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复习题 第一章 溶液和胶体
一、选择题
1、 将98%的市售浓硫酸500ml缓慢加入200g水中,所得到的硫酸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
( C) A 49% B 24.5% C 80.5% D 70% 2、糖水的凝固点为( C)
A 0℃ B 高于0℃ C 低于0℃ D 难以判断 3、下列0.1mol/L溶液的凝固点最高的是( B) A KCl B CH3COOH C HCl D K2SO4
4、在温度为375K时,沸水的压力应为(C )
A 1000KPa B 10KPa C 高于100KPa D 低于100KPa
5、在200g水中含有9g某非电解质溶液,其凝固点为-0.465℃,则溶液的摩尔质量为(D ) A 135 B 172.4 C 90 D 180
6、某温度时,具有相同体积相同渗透压的甲醛和葡萄糖溶液中,甲醛和葡萄糖的质量比为(B )
A 6:1 B 1:6 C 1:3 D 3:1
7、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时(B ) A 胶团 B 电位离子 C反离子 D胶粒
8现有蔗糖,氯化钠,氯化钙三种溶液,它们的浓度均为0.1mol/L,则渗透压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B )
A CaCl2 < NaCl 9质量分数为5.8%NaCl溶液产生的渗透压接近:( C ) (M(葡萄糖)=180g/mol,M(蔗糖)=342g/mol,M(NaCl)=58.5g/mol) A 5.8% 蔗糖溶液 B 5.8% 葡萄糖 C 2.0mol/L蔗糖溶液 D 1.0mol/L葡萄糖溶液 10在下列溶液组成标度的表示方法中,与温度有关的是( A ) A 物质的量浓度 B 质量分数 C 物质的量分数 D 质量摩尔浓度 11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的数值取决于(B ) A溶质的本性 B 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 C 溶液的体积 D 溶液的温度 12 在等量的水中,分别加入质量相同的葡萄糖(M=180),蔗糖(M=342),KCl(M=74.5),CaCl2(M=111),其蒸汽压下降最少的是(A ) A蔗糖溶液 B KCl溶液 C CaCl2 溶液D葡萄糖溶液 13.某温度下,1mol/L糖水的饱和蒸汽压为P1,1mol/L的盐水的饱和蒸汽压为P2,则( B) A P2>P1 B P2 二判断题 1.由于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量是一定的,所以温度变化不影响溶液的浓度(×) 2.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不仅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而且与溶质的种类有关(×) 3.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在凝固时实际上是溶剂分子凝固(√) 4.植物在较高温度下耐干旱是因为细胞液的蒸汽压下降所致(√) 5. 渗透压力比较高的溶液,其渗透浓度也一定比较大(√) 三填空题 1 溶液的沸点升高是由于其蒸汽压 降低 的结果。 2在常压下将NaCl固体洒在冰上,冰将 融化 。 3稀溶液的依数性是指溶液的蒸汽压下降 , 溶液的沸点升高 ,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 溶液的渗透压力 ,它们适用于 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的稀溶液 。 4. 产生渗透现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 半透膜 ,二是 膜两侧单位体积内溶剂分子数不等(或膜两侧有浓度差) 。 四计算题 1.临床上输液时要求输入的液体和血液渗透压相等(即等渗液)。临床上用的葡萄糖等渗液的凝固点降低为0.543K。试求此葡萄糖溶液的质量分数和血液的渗透压(水的Kf=1.86,葡萄糖的摩尔质量为180g/mol,血液的温度为310K)。 解 先求此葡萄糖溶液的质量百分数 根据ΔTf=Kf·m ∴ m= ?TfKf?0.543186?0.3mol.Kg?1 ?100则其质量百分浓度: 求血液的渗透压 根据∏=cRT 0.3?1800.3?180?1000%=5% ∴Π=0.3×8.314×310=773 (kPa) 2.将 1.09g 葡萄糖溶于 20g 水中, 所得溶液的沸点升高了 0.156K, 求葡萄糖的分子量。 解: 先求出m. 3. 在100ml水中溶解17.1g蔗糖(C12H22O11),溶液的密度为1.0638g/ml,求蔗糖的物质 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量分数。 解:(1) M蔗糖=342(g/mol) n蔗糖 = 17.1/342=0.05(mol) V = (100+17.1)/1.0638 = 110.0 (ml)=0.11 (L) 1) c(蔗糖) = 0.05/0.11 = 0.454 (mol/L) (2) Mb(蔗糖) = 0.05/0.1 = 0.5 (mol/kg) (3)n水 = 100/18.02 = 5.55 (mol) X(蔗糖) = 0.05/(0.05+5.55) = 0.0089 4.为了防止汽车水箱中的水在266 K时凝固,用无水乙醇(ρ=0.803g/ml)做防冻剂,问每升水须加若干 ml乙醇?(假设溶液服从拉乌尔定律) 解:已知水的凝固点为273K,Kf =1.86 ∴△Tf=273-266=7(K) ∴△Tf=Kf× b(B) b(B) =△Tf/Kf=7/1.86=3.76(mol/kg) 即每升水加3.76mol乙醇,已知 M乙醇 = 46,ρ=0.803。 ∴应加入乙醇体积为 V=3.76×46/0.803=215.6(ml)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度与化学平衡 一选择题 2 1.反应A2+2B=2D速率方程V=KCA2CB,若使密闭的容器增大一倍,则反应速率为原来的( C )倍。 A 8 B 6 C 1/8 D 1/6 2.升温可以增大反应速率,其主要原因(A ) A 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 B 反应活化能降低 C 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减小 D 反应速率常数减小 3.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是( C ) A K正=K逆 B K正=-K逆 C K正×K逆=1 D K正+K逆=1 4.若下列反应2A+2B=C 的速度方程式是V=K[A][B]2,此反应的反应级数是( C )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5.对于基元反应:2NO + O2 = 2NO2 ,若将体系的压力由原来的1个大气压增大到 2个大气压,则正反应的速率为原来的:( D ) A. 2倍 B. 4倍 C. 6倍 D. 8倍 6.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C ) A.任意反应 B.复杂反应 C.基元反应 D.吸热反应 7.要显著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可以采取的手段是(B ) A 升高温度 B 使用催化剂 C 移去产物 D 降低温度 二判断题 1.在一定的温度下,浓度发生变化时,速率常数保持不变。(√ ) 2.升温可以使吸热反应速率增大,放热反应速率减小。( × ) 3.复杂反应的反应速率取决于反应速率最慢的基元反应(√ ) 4.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只要升温,速率常数就会增大(√) 5.在一定条件下,给定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6.由于Ksp和Qi表达式几乎相同,所以它们的含义完全相同。(× ) 7.任一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都可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 ) 三填空题 1.已知A(g)+B(g)=2D(g)为基元反应,其质量作用定律表达式为 V=KCACB ,在给定温度下,将反应容器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时,反应速率为原来的 四 倍。 2.对反应2N2O5=4NO2+O2,升高温度反应速率 增大 ,增大N2O5浓度,反应速率 增大 ,减少NO2浓度,正反应速率 不变 。 3. 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这是因为催化剂能够改变 反应历程 ,降低 活化能 。 四计算题 1.在一密闭容器内进行着如下反应:2SO2(g)+O2 2SO3(g),SO2的起始浓度是0.40mol/dm-3,O2的起始浓度是1.00 mol/dm-3,当80%的SO2转化为SO3时,反应达到平衡,求平衡时三种气体的浓度及实验平衡常数。 解:平衡时:C(SO2)=0.40×20%=0.08 mol/dm -3 C(O2)=1.00-0.40×20%/2=0.84 mol/dm-3 C(SO3)=0.40×80%=0.32 mol/dm-3 2.现有一化学反应,已知在300℃时的速率常数为2.41×10s-1,在400℃时的速率常数为 -10 1.16×10-6s -1 ,求Ea和A. 解:根据lgk = lgA- Ea/2.303RT, 得: 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和离解平衡 一选择题 1. 0.1mol/lHAc溶液中HAc的α=1.33%,则[H+]为( A )mol/l. A 1.33×10-3 B 1.33×10-2 C 1.33×10-1 D 1.33 2.下列各组混合液中,可作为缓冲溶液使用的是(D ) A 0.1mol/L HCl与0.05mol/LNaOH等体积混合; B 0.1mol/L HAc0.1ml与0.1mol/L NaAc1L相混合; C 0.2mol/L NaHCO3与0.1mol/L NaOH等体积混合; D 0.1mol/L NH3.H2O1ml与0.1mol/L NH4Cl1ml及1L水相混合; 3.将1 mol/L NH3.H2O与0.1mol/L NH4Cl水溶液按哪种体积比混合,能配成缓冲能力最强的缓冲溶液( D ) A 1:1 B 2:1 C 10:1 D 1:10 4在Ag2CrO4的饱和溶液中加入HNO3溶液,则(B ) A 沉淀增加 B 沉淀溶解 C 无现象发生 D 无法判断 -10-11 5.已知Ksp(AB)=4.0×10,Ksp(A2B)=3.2×10则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关系为(B ) A S(AB)>S(A2B) B S(AB) A 在纯水中 B 在0.1mol/L HCl中 C 在0.1mol/L NH3.H2O 中 D 在 0.10.1mol/L MgCl2中 7.某溶液中加入一种沉淀剂时,发现有沉淀生成,其原因是( A ) A Ksp -3 8.0.1mol/L 一氯乙酸溶液的pH为( D)已知Ka=1.38×10A 1.93 B 2.0 C 1.92 D 1.95 9.室温下,饱和H2S水溶液中[S2-]为(B )(已知Ka1=1.1×10-7, Ka2=1.0×10-14) A 1.1×10-7 B 1.0×10-14 C 1.1×10-21 D 2.0×10-9 10.测得0.01 mol?L-1某一元弱酸的钠盐NaA溶液的pH=10.0,则该一元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Ka为( B ) A. 1×10 -18 B. 1×10-8 C. 1×10-12 D. 1×10-6 -1 .11. 难溶电解质Ca3(PO4)2,若用S表示其溶解度(mol?L),则溶解度与溶度积关系为( C )。 3456 A.Ksp=4S B. Ksp=27S C. Ksp=108S D. Ksp=54S 12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是( D ) A pH±1 B Ka±1 C Kb±1 D pKa±1 二判断题 +-1.在一定温度下,AgCl溶液中Ag浓度和Cl浓度之积为一常数。(×) 2.在HAc 溶液中加入NaAc,既有同离子效应又有盐效应。(√ ) 3.难溶电解质的Ksp较小者,它的溶解度一定小。(× ) 4.将0.1mol/L HAc稀释为0.05mol/L时,H 浓度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 ) 5. 沉淀剂用量越大,沉淀越完全。(×) 三计算题 1. 欲配制500ml pH 9.15的缓冲溶液,所用氨水的浓度为0.100mol·L-1,问所加入的NH4Cl的物质的量和质量。(已知氨水的Kb=1.76×10-5) 解:pOH = 14-pH=4.85 pOH = pKb + lg(CNH4Cl/C NH3?H2O) 得:CNH4Cl =0.13 mol·L-1 nNH4Cll =0.13 mol·L-1×0.5L=0.065 mol + WNH4Cll=0.065 mol×53.49=3.5g 2.在100ml 0.20 mol?LMnCl2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01 mol?L氨水,问在此氨水中 加入多少克固体 -13 -1 -1 NH4C1,才不致于生成Mn(OH)2沉淀?(已知Ksp Mg(OH)2=1.9 -5 ×10, Kb NH3=1.8×10pKb=4.74) 解:混合后:[Mn2+]=0.1mol/dm3 [NH3·H2O]=0.005mol/dm3 若不产生Mn(OH)2, ?OH∵Kb∴[NH?[OH[NH]?????Ksp[Mn2?]?1.38?10?6 ][NH?4] ?H2O]1.8?0.005?101.38?10?6?5?33?H2O]?[NH[OH3?4Kb?]??0.065mol?dm WNH4Cl=0.2×0.065×53.5=0.70g 3.向1.0×10 mol?dm-3 的K2CrO4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求开始有Ag2CrO4 -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大一基础化学复习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