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例1 【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20.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月15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
【参考答案】①“堵住”改为“堵塞”;②“管子”改为“管道”;③“换掉”改为“更换”;④“打算”改为“计划”;⑤“正遇上”改为“正值”。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要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一般来说,庄重场合, 用语要规范雅正,多用书面语。文艺语体有形象性,科学语体有准确性和严密性,政论语体有逻辑性和鼓动性,公文讲究格式化和简明性。所以做本体是注意启事语言的规范雅正,不能用口语。
典例2 【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20.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探者,社会热点的关爱者……请与我报“社会深度”栏目联系。本栏目长期公开征询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等着您的支持。
【参考答案】
①“参加者”改为“亲历者”或者“参与者”; ②“打探者”改为“知情者”; ③“关爱者”改为“关注者”;
④“征询”改为“征集”;
⑤“等着”改为“期待”或者“等待”。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要符合具体的情境、对象、语体,要求分清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重大事件需要共同见证,“参加者”可以参加活动,但在此出现不够妥帖;业界内幕需要知情,“打探”的是小道消息,在此出现不能体现业界内幕的公正、公开性;社会热点需要关注,“关爱”的应该是社会的群体;“征询”是征求询问的含义,此处表达含义是对新闻线索的征集,不是对问题的意见询问;“等着”过于口语化,在启事初稿的片段中应该使用双音节词“期待”。
典例3 【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20.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50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
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 【参考答案】
①“教书”改为“从教”;
②“光临”改为“前往”或“参加”; ③“惠赠”改为“奉上”“奉送”或“敬赠”; ④“先睹为快”改为“指正”或“斧正”; ⑤“快来了”改为“将至”或“将临”。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得体的能力。命题者设计了一封信的主要内容,有意在其中用错部分词语,然后在题干中指出“有五处不得体”,答题时一要注意找出不得体之处,二要注意符合“五处”的要求。题目切合生活实际,难度不大。“教书”属于口语,同前面的书面色彩较浓的“获悉”不对口径,应改为书面语色彩较浓的“从教”或“执教”;“光临”是敬词,用在表述对对方的尊重,不能用于自己,应改为:“前往”或“参加”;“惠赠”也是敬词,不能用于己方,应改为表示尊敬的“敬赠”或“奉上”;“先睹为快”只能用在表示自己希望能尽先之意,不能用于对方,可改为使用敬词“斧正”或“指正”;“快来了”口语色彩较浓,宜改为同全文书面语体一致的“将至”或“将临”。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弄懂语言场合。题干指出这是一封信,就已经在暗示应使用书面语体,加之信一开头使用的“获悉”一词,更明确交代所用语体。又由“隆重庆贺先生”一语可知这是一封写给尊长的信,更明确信中应对对方使用敬词,对己方使用谦辞。根据这个标准,在信中不难找出答案。
2018年语言文字运用题由客观选择题和主观表达题两部分组成,其中主观题包括20、21两道题目,在题型和分值方面的变化,可以用下表直接呈现:
语言材料 20 全国卷Ⅰ “大洋一号” 全国卷Ⅱ 戏曲创新 全国卷Ⅲ 动物迁徙 书信-改错-表达得体 应用文改错-启事-书面语体 应用文改错-启事-书面语体 21 图文转换 结合材料仿写 图文转换 以全国卷Ⅰ为例,20题考的是一则启事,这种题型严格来说不算新题型,但是其中却出现了一个新概念“语体”,语体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其中,口头语体包括谈话语体和演讲语体,书面语体又分为事务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四类。这个词语的出现令部分同学误会题意,有的同学修改语法,有的修改结构,有的又去找错字,造成答案千奇百怪,离题万里,费力而得不到分数。
其实从这个题型可以看出语用题部分更加偏向实用、实战、实效了,它不同于客观题的排除法,更重视实践能力,回归语言实用的本质。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可能连个通知、请柬都写不来,甚至写个请假条也会出现格式或者语言方面的错误,这就是训练太少。由于不熟悉“语体”为何物,这个题的难度就无形中加大了,失分现象很普遍,所以在这里有必要重点训练。
21题,全国卷Ⅰ考查了图文转换,这种题型同学们经常遇到,需要注意的是在内容方面,体现了语文的思想导向性,引入了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的相关内容,全国卷Ⅱ虽然考查的是材料的仿写,但是也是以家国情怀为内核,唤起青少年的书生意气,家国责任,不能不引起重视;全国卷Ⅲ考查了图文转换,核心内容为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映以及应对方式,属于情感培养方面。
1.下面是被误传后的某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小学语文教科书“外婆”改“姥姥”一事的处理意见,其中有五
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修改后注意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我委了解有关情况后,要求市教委教研室和教育出版社认清事实,向大伙儿说明有关情况,并进一步提出以下处理意见;
一是贵成市教委教研室会同上海教育出版社迅速整治,向作者和社会各界抱歉,并与作者沟通,将该文中“姥姥”一词恢复为原文的“外婆”一词,同时依法保证作者权益。……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微专题02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聚焦新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