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集大-《港口管理》简答题与名词解释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诚毅学院 交通运输

港口:是运输网络中水陆运输的枢纽,是货物的集散地以及船舶与其他运输工具的衔接点;它可提供船舶靠泊、旅客上下船,货物装卸、储存、驳运以及其他相关业务,并具有明确的水域和陆域范围。

国际航运中心:是指以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的港口城市为依托,金融发达的航运市场、完善的服务体系、丰沛的物流。众多的航线于一体,集聚各种航运要素的经济区域或国际化港口城市。

港口一体化:区域内各港口通过创造良好开放的港口发展环境,通过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部分改善行政壁垒和市场壁垒的约束,各自优势和作用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局面,实现港口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港口经营机制不断完善,港口综合通过能力不断增强与有效利用的发展过程。

第四代港口:是在兼容第三代港口功能的基础上,作为港口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强调港口之间互动以及港口与相关物流活动之间的互动,满足运输市场对港口差异化服务的需求,提供精细的作业和敏捷的柔性服务,促使与港口相关的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无缝连接

港口的柔性化:强调港口之间互动以及港口与相关物流活动之间的互动,能够快速响应运输市场的变化,满足市场对港口差异化服务的需求,提供精细化的作业和敏捷化的服务,促使与港口相关的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无缝连接,具有高度柔性化特征的多功能运输平台。

港口私有化:的概念比较广泛,包括从码头设施的出租经营到资产的完全出售,其中也包括交由个人、私营企业或半公共组织经营管理。

地主港模式的内涵:指政府委托特许经营机构代表国家拥有港区及后方一定范围的土地、岸线及基础设施的产权,对该范围内的土地、岸线、航道等进行统一开发,并以租赁方式把港口码头租给国内外港口经营企业或船公司经营,实行产权和经营权分离,特许经营机构收取一定租金,用于港口建设的滚动发展 工序:是组成港口基本生产过程的最小单元,是指在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中,能起独立作用的部分

码头企业劳动定额:是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一种数量标准,它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生产一定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时间标准,或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合格

1

诚毅学院 交通运输

产品的数量标准。

生产性停泊时间:是指船舶在运输生产过程中所必须的停泊时间。它包括装卸作业时间,技术作业时间,移泊时间及其他生产性停泊时间。

通过能力定义:港口通过能力反映的是港口企业生产能力,它是在一定外部环境条件下港口各项生产要素和经营管理诸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水路运输的地位和作用 (1)水路运输的优点:

1.水路运输利用天然水系,不占用可再生的土地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水路运输的运载工具容量大,运输成本低;

3.水路运输沟通全球经济,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4.引导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2)不足:

1.运输速度慢,迫使旅客运输向其他运输方式转移,水上客运不断萎缩; 2.运输线路受水域的限制,难以单独完成全程运输。 国际航运中心应具备的条件:

1.具有强大的腹地经济实力,充沛的进出口货源; 2.区位条件优越,集疏运畅通;

3.为国际经济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国际大都市; 4.具有发达健全的航运市场,航线密集、运量巨大; 5.有现代化的港口设施和高效优质的航运服务; 6.具备积极扶植的政策和良好的法律环境。 航运中心建设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重) 1、航运中心建设中的政府作用

(1)提供航运中心建设所需要的公共基础品; (2)政府作用有利于调节航运产业集群的经济性;

(3)政府作用有利于调节航运资源配置的宏观经济不平衡问题; (4)政府作用有利于从战略的角度把握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方向。 2、航运中心建设中的市场作用

(1)市场机制下航运资源配置的灵活性;

2

诚毅学院 交通运输

(2)市场机制下航运产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3)市场机制下航运信息更为开阔。

区域港口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 1统筹协调好港口和自然的关系 2统筹协调好港口和社会的关系 3统筹协调好港口内部的关系 4统筹协调好区域内港口间的关系

第二章 现代港口功能的演变与发展

港口功能的演变过程(简答)

1第一代港口主要是指1950年以前的港口,其功能为海运货物的转运、临时储存以及货物的收发等,那时的港口是运输枢纽中心。(决定因素:劳动和资本,机械自动化程度不高。)——独立王国 2第二代港口主要是指1950年代到1980年代的港口,其功能除具有第一代港口的功能以外,又增加了使货物增值的工业、商业功能,港口成为装卸和服务中心。(决定因素:资本、技术。)——工业港 3第三代港口主要产生于1980年代以后,除具有除了第一、二代港口的功能外,更加强了与所在城市以及用户的联系,使港口服务超出了原先港口的界限,增添了运输、贸易的信息服务,货物的配送等综合服务,使港口成为贸易的物流中心。(决定因素:技术、信息和服务。)——贸易物流中心

现代港口的发展趋势 1港口合作化发展趋势; 2港口区域化发展趋势; 3港口精益化发展趋势; 4港口敏捷化发展趋势。 港口发展的新特点:

1港口经济腹地,所居城市的关系更加紧密; 2港口布局网络化;

3区域内港口集群内部枢纽港与补给港的竞争减弱,并被相互合作所取代; 4国际码头经营人和船公司经由共同的经营人将多个码头联系起来; 5港口物流从现代物流管理向供应链管理转变;

3

诚毅学院 交通运输

6管理与决策等软因素将成为港口优势的决定因素; 7港口服务信息化;

8港口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满足顾客的要求; 9港口向绿色生态港口发展。

五、柔性化港口的定义(名词解释 考)

港口的柔性化:强调港口之间互动以及港口与相关物流活动之间的互动,能够快速响应运输市场的变化,满足市场对港口差异化服务的需求,提供精细化的作业和敏捷化的服务,促使与港口相关的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无缝连接,具有高度柔性化特征的多功能运输平台

第三章 港口管理模式

港口管理模式:

1政府机构或国有企业管理港口;

2政府机构、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共同管理的港口:集中管;分散管理 3私人企业经营的港口(香港、英国)。

发展地主港的优点

1兼顾了政府和企业的利益; 2提高了港口的效率;

3确立了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长远的固定投融资渠道;

4不仅可以满足港口企业的发展需求,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作用;

5与港口相关的各类资源也可通过市场运作来整合,通过资本嫁接、企业并购等方式,促进领近港口资源、临港产业资源、综合交通资源甚至境外港航资源的整合,从而减少重复投资,促进港口能力的充分利用;

发展地主港模式的缺点 1国家管理难度大; 2会出现垄断和同业联盟; 3私有企业的经营往往缺乏前瞻性。

4

诚毅学院 交通运输

政企分开可以带来的好处:(重或大题

1政企分开有利于港口经营人的多元化和平等竞争; 2政企分开可以保证港口经营人产权明晰;

3政企分开可以保证港口经营人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

4政企分开可以维持港口经营人之间及港口经营人与其他市场主体之间自主、平等、公平、合作、竞争的关系;

5政企分开有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

组建区域港口企业集团的必要性:(大题可能)

港口合资经营的优点:

1引进外资解决港口资金短缺问题; 2加快经营机制的转化; 3可享受许多优惠政策; 4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港口一体化的模式: 1政府主导为主模式; 2市场主导为主模式; 3行业协会协调模式; 4共同作用模式。

第五章

港口选址、规划与建设

5

诚毅学院 交通运输

港口规划的内容与步骤:

1.港口规划按层次可分为:港口布局规划、港口总体规划和港口港区规划; 2.港口规划按时间可分为:远景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实施规划。

港口布局规划的内容:

第七章:码头企业运营管理

港口生产过程组织的基本原则: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2生产过程的协调性; 3生产过程的均衡性; 4生产过程的经济性。

第八章 码头企业劳动管理

劳动定额在企业中的具体作用:(可能行小)

1劳动定额是企业编制计划的基础,是科学地组织生产的依据; 2劳动定额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3劳动定额是贯彻按劳分配,合理奖励的依据; 4劳动定额是推广先进劳动经验的工具;

5劳动定额是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和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础。

6

诚毅学院 交通运输

选择题

1.港口的分类(单选)

答:按用途分:商业港、工业港、.军用港、避风港 按地理条件分:海港、河口港、河港、湖港、水库港 按运输的角度分析:支线港、中转港、腹地港 2.国际航运中心的类型(选择)

1.全球级经济腹地型2.洲际级经济腹地型3.洲际中转型4.地区级经济腹地性 3.现代港口的发展趋势(选择):港口合作化发展趋势、港口区域化发展趋势、港口精益化发展趋势、港口敏捷化发展趋势

4.英国港口管理体制的特点:私有化

5.德国是联邦制的国家,联邦政府原则上不直接管理港口,而由各州、市负责 6.日本采取的是政府、私人共同参与港口管理的模式 7.新加坡港口管理改革的方向是私有化 8.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政企分开

9水域宽阔,每吨吞吐量所占有的港内水域面积宜大于0.3立方米/吨(选/填)

10.集装箱运量达到10万TEU时,可考虑建设专用泊位,是否立即建设应决定于经济分析 11油码头与其他码头的安全距离不宜小于300m,最好有1000m左右

12.港口企业生产工程按其程序可划分为:生产准备工程、基本生产工程、辅助生产工程和

7

诚毅学院 交通运输

市场服务工程四个阶段

13港口生产计划包括:货物吞吐量计划、旅客吞吐量计划、成组及集装箱运量计划、装卸工作计划,设备运用计划和船舶在港停泊计划

144.按时间划分港口计划分为:长远计划、年度计划、季度计划以及作业计划 二、吞吐量统计时一般规定(选择):

1)统计吞吐量的截止时间,一律以年、季、月最后一天18点为截止时间。 2)货物吞吐量一律按重量吨统计,以吨为计量单位。

一、港口一体化的主要模式(选择题) 1. 政府主导模式 2. 市场主导模式 3. 协调作用模式

二、现代港口的发展趋势(简答、选择)

1. 港口合作化发展趋势; 2. 港口区域化发展趋势; 3. 港口精益化发展趋势; 4. 港口敏捷化发展趋势。

三、发展地主港的优点(考选择、简答)

1. 兼顾了政府和企业的利益; 2. 提高了港口的效率;

3. 确立了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长远的固定投融资渠道;

4. 不仅可以满足港口企业的发展需求,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作用;

5. 与港口相关的各类资源也可通过市场运作来整合,通过资本嫁接、企业并购等

方式,促进领近港口资源、临港产业资源、综合交通资源甚至境外港航资源的整合,从而减少重复投资,促进港口能力的充分利用;

6. 采用地主港模式后,港口除了能够提供快速运输和可靠的货物中转外,还将形

成一个沿物流链运行的复杂的服务网络,这种组织形式也营造了船舶和码头的运营商在港内相互竞争的可能性;

7. 适应国际港口管理的发展趋势,港口实行私有化、国际化,便于国际物流的进

出口操作,并且可以为港口发展带来重要战略合作伙伴,这些伙伴往往是大型物流企业、航运企业、货主和著名码头经营公司。

四、发展地主港模式的缺点(选择)

1. 国家管理难度大;

2. 会出现垄断和同业联盟;

3. 私有企业的经营往往缺乏前瞻性。

8

诚毅学院 交通运输

五、港口一体化的模式:(选择)

1. 政府主导为主模式; 2. 市场主导为主模式; 3. 行业协会协调模式; 4. 共同作用模式。

六、(选择)

1.港口规划按层次可分为:港口布局规划、港口总体规划和港口港区规划; 2.港口规划按时间可分为:远景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实施规划。

十、发达国家(地区)码头建设融资模式:(选择) 1.政府资金和非政府资金各有侧重; 2.以政府资金为主; 3.以非政府资金为主。

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集大-《港口管理》简答题与名词解释在线全文阅读。

集大-《港口管理》简答题与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7234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