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级财务会计期的末复习题及答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级财务会计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

1.发出存货计价的含义及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可使用的方法。(P63)

答:发出存货计价的含义:发出存货计价是指企业发出存货的成本价值。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是制订企业会计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将会导致不同的报告利润和存货估价,并对企业的税收负担、现金流量产生影响。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种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先进先出,加权平均(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或者后进先出法等方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2.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区别。(复习指导P57-58) 答: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主要区别:一是持有目的不同。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的目的是在保证资金流动性的前提下,通过投机获取证券的短期价差收益;对这类投资,管理上需要逐日耵市(注解<不用写进去>:所谓逐日盯市制度,亦即每日无负债制度、每日结算制度,是指在每个交易日结束之后,交易所结算部门先计算出当日各期货合约结算价格,核算出每个会员每笔交易的盈亏数额,以此调整会员的保证金帐户,将盈利记入帐户的贷方,将亏损记入帐户的借方。若保证金帐户上贷方金额低于保证金要求,交易所通知该会员在限期内缴纳追加保证金以达到初始保证金水平,否则不能参加下一交易日的交易。逐日盯市制度一般包含计算浮动盈亏、计算实际盈亏两个方面。)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购入后管理上没有明确持有期限以及管理上明确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管理的投资。二是性质不同: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刻处于交易状态,而不是将其长期持有,属于流动资产。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没有明确的持有期,在报表中将其归于非流动资产类。三是会计处理不同:①购入时所发生的交易税费,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冲减投资收益;属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则将其计入初始成本。②持有期内的期末计价,虽然两者均采用公允价值变动额的处理有差异:交易性金融资产直接将其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将其暂列资本公积。③持有期内,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按规定确认减值损失,交易性金融资产则不可。

3.投资性房地产的含义及其与企业自用房地产在会计处理上的区别。(P152-153)

答:(1)含义。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2)区别: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限定为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且拟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自用房地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房地产,如企业生产经营用的厂房和办公楼属于固定资产,企业生产经营用的土地使用权属于无形资产。

4.会计上应如何确认预计负债。(复习指导P55)

答:预计负债是由或有负债转化而来的。当下列条件具备时,会计上应将所涉及的或有负债作为预计负债确认,单设“预计负债”账户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披露。确认预计负债的条件包括:

(1)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从而与作为潜在义务的或有负债相区别。 (2)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5.辞退福利的含义及其与职工养老金的区别。(P180)

答:辞退福利是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前,企业承诺当其提前终止对职工的雇佣关系时而支付的补偿,引发补偿的事项是辞退;养老金是职工劳动合同到期时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获得的退休后生活补偿金,这种补偿不是由于退休本身导致的,而是职工在职时提供的长期服务。

辞退福利是在职工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前,企业根据法律与职工本人或职工代表签订的协议,或者基于商业惯例,承诺当其提前终止对职工的雇佣关系时支付的补偿,引发补偿的事项是辞退,因此,企业应当在辞退时进行确认和计量。

职工在正常退休时获得的养老金,是其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时,或者职工达到了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获得的退休后生活补偿金额,此种情况下给予补偿的事项是职工在职时提供的服务而不是退休本身,因此,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确认和计量。

6.举例说明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含义。P273-274

答:资产的账面价值,是资产的账面余额减去资产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在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从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也即某项资产在未来期限间计税时可在税前扣除的金额。计税基础是从纳税角度考虑的一个概念。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此外,某些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未作为财务会计报告中资产、负债列示的项目,如果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

根据暂时性差额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影响的不同,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是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如:甲公司2007年末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为220万元,其中原始投资成本为200万元,按权益法确认投资收益20万元,没有计提减值准备,则长期投资账面价值为220万元;按税法规定,可以在税前抵扣的是初始投资成本,其计税基础为200万元。因此,长期投资账面价值220万元与计税基础200

万元的差额,形成暂时性差异为20万元;因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现将资产价值、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比较如下:

项目 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应纳税暂时性差额(资产账面>资产计税基础)

200 20 长期股权投220 资 (2)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

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如:甲公司2007年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500万元,已提坏账准备100万元,则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400万元;因在确认应收账款时已作为收入交纳所得税,在收回应收账款时不用再交税,即可抵扣5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500万元。账面价值400万元与计税基础500万元的差额,形成暂时性差异为100万元;因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现将资产价值、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比较如下:

项目 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可抵扣暂时性差额(资产账面<资产计税基础)

500 100 应收账400 款 7.会计政策与会计政策变更的含义、企业变更会计政策的原因以及会计政策变更应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答: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守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在特定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这种行为就是会计政策变更。

企业会计政策变更,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强制性变更和自发性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方法包括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 二、单项业务题:

1、委托银行开出银行汇票准备用于采购材料;开出并承兑商业汇票用于抵付前欠购料款。 借:其他货币资金 贷:银行存款 借:应付账款 贷:应付票据

2、购入一台设备已交付使用,款项通过银行支付;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3、销售商品一批,已知价款、增值税、现金折扣条件及该批商品成本,采用总价法核算;销售商品一批,商品货款已于上月预收一部分,余款尚未结清;以银行存款支付销售费用;结转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借:应付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 借:预收账款 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 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 借:商品进销差价 贷:主营业务成本

4、采购钢材一批,按计划成本核算,发票账单已收到,货款暂欠,材料未到;发出材料一批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已知计划成本和材料成本差异率;期末集中一次结转本月入库原材料的成本超支差异;期末结转本月发出原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 贷:应付账款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材料采购 借:生产成本

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用蓝字)

5、计提长期借款利息,该利息的支付月为2009年6月30日;按面值发行5年期债券一批,款项已全部存入银行。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6、委托证券公司代理发行普通股股票,按协议证券公司从发行收入中收取手续费,已知股票面值、发行价格。 借:银行存款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7、购入普通股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已知每股面值、每股买价(其中包括已宣告分派但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按面值购入债券一批,计划持有至到期;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以银行存款购入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管理。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贷:银行存款

8、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摊销应由本月负担的商标价值;应付职工薪酬;确认职工辞退福利。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摊销

借:生产成本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9、与某公司达成债务重组协议,用一项专利抵付前欠货款,已知专利的账面余额、累计摊销和公允价值,未提取减值准备;应付某公司账款,现用一辆小汽车抵债。 借:应付账款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借:应付账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10、对出租的大楼计提折旧;收到出租设备本月的租金,存入银行。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11、应付票据到期,无力偿付;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下月到期,现得知付款企业因诉讼,全部存款被冻结,下月无法支付票据款,对此本公司确认了预计负债。

借:应付票据 贷:应付账款 借:应收账款 贷:预计负债

12、库存现金盘亏因无法查明原因,经批准作为企业的管理费用处理。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3、将本年度实现的净利润结转至利润分配账户;按本年度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董事会决议,用法定盈余公积转增资本;董事会决议,本年度分配普通股现金利润,下年度支付。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

借: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 贷:应付股利

14、去年办公大楼少提折旧费,经确定属于非重大会计差错。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三、计算题

1、第一年底购入一项设备并投入使用,已知原价(200万元)、使用年限(5年)、无残值,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要求:

(1)分别采用双倍余额递法和直线法计算第三年的折旧额; (2)计算第三年末设备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

(3)所得税税率为25%,计算第三年末由该设备引起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解:(1)公司第一年折旧额=200×2÷5=80(万元) 第二年折旧额=(200-80)×40%=48(万元) 第三年折旧额=(200-80-48)×40%=57.6(万元) 税法第三年折旧额=200÷5=40(万元)

(2)账面价值=200-80-48-57.6=14.4(万元) 计税基础=200-40-40-40=80(万元)

(3)递延所得税资产=(80-14.4)×25%=16.4(万元)

2、发行债券,已知面值(2000万元)、票面利率(4%)、市场利率(7.6%),期限(5年)、到期还本。利息日为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公司在付息日计算利息并摊销债券溢价或折价(已知复利现值系数和年金系数)。要求: (1)计算债券发行价格;

(2)采用实际利率法编制债券各期利息费用计算表。

解:(1)债券发行价格=2000×4%×年金现值系数+2000×复利现值系数=1706(万元) (2)利息费用计算表

期应付利息 数 实际利息费用 摊销折价 摊余成本17060000 ①=面值×2% ②=④×3.8% ③=②-① =④+③ 648280 248280 17308280 1 400000 2 400000 3 400000 4 400000 5 400000 6 400000 7 400000 8 400000 9 400000 10 400000 合4000000 计 657714.64 257714.64 17565994.64 667507.8 267507.8 17833502.44 677673.09 277673.09 18111175.53 688224.67 288224.67 18399400.2 699177.21 299177.21 18698577.41 710545.94 310545.94 19009123.35 722346.69 322346.69 19331470.04 734595.86 334595.86 19666065.9 733934.1 333934.1 20000000 2940000 6940000

上表图片稿:

3、某公司平时对利润的合成采用表结法。已知2008年结转收支前各期各损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如下:

账户名称 借方余额 贷方余额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130000 10000 5000 9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 益 营业外收入 主营务业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4000 90000 3000 5000 3000 1000 42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3600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2000 6500

上表图片稿:

此外公司决定按税后利润的10%、5%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按税后利润的50%向股东分派现金股利。要求计算公司2008年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和未分配利润。

解:(1)公司2008年的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130000+10000)-(90000+3000)

-3600-5000-3000-1000-4200+9000+5000=44200(元)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44200+4000-2000=46200(元)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46200-6500=41700(元) (4)未分配利润=净利润-利润分配=41700-41700×(10%+55+50)=16485(元)

4、某公司2007年1月1日购入一项专利权,已知价款(840万元)、受益年限(6年),款项已支付。2007年末,由于经济环境存在对该专利权的不利影响因素,估计可收回金额为X(375万元)元。2008年末,经济环境对该专利

权的不利影响因素已消除,估计可收回金额为X(300万元)元。2009年1月,公司出售专利权,价款(320万元)已收入银行,营业税税率5%。要求计算: (1)2007年的摊销额、年末计提的减值准备和账面价值; (2)2008年的摊销额、年末账面价值; (3)2009年初出售该专利的净损益。

解:(1)2007年的摊销额=840÷6=140(万元) 年末计提的减值准备=840-140-375=325(万元) 账面价值=375(万元)

(2)2008年的摊销额=375÷5=75(万元) 年末账面价值=300(万元)

(3)2009年初出售该专利的净损益=320-320×5%-(840-140-75-325)=4(万元) 四、综合题

1、第一年初甲公司取得乙公司X%(30%)的股份,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投资成本为X(120万)元,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X元(500万元)(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第一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X元(80万元);第二年4月5日,乙公司宣告将净利润的X%(20%)用于分配现金股利,4月25日,甲公司收到现金股利存入银行。第二年乙公司亏损X元(30万元)。要求编制甲公司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长期股权投资”账户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解:(1)第一年投资时 借:长期股份投资——投资成本 150万 贷:银行存款 120万 营业外收入 30万 确认投资收益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4万 贷:投资收益 24万 (2)第二年4月5日 借:应收股利 4.8万元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8万 4月25日 借:银行存款 4.8万 贷:应收股利 4.5万元 确认投资损失 借:投资收益 9万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9万

2、11月8日,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批产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600000元)、增值税(107000元),产品成本为X元(420000元)。产品购销合同规定的付款条件为:2/10,1/20,n/30。乙公司11月17日支

付货款。12月20日,该产品因质量问题被全部退回,甲公司当即支付有关退货款。假设甲公司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要求编制甲公司销售产品,收到货款、收到通货并支付货款的会计分录。 解:甲公司11月8日销售产品时 借:应收账款 702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00

应交税费——增值税(销项税额) 102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420000 贷:库存商品 420000 11月17日收到货款时 借:银行存款 690000 财务费用 12000 贷:应收账款 702000 12月20日收到退款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600000 贷:应收账款 702000

应交税费——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00(红字) 借:库存商品 42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420000 支付货款时

借:应收账款 702000 贷:银行存款 690000 财务费用 12000

3、2008年实现税前利润X元(100万元)。经查,本年度核算的收支中,国债利息收入X元(8000元),支付罚金X元(4000元);去年底投入使用的一台设备,原价X元(10万元),本年度利润表中列支折旧费X元(43000元),税法规定列支的这部分为X元(57000元)。所得税税率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的期初余额为0。假设公司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要求:

(1)计算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并指出暂性差异的类型;

(2)计算本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3)计算本年的纳税所得额与应交所得税;

(4)2008年1-11月公司已交预交所得税20万,编制本年末列支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解:(1)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00000-45000=55000元 计税基础=100000-57000=43000元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5000-43000=12000元 (2)本年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2000*25%=3000元

(3)本年的纳税所得额=100000-8000+4000+12000=1008000元 应交所得税=1000000*25%=252000元 (4)借:所得税费用 25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52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3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2000 贷:银行存款 52000

4、1月1日,公司开始建造一生产车间,预计预计当年底完工。1月1日,公司借入专门借款X元(2000万元),期限(2年)、利率(6%)。为了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2月1日又借入一般借款X元(1000万元),已知期限(3年)、利率(8%)。两项借款均为到期时与本金一起偿付。另外,已知1月1日至3月1日建造工程发生的资产支出金额(分别为900万元、800万元、600万元),公司按月计算利息,假设每月均为30天,且不考虑闲置专门借款的活期存款利息收入。要求:

(1)分别计算公司2007年1月、3月应予资本化或费用化的利息金额(请列示计算过程);

(2)编制公司2007年1月末、3月末核算借款利息的会计分录。

解:(1)公司2007年1月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2000×6%÷12=10万元 3月借款的利息总额=2000×6%÷12+1000×8%÷12=10+6.67=16.67万元

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900+800+600-2000)×8%÷12+10=2+10=12万元

应予费用化利息金额=16.67-12 = 4.67万元 (2)1月借款利息 借:在建工程 10万元

贷:应计利息(或长期借款——应计利息) 10万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级财务会计期的末复习题及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中级财务会计期的末复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7223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