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遗传与进化 2011会考选择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分离定律 计算:

1.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出显性和隐性关系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 2.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F3代中杂合体比例为: A.1/8 B. 7/8 C. 7/16 D. 9/16

3.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下图能正确表示子代中杂合体所占比例(纵坐标)与自交代数(横坐标)之间关系的曲线是:

A B C D

4. 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分别同时从甲小桶和乙小桶抓取小球50~100次,统计小球组合为DD的比例为:

A.1/3 B.1/4 C.1/2 D.1/5 5. 一对夫妇前三胎生的都是女孩,则第四胎生一个男孩的概率是: A.O B.25% C.50% D.100%

6.右图为一家族的遗传谱系,已知该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若Ⅲ7和Ⅲ10婚配,生下了一个正常女孩,他们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A.1/8 C.1/4

B.3/8 D.1/6

7. 下列不属于配子基因型的是: A.AbD B.Abd C.AaBd

D.ABD

8. 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

A.YR和YR B.Yr和Yr C.YY和Rr D.Yr和YR

1

9.按基因独立分配规律,一个基因型为AaBBCcDdeeFf的植株,在经减数分裂后形成的配子有: A.4种

B.6种

C.16种

D.32种

10.对某一植物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 :1 :1 :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应是: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11. 下列相交的组合中,后代会出现两种表现型的是(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a╳AABB D.AaBB╳AABb

12.黄色(Y)圆粒(R)豌豆与绿色(y)皱粒(r)豌豆杂交得到后代:黄圆70,黄皱75,

绿圆73,绿皱71,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13. 已知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按自由组合规律推测双亲的遗传因子是: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14.基因型为MmNn的个体自交,后代与亲本基因型完全相同的有: A. 9/16 B. 1/16 C. 1/8 D. 1/4

15.在研究杂合黄色圆粒(YyRr)豌豆的基因遗传时,若令其自交,后代基因型是Yyrr的概率是:

A.1/2 B. 1/4 C. 1/8 D. 1/6

16. 用纯种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1全部是黄色圆粒,F1自交的F2,在F2中杂合的绿色圆粒有4000个,推测纯合的黄色皱粒有:

A.2000 个 B. 4000个 C. 6000个 D. 8000个 17.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

A.1/8 B.1/16 C.1/32 D.1/64

18.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Ttgg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数目依次是:

A.5和3 B.6和4 C.8和6 D.9和4

2

19.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在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杂合植株应约为: A. 160 B. 240 C. 320 D. 480

20.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 A.BbCc

第二章 减数分裂习题

1.某物种的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后期有染色体32条,则该物种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 A.8

B.16

C.32

D.64

B.Bbcc

C.bbCc D.bbcc

2.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在四分体时期,每一个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姐妹染色单体的数目,依次是

A.23对,46个,92条 B.23对,23个,92条 C.46条,46个,92条 D.46条,23个,46条

3.如果用A和B分别代表精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数,则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别是

A.2A和3B B.2A和4B C.4A和4B D.4A和2B 4.马的体细胞内有32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四分体 A.0个 B.16个 C.32个 D.64个 5.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B.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6.下列对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B.一个细胞中含有4对染色体 C.一个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单体 D.一对同源染色体含4条染色单体 7.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

A 同源染色体联会 B 染色体复制 C 同源染色体分离 D着丝点分裂

3

8.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是

A.染色体自我复制 B.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 C.着丝点分裂为二,两个染色单体分开 D.染色体恢复成染色质细丝 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行为是 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 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

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 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

10.下列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次级精母细胞 B.极体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精子

11.如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可选用的材料是

A.马蛔虫受精卵 B.成熟花粉粒 C.小鼠睾丸 D.叶芽 1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 B减数第二次分裂 C 减数分裂间期 D减数分裂末期 13.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B、同源染色体联会 C.有纺锤体形成 C、着丝点分开 14.下图是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示意图,不属于精子形成过程的是

15.下列是具有二对染色体的动物卵细胞图,正常情况下不能出现的是

16.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过程是 A.遗传和变异

B.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C.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4

17.下列各项中,能体现青蛙的受精作用实质的是

A.精子与卵细胞接触 B.卵细胞形成受精膜 C.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内 D.精核与卵细胞核结合 18.受精卵中细胞质主要来自

A.精子 B.精原细胞 C.卵细胞 D.卵原细胞 19.动物的卵细胞的形成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点是 ①次级卵母细胞将进行普通的有丝分裂 ②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③一个卵原细胞经复制后形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 ④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

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裂成的两个细胞大小不等 ⑥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半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①④⑥

20.如某精原细胞有三对同源染色体A和a、B和b、C和c,下列哪四个精子是来自于一个精原细胞的

A.aBc、AbC、aBc、AbC C.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

21.下图是某生物的精子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⑤ D.①④

22.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每个基因都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片段 B.DNA分之上的每一个片段都是基因

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 D.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5

伴性遗传

1.雌果蝇的体细胞内共有4对同源染色体,则其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A.3+X B.3+Y C.6+XY D.6+XX 2.在果蝇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细胞中可能有: A.3对常染色体+XY B.3对常染色体 C.6条常染色体+XY D.6条常染色体+XX

3. 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纯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4. 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是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双亲中的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代F1中雌果蝇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雄果蝇眼色与亲代雌果蝇相同,则亲代雌果蝇、雄果蝇、F1代中雌果蝇、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 A.XaXa、XAY、XAXa、XaY B.XAXa、XaY、XAXa、XAY C.XaXa、XaY、XAXA、XAY D.XAXA、XAY、XaXa、XaY

5. 某男孩色盲,他的祖父和父亲均色盲,祖母、母亲和外祖父均色觉正常,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是:

A.外祖母→母亲→男孩 B. 祖父→父亲→男孩 C.祖母→父亲→男孩 D. 外祖父→母亲→男孩

6.人类的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母亲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父亲色盲,生下四个孩子,其中一个正常,两个携带者,一个色盲,他们的性别是:

A.三女一男或全是女孩 B.全是男孩或全是女孩 C.三女一男或两女二男 D.三男一女或二男二女

7.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klinefeleer综合症(XXY型)患者,那么病因:

A.与母亲有关 B. 与父亲有关 C. 与父亲和母亲均有关 D. 无法判断 8.下列系谱图中一定能排除伴性遗传的是:

6

9.正常非白化(A)对白化病(a)是显性,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色觉正常(B)对色盲(b)是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正常非白化色盲女人(其母亲是白化病患者)与白化病色觉正常的男人结婚,其后代中白化病并色盲患者的概率是: A.0 B.l/2 C.l/4 D.3/4

第三章

DNA是遗传物质:

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在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 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 B.要分离DNA和蛋白质

C.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 D.要区分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2. 格里菲思(F. Griffith)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 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3.下列哪项使格里菲思提出了“转化因子”的结论:

A.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B.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多糖,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C.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蛋白质,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D.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鼠体内,小鼠患病死亡 4.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 ①DNA是遗传物质 ②RNA是遗传物质 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④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⑤糖类不是遗传物质 ⑥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A.①④⑤ B.②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5.赫尔希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4个步骤: ①培养噬菌体 ②S和P标记噬菌体 ③放射性检测 ④离心分离 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④③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7

35

32

6. 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A.噬菌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B.噬菌体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D.噬菌体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

7. 将TMV型病毒的蛋白质与HRV型病毒的RNA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组合型病毒,用这个病毒去感染烟草,则在烟草体内分离出来的子代病毒为:

A.TMV型蛋白质和HRV型RNA B.HRV型蛋白质和TMV型RNA C.TMV型蛋白质和TMV型RNA D.HRV型蛋白质和HRV型RNA

8. 如果用

15

N、P、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

3235

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9.用噬菌体去感染内含大量3H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3H应:

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 B.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 C.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和DNA中 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C.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D.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11. 人的一个肝细胞中所含DNA分子的数目是:

A.等于46 B.大于46 C.小于46 D.等于92

12. 用蛋白酶和肽酶处理果蝇唾液腺细胞的染色体,几分钟后可以得到一条细长的纤丝,这条纤丝是:

A.染色质 B.染色体 C.DNA D.RNA

DNA的分子结构:

1. 下列制作DNA螺旋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

8

2.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

A.磷脂双分子层 B.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C.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 D.碱基间的连接

3.一段多核苷酸链中的碱基组成为30%的A、30%的C、20%的G、20%的T。它是一段: A.双链DNA B.单链DNA C.双链RNA D.单链RNA 4.某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中,嘌呤碱占52%,嘧啶碱占48%,此生物一定不是: A.噬菌体 B.大肠杆菌 C.青霉素 D.人

5.决定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A.DNA的多样性 B.蛋白质的多样性 C.细胞的多样性 D.环境的多样性 6. DNA分子的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

A.两条长链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B.4种碱基的配对方式干变万化 C.碱基或4种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干变万化 D.碱基对的种类干变万化 7. DNA分子中,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 A.稳定性 B.多样性 C.特异性 8.在DNA的分子组成中,下列哪一项具有物种特异性: A.

AT D.变异性

B.

GC C.

A?TG?C D.

A?GT?C

9.下列关于双链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一条链上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上的A和T数目也相等 B、若一条链上A的数目大于T,则另一条链上A的数目小于T

C、若一条链上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为A:T:G:C=1:2:3:4 D、若一条链上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为A:T:G:C=2:1:4:3 10.已知在甲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A+G)/(T+C)=m,乙DNA分子中一条单链中的(A+T)/(G+C)=n,分别求甲、乙两DNA分子中各自的另一条链中对应的碱基比例分别为: A.m、1/n B.1/m、n C.m、1 D.1、n

9

11. 甲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的A+C/G+T=0.8,乙DNA分子一条链中的A+T/G+C=1.25那么甲、乙DNA分子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例分别是:

A.1.25和1.25 B.1.25和0.8 C.0.8和0.8 D.0.2和0.8 12.已知1个DNA分子中有8000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44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腺嘌呤的数目分别是:

A.16000个和1800个 B.16000个和3600个 C.8000个和1800个 D.8000个和3600个

13. 双链DNA分子中,G占38%,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该链的5%,那么另一条链中的T占该单链的:

A. 76% B. 5% C. 19% D. 38%

14. 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中的T占该DNA分子全部总数的5%,那么另一条链中T在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比例为:

A. 5% B.7% C.24% D.38%

15. 从某生物组织中提取DNA进行分析,其四种碱基数的比例是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又知该DNA的一条链(H链)所含的碱基中28%是腺嘌呤,问与H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

A. 26% B .24% C .14% D. 11%

16.某DNA分子片段中,胞嘧啶有240个,占全部碱基的30%,问在这片段中,腺嘌呤有: A.240 B.48 C.800 D.160 17.将双螺旋结构的DNA分子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是 A.两条多聚脱氧核苷酸链 B.四种脱氧核苷酸

C.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D. C、H、C、N、P五种碱基

DNA复制:

1. 如果把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然后将其放在含14N的细胞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四次,则最后含有标记N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

A.1/32 B.1/16 C.1/8 D.1/4

2.具有100个碱基对的1个DNA分子区段,内含4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两次,则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10

15

A.60个 B.80个 C.120个 D.180个 3.下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与图示相符的是:B

( )

4.在遗传工程中,若有一个控制有利形状的DNA分子片段为进行人工复制,复制时应给与的条件是

,要使其数量增加,可

①ATGTG或TACAC 模板链 ②A、U、G、C碱基 ③A、T、C、G碱基 ④核糖 ⑤脱氧核糖 ⑥DNA聚合酶 ⑦ATP ⑧磷酸 ⑨DNA水解酶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第四章

1.把控制兔子血红蛋白的信使RNA加入到大肠杆菌的提取液中,结果能合成兔子的血红蛋白,这说明:

A.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B.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很简单

C.兔血红蛋白的合成基因进入大肠杆菌 D.兔子的DNA可以指导大肠杆菌的蛋白质合成 2. 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子分别位于:

A.DNA和信使RNA上 B.DNA和转运RNA上 C.信使RNA和转运RNA上 D.染色体和基因上 3.DNA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别发生在:

A.细胞核、核糖体、核糖体 B.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 C. 核糖体、细胞核、细胞核 D.核糖体、核糖体、细胞核

4. 遗传学上将某种分子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称为“密码子”,这种分子是: A、肽链 B、DNA C、信使RNA D、转运RNA

11

5.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可以确定色氨酸的密码子是:

A.ACC B.TGG C.TCG D.UCG

6.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约为20种,则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和转运氨基酸的RNA种类分别约为:

A.20种和20种 B.64种和61种子 C.64种和64种 D.61种和61种 7. 下列哪种碱基排列顺序肯定不是遗传密码:

A.UUU B.AAA C.GUC D.GAT

8.已知某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GAU,它所转运的是亮氨酸,那么决定此氨基酸的密码子是由下列哪个碱基序列转录而来的:

A.GAT B.GAA C.CUA D.CTA 9.一个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CGA,这个RNA运载的氨基酸是:

A.酪氨酸(UAC) B.谷氨酸(GAG) C精氨酸(CGA) D.丙氨酸(GCU) 10.一般情况下,同一生物个体不同功能的细胞中,转录出的mRNA: A.种类和数量无差异 B.种类相同,数量不同 C.种类和数量均有差异 D.种类不同,数量相同 11.下列关于转运RNA和氨基酸相互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种氨基酸都由特定的一种转运RNA携带 B、每种氨基酸都可由几种转运RNA携带

C、一种转运RNA可以携带几种结构相似的氨基酸 D、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转运RNA携带

12. 在下列过程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关系是 ①复制 ②转录 ③翻译 ④逆转录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 信使RNA离开合成部位到达核糖体上,需要通过几层生物膜:

A.1层 B.2层 C.3层 D.0层

14.一条多肽链中有氨基酸1000个,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模板的信使RNA分子和用来转录RNA的DNA分子分别至少要有碱基:

12

A.3000个和3000个 B.1000个和2000个 C.2000个和4000个 D.3000个和6000个

15.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及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tRNA个数,依次为:

A.33 11 B.36 12 C.12 36 D.11 36

16.已知一个蛋白质由2条肽链组成,连接氨基酸的肽键共有198个,翻译该蛋白质的mRNA中有A和G共200个,则该mRNA中的C和U不能少于:

A.200个 B.400个 C.600个 D.800个

17. 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UAA,UGA,UAG为终止密码.某信使的碱基排列顺序如下:A-U-U-C-G-A-U-G-A-C?(40个碱基)?C-U-C-U-A-G-A-U-C-U,此信使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氨基酸的个数为:

A.20个 B.15个 C.16个 D.18个 18.下列代谢过程和现象中,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无关的是 A.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C.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及表达

第五章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引起生物可遗传的变异的原因有3种,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变异类型的是:①果蝇的白眼 ②豌豆的黄色皱粒 ③无子西瓜 ④人类的色盲 ⑤玉米的高茎皱缩叶 ⑥人类镰刀型贫血症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2.将纯种小麦播种于生产田,发现边际和灌水沟两侧的植株总体上比中间的长得好。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环境引起性状变异 B、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 C、隐性基因突变成为显性基因 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化 3.既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又对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的是: A、环境因素的变化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变异

B.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 D.体细胞内染色体成对存在

4.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其原因是:

13

A、基因突变能产新基因 B、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高 C、基因突变能产生大量有利变异 D、能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5.某种自花授粉的植物连续几代只开红花,一次开出一朵白花。该白花发育成果实后,取其种子繁殖后代,后代全为白花,其原因最可能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交换 C、基因突变 D、基因分离 6.下列生物的性状中都是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的一组是:

A.无籽番茄和无籽西瓜 B.人类的白化病和矮秆水稻 C.无籽西瓜和人镰刀型贫血症 D.无籽番茄和果蝇残翅

7.人类发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变,其突变的方式是基因内: A.碱基发生改变(替换) B.增添或缺失某个碱基对 C.增添一小段DNA D.缺失一小段DNA 8.发生基因突变以后的基因应该是:

A.显性基因 B.隐性基因 C.原有基因的等位基因 D.有害基因 9. 基因突变常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A. 分裂间期 B. 分裂前期 C. 分裂后期 D. 分裂的各时期 10.x射线照射某植物幼苗,诱发了基因突变,X射线最有可能在下列哪项过程中起作用: A.有丝分裂间期 C.受精作用过程

B.有丝分裂全过程 D.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11.人类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基因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目前该病有20多种类型,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 A.多方向性

B.可逆性 C.随机性

D.重复性

12.在高等生物中,大约10万到1亿个生殖细胞中,才会有一个生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这表明基因突变:

A、普遍发生 B、大多有害 C、随机发生 D、频率很低 13.原核生物中某一基因的编码区起始端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A、置换单个碱基对 C、缺失3个碱基对

B、增加4个碱基对 D、缺失4个碱基对

14.某基因的一个片断在解旋时,a链发生差错,C变成G,该基因复制3次,发生突变的基因占全部基因的

14

A.100% B.50% C.25% D.12.5%

15.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下代和上代间总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可遗传的变异 16. 基因重组发生的时间:

A.DNA复制时 B 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B和C项都是 17.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其可遗传的变异来源是:

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基因重组和染色体

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D.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

1.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其变异不可能来自: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环境改变 D、染色体变异 2.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点是 A、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B、都可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C、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不利 D、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有利 3.以下情况下,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①唐氏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②姐妹染色体单体的分开 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 ④染色单体部分缺失后而形成的精子 ⑤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 ⑥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 A.②④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

4.下列变异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相交换片段 B.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发生改变 C. 染色体缺失片段 D.染色体增加片段 5.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

A.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 B.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C.促使细胞融合 D.促使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6.普通小麦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2,染色体组数为6,它的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目和一个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的数目分别是:

A 21和2 B 7和2 C 7和3 D 42和21 7.韭菜体细胞中的32条染色体具有8种不相同的形态,韭菜是:

15

A二倍体 B八倍体 C四倍体 D六倍体 8.如下图所示细胞为三倍体的是:

9.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图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10.从理论上分析,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A.二倍体×四倍体→三倍体 B.二倍体×二倍体→二倍体 C.三倍体×三倍体→三倍体 D.二倍体×六倍体→四倍体 11.八倍体小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组数是:

A、8 B、4 C、21 D、1 12.下列哪项不可能是二倍体生物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

A、AXb B、Aa C、AY D、AB 13.普通棉花是四倍体植株,用其花粉通过离体培养育成的棉花植株可称为: A二倍体 B四倍体 C三倍体 D单倍体 14.基因型为Aa的植株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发育成的植株基因型是 A.AAaa

B.AA C.Aa

D.AA或aa

15.下列关于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单倍体植株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②单倍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③单倍体是只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④单倍体细胞中只含有一对染色体;⑤未经受精作用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都是单倍体:

A、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①③④

16.已知一株玉米基因型为AaBb,二对等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经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N株幼苗,其中基因型为ab的个体为:

A.N/4 B.N/6 C.N/10 D.0

16

17. 用花药培养出来的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则产生花药的马铃薯植株是

A. 单倍体 B. 二倍体 C. 四倍体 D. 八倍体 人类遗传病:

1.下列属于遗传病的是:

A.孕妇缺碘,导致出生的婴儿得先天性呆小症 B.由于缺少维生素A,父亲和儿子均得了夜盲症

C.一男子40岁发现自己开始秃发,据了解他的父亲在40岁左右也开始秃发 D.一家三口,由于未注意卫生,在同一时间内均患有甲型肝炎病 2.单基因遗传病的含义是: A.由单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C.由多对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D.由一对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3.21三体综合征又叫先天愚型,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这种变异属于: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不遗传的变异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单基因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A白化病 B先天性聋哑 C苯丙酮尿症 D青少年糖尿病

5.原发性低血压是一种人类的遗传病。为了研究其发病率与遗传方式,正确的方法是: 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②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③在患者家系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与阿波罗登月计划相提并论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任务是基因组整体序列的测序工作,“测序”是指测定: A DNA的碱基排列顺序 B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C 转运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D信使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第六章

1.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

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人工诱变育种 D.细胞工程育种

17

7.与传统育种相比,植物体细胞杂交在培育作物新品种方面的重大突破表现在 A.证明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 B.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C.缩短育种周期,减少盲目性 D.快速培育不病毒植株。保留杂种优势 8.对下列有关实例形成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A.无子番茄的获得是利用了多倍体育种原理

B.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了单位体育种原理

C.培育青霉素高产苗株是利用了基因突变原理

D.“多利”羊获得是利用了杂交育种原理

9.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的方法是

A.种植→F1→选双隐性者→纯合体 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

10.杂交育种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性状一定是

A.优良性状 B.相对性状?C.显性性状 D.隐性性状 12.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染体上的斑纹基因易位于决定雌性的W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凡是雌蚕都有斑纹,凡是雄蚕都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这种育种方法是由于

A.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染色体数目的变异?C.基因突变 D.基因互换 D.驱蚊草不能通过天竺葵和香茅草杂交而获得是因为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1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惟一运载体 C.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D.黑农五号是通过杂交育种方法获取的

19.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安全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转基因作物通过花粉扩散到它的近亲作物上,可出现对农业不利的“超级植物” B.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转基因必须在人为控制下才能完成,自然条件下基因污染是不增殖和不被扩散的

D.转基因食品转入的蛋白质是新蛋白时,这些异种蛋白有可能使人引起食物过敏

20.下列不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的药物是

A.从大肠杆菌体内制取白细胞介素 B.在酵母菌体内获得的干扰素

C.在青霉菌体内提取青霉素 D.在大肠杆菌体内获得胰岛素

18

第七章

1.对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

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②能够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③变异是不定向的 ④变异是定向的

⑤变异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积累可以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2.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中,最核心的并关系到其他两个层次存亡的是 A.基因的多样性 B.物种的多样性

C.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中生境的多样性 3.下列能造成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因素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隔离

D.自然选择

4.在进出口口岸,检疫部门都要对进出口货物进行严格检疫,严格禁止境外有害生物 (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若害虫流入境内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其种群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高速增长②其种群数量增长可能不受天敌制约 ③其种群可能会威胁到境内物种多样性 ④其种群肯定会由于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下列能造成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隔离 D.自然选择

6.现代达尔文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自然选择、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其中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A、基因突变 B、选择 C、生殖隔离 D、物种分化 7、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个群落就是一个物种

②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③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④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9

8.下列关于环境与进化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环境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往往形成不同的生物类型 C.环境对进化的作用主要是对变异定向选择和积累作用 D.环境的变化与生物的进化是相互影响的

9、果蝇约有10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一个大约有10个个体果蝇种群,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量是

A、2×109 B、2×108 C、2×107 D、108

10.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为 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A.6% B.12% C.60%D.O.6%

11.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 得明显的优势,该现象说明

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

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 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12.马(2N=64)和驴(2N=62)杂交产生的后代称为骡子,能够正常发育,但不能生育,这种情况称之为A.杂交育种 B.人工诱变 C.基因重组 D.生殖隔离

13.下列观点,哪项不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 A.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

-5

9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D.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14.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种群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个体间也能相互交配产生后代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C.种群的基因频率总在是不断的变化发展,物种的基因频率往往保持不变 D.物种基因库的基因一般不如种群基因库的基因丰富

2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遗传与进化 2011会考选择在线全文阅读。

遗传与进化 2011会考选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7235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