,并作记录。(1分) (对以上5点各进行适当的说明,1分) 3、本杰明指出儿童需要沉默片刻以整理他们的想法与感觉,同时“尊重此沉默的片刻比面谈者任何的语言要来得有益”。儿童需要沉默片刻来思考与造成情绪激动有关的事情,以及让情绪冷静下来;沉默可能是拒绝辅导的方式;沉默的时刻能够用来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能够更清楚地表达我们的想法与感觉。(6分) 六、论述题(10分)
(1)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服务对象不同(4分)
服务对象的称呼不同——“来访者”与“患者”。 服务对象的程度不同——来访者所受的困扰程度较轻,所受到的心理干扰的面较小,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困扰大多来自日常生活;患者所受的困扰较重,所受到的心理干扰的面较广,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困扰多来自生理与心理结合的综合问题。
服务对象的来源不同——来访者“自愿主动”前来接受辅导,而患者大多是“家长或教师发现后接受诊断”。
(2)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关系不同(3分)
心理辅导中,辅导者与来访者之间是一种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心理治疗中治疗者与患者之间是治疗者与接受治疗者之间的关系。
心理辅导中,辅导者就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加以预防,以及对心理发展性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心理治疗中,治疗师就患者的心理疾患进行治疗或矫治。
(3)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的过程不同(3分) 心理辅导的过程是一个情感分享的过程,需要辅导者利用移情能力,分担来访者的内心体验。心理治疗的过程是一个客观分析、冷静诊治的过程,
第 5 页 共 11 页
(1分)
(5)观察幼儿的生活作息,并作记录。(1分) (对以上5点各进行适当的说明,1分) 2、筛选的目的是运用尽可能简便的方法获取有关儿童心理发育方面的信息,以便据此作出决定,确定被测儿童是否需要做进一步的诊断性评价。(3分)
筛选只提供对儿童的粗略的评价,发现儿童日后是否存在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而不能作结论性的诊断,对儿童日后的发育也没有预言作用。(3分) 3、 (1)动机冲突(1分)
(2)社会经济状况(1分) (3)教育机构状况(1分) (4)心理创伤(1分)
(对以上4点各进行适当的说明,2分) 六、论述题(10分)
(1)说谎有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之分。(2分) 无意说谎:学前儿童由于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出现与事实不符的情况,而造成的说谎。这种谎言不是儿童有意编造的,而是由于他们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而产生的。(2分)
有意说谎:由于种种原因,故意编造谎言。如做错了事怕受惩罚而编造谎言,或是出于报复心理,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等等。(2分)
(2)预防和纠正学前儿童的说谎行为,关键在于教育,让儿童懂得从小就要说老实话,做老实事,用诚实的行为规范要求自己。(1)
让儿童从小就生活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之中。家庭和幼儿园集体成员之间应彼此相互信任,即使在幼儿犯错误的情况下也要尽量避免给予斥责,要多给予热情的帮助,给儿童改正错误的机会。(1) 父母和教师的言传身教十分重要。(1)
对于少数有社会适应困难的儿童,即使发现他们有说谎行为,也不要急于就事论事,要首先帮助他们减轻和消除心理紧张。(1) 七、案例分析题(10分)
答:(1)口吃的具体原因上不明确,但是可以由以
下几种来解释:1,由于大脑左右两半球对语言的控制出现了矛盾;2,有人认为口吃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学习,由于阳性或阴性增强的复杂影响所致或者是语言与伴随语言而出现的情绪反应经过经典的条件反射的方式造成语流不畅和割裂;3,正常儿童在语言发展中常会出现发音的重复问题,若不及时纠正,任其发展,即可使这种发音上的问题固定下来。4,急性的精神创伤,如火灾,地震、战争、父母离异、突然地惊吓等。5,长期延续性的不了心理刺激、教育不当、对口吃患者的模仿等都可导致口吃的产生。(5)
(2)由于口吃的形成与心理因素有密切的联系,对口吃的预防和脚趾可以从接触儿童的心里紧张入手。对于患有口吃的儿童,要帮助他们消除周围环境中的各种不良因素,如周围人的嘲笑、模仿,家长或教师的责骂或过分校正。要避免周围人过分注意他们的缺陷,积极鼓励他们主动学习,进行语言训练,增强自信心。(5)
第 11 页 共 11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学前儿童心理卫生》模拟试卷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