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之理想激励法
上课步骤:
一、介绍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
(1918—1970)是乌克兰卓越的教育家、教师、思想家和作家。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担任这所农村中学的校长、教师和教育者长达32年。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短暂,不满52岁,但他却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去写作;奇迹般地写出了40部专著。600多篇论文、约1200篇儿童小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著作都是面向教师、教育家、教育者、父母和自己孩子们的。他把自己的思维、思索、建议和见解全部倾注在了他的著作当中?即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他有一句很经典的话:“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抬头走路。”
苏霍姆林斯基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接下来就是我们介绍的一种他研究的德育方法:理想激励法
二、介绍理想激励法
主要内容:
概念:理想激励法是指通过适当方式促进学生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进
行道德教育的方法。就像思维训练法和情感陶冶法是由一系列具体的方法组
成一样,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发挥作用也需要一系列具体的德育方法。
换言之,我们只能说某些方法可能更直接地对道德理想的形成有较大的作用,而不能说任何一个德育方法与道德理想的形成无关。因为事实上任何一个德育方法都有益于道德理想和信念的形成。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一个人把做好事与熟读功课、完成作业同样对待,如果他在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从来就没有体会过什么是凭良心去做好事,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道德不健全的人。”因此“要求少年中有更多的受崇高愿望激励的崇高行为,有更多的对道德理想的追求——这是少年教育中的一条重要法则”。苏霍姆林斯基将道德理想的形成和激励过程称之为“思想生活”的过程。
三、讲解理想激励法的主要做法是什么
1、道德美育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总是努力挖掘课本和生活中能够反映道德理想的事和人,努力呈现道德美并激励学生对道德美的称颂、对崇高表现的钦佩。
他说:“我总是努力给少年们描绘出活生生的人的鲜明形象,这样的形象成了人类道德美的永久体现,我要让这个形象照亮少年的心,深入他们的思想深处,使他们的心更快地跳动。。。。”
理论方法:培养学生感知和领会道德美的能力。 例: 1,让学生发现并学习课本中的榜样人物
2, 夸奖班级中做好事或品德优秀的学生,鼓励大家欣赏,学习
2、“争论状态”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信念就其本质来说,不可能是一种不劳而获的精神财富。只有通过积极的活动,信念才能起作用,才能得以巩固,才能变的更加坚定”。
所谓争论状态首先是指德育对象个体内心的斗争状态。当道德美的“弹药”积累到足够能量时这一状态就可能出现。这是他在自我教育,是学校里获得的精神上的弹药在起作用””。争论状态的第二种表现是同学之间的争论。苏霍姆林斯基实践过的一种教育形式是组织“少年思想家”晚会。这一晚会形式主要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真实体会去回答诸如“你遇到了外星生物,地球上哪些情况你会乐意告诉他,而哪些情况暂时还得守口如瓶?”之类的两难问题,激发学生们通过思想上的斗争追求人生理想。
3、“地图上旅行”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理想教育如果不脱离实际,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将道德理想的激励机制同爱国主义教育联系起来。为了让学生们认识祖国的美好,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绝妙的方法是所谓“地图上旅行”。即让学生看着地图,凭想象沿着铁道线进行旅行活动,每一个活动讲一个城市。比如,看到莫斯科,大家就搜集莫斯科出了多少名人,在反法西斯过程中出现了多少英雄,有多少人在为祖国服务,并在活动的时候让学生讲一下。要求学生不讲国家可爱之类的空话,而是讲令人感动的细节。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理想激励方法的上述实践只是一个样板,而不是真理的全部。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总结出理想激励法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总结有三点:
第一,应当充分注意理想激励对道德教育的策略意义。除了直接的价值理想教育之外,应当特别注意榜样人物的教育作用。
第二,理想激励机制的关键是主体自身对于道德理想的向往与追求。正如杜威所说:“所需的信仰不能硬灌进去;所需的态度不能粘贴上去。但是个人的特定的生活条件引导他看到和感觉到一件东西,而不是另一件东西;它引导他制定一定的计划以便和别人成功的共同行
动;它强化某些信仰而弱化另一些信仰作为赢得他人赞同的一个条件。所以,生活条件在他身上逐渐产生某种行为系统,某种行动方向。”
第三,应当寻找适合不同德育对象生活实际的理想激励策略。例如苏霍姆林斯基采用的是爱国主义与理想教育的结合,我国有学校采用职业理想教育作为高中生道德理想教育的切入点,都是正确的。
四、分享关于理想激励法成功的小案例
一、许多年前,一个10岁的意大利男孩在那波里的一家工厂做工。他一直想当一个歌星,但是,他的第一位老师却说:“你不能唱歌,五音不全,你的歌简直就像是风在吹百叶窗一样。”回到家里后,他很伤心,并向他的母亲——一位贫穷的农妇哭诉这一切。母亲用手搂着他,轻轻地说:“孩子,其实你很有音乐才能。听一听吧,你今天的歌声比起昨天的乐感好多了,妈妈相信你会成为一个出色的歌唱家的……”听了这些话,孩子的心情好多了。后来,这个孩子成了那个时代著名的歌剧演唱家。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罗素。当他回忆自己的成功之路时这样说:“是母亲那句肯定的话,让我有了今天的成绩。”
总结:也许,卡罗素的母亲从来都没有想到过她的儿子能成为一代名人,也许根本没有指望过靠她那三言两语去改变儿子的一生,然而,事实上,正是她那句善意的肯定成就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歌唱家。所以不要小看小小的一句鼓励的话,有可能成为孩子莫大的动力。
二、孩子们在谈到自己的梦想时,往往会神采飞扬、美不胜收。然而,在现
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却常常对孩子的梦想不屑一顾,甚至大泼冷水。有一个小学三年级的男孩子曾对母亲说,长大了要去当舰长,而母亲却说:“瞧你那糟糕的成绩,打扫军舰都轮不到你的份儿。”孩子的梦想被母亲的讥讽伤害了。就在也没有提起过舰长这个梦想。也不愿意和母亲分享自己内心世界。
总结:如果这位母亲能像卡罗素的母亲那样认真对待孩子的那份梦想,孩子日后没准真会成为一位出色的舰长呢。人类需要梦想。梦想是对生活积极进取的态度,对人生深深的企盼。一个人可以失败,可以遭受挫折,可以忍受孤独和不幸,但不可以失去梦想,没有梦想的人生就像鸟失去了双翼,船失去了双桨。对孩子来说,梦想更有着无穷的魅力,具有巨大的牵引和激励作用。梦想能使孩子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创造不辍,并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我们应该怎么做:面对孩子的梦想,哪怕有些不可思议,父母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鼓励孩子追梦,孩子会产生强劲的内驱力,面对各种困难也会主动想办法去克服。
在孩子追梦的过程中,父母还应予以多方面的关注。比如,帮助孩子寻找梦想的偶像,和孩子讨论偶像的成长史、奋斗史、成就史,明确成功必须付出辛劳和汗水,让偶像在孩子心里生根;给孩子的圆梦计划提供建议和支持;经常提醒孩子践诺,在孩子怀疑梦想时给孩子鼓励。
三、一位教师的激励法案例
我新接这个班的时候,发现有个女同学,由于基础较差,第一次单元练习成绩很不理想。上课时,她还不敢接触老师的目光,回答问题时细声细气像蚊子叫。
但是仔细看过她的作业后,我发现她成绩虽然不太好,但作业书写特别认真,页面非常整洁。我把她请到教室外面的走廊里,对她说:“老师发现看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你愿意把你的作业在班上做一个展览吗?”
孩子使劲地点点头,于是我把她的作业给全班学生看,并大大表扬了她。然后对她说:“你的作业写得这么认真,说明你学习是努力的,以后有不懂的就来问老师,尽量减少作业上的错误就更好了。”
孩子大受鼓舞,蹦蹦跳跳地出去了。第二天,她上课特别有精神,还敢于举手回答问题。我就在同学面前对她大加赞赏。这件事情以后 ,我惊喜地发现,女孩一天天活泼起来,成绩也有了不小的进步。
总结:孩子的自信无论对孩子的学习还是一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作为老师,应最大限度地培养和保护孩子的自信心。 李镇西在《爱心教育》中说道:“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的确,如果我们在教育学生,尤其是对待问题学生时,多一丝冷静,少一丝急躁;多一些思考,少一些冲动;多一点人情味,少一点威严;多一份爱心,少一份冷漠??用自己满腔的情和爱去滋润他们干涸的心田,温暖他们孤寂的心灵,相信,这些学生会在你亲切的笑容里,温馨的问候中,真诚的关怀下,找回迷失的自我,重塑崭新的自我
五、讲解理想激励法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一、应当注意理想激励对道德教育的意义。
第二、理想激励机制的关键是主体自身对道德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应当寻找适合不同德育对象生活实际的理想激励策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学方法之理想激励法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