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很大的变化,要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教师应首先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学课程的观念和目标以及自己在新课程中的作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2004年秋季开始,海南、广东、山东、宁夏四省区率先开始实施高中新课改,这对于实验区的教师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这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我们别无选择。《课标》提倡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整合,强调过程与结果的有机整合。教师首先要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力,要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课标》特别强调:“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能力”,“教学中要注意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要注意学生的应用意识”。我们知道,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的成败十分敏感地反映在学生身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合作者。”因而,制约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瓶颈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和水平。随着课改实验的深入,教师在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惑,有些教师生吞活剥地理解课改理念,对高中新课改认识存在着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

使课改能健康稳步发展,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深思的实际问题。下面就新课程背景下,数学的课堂教学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意在抛砖引玉。

一、注意创设有质量的情境,营造学生积极的思维氛围。

《课标》中指出“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方法,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饶有兴趣。因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创设有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是重要的环节或方面,教师要设法造成学生的“愤”、“悱”状态,使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想说出来而不能。然后引导他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参与者”和“发现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但要注意的是,问题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抓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紧扣教材的中心,注重难点而设疑,使之有针对性;所设问题应根据分析的学情,让学生乐于思考且易于联想,使问题具有启发性。设计问题也要具体,不能空洞无物,使问题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同时也要考虑问题的趣味性和适时性。例如:

(一)在学习《排列组合》时,因为排列组合的抽象性,那么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将抽象问题具体化,我们不妨将原题进行一下转换,让学生走进题目当中,成为“演员”,成为解决问题的决策者。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2

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能让学生从具体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得到启发,逐步适应排列组合题的解题规律,从而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当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题目转换的等价性,可操作性。 如占位子问题,将编号为1、2、3、4、5的5个小球放进编号为1、2、3、4、5的5个盒子中,要求只有两个小球与其所在的盒子编号相同,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1、仔细审题:在转换题目之前先让学生仔细审题,从特殊字眼小球和盒子都已“编号”着手,清楚这是一个“排列问题”,然后对题目进行等价转换。

2、转换题目:在审题的基础上,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进入角色,我将题目转换为:

让学号为1、2、3、4、5的学生坐到编号为1、2、3、4、5的五张凳子上(已准备好放在讲台前),要求只有两个学生与其所坐的凳子编号相同,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

3、解决问题:这时我在选另一名学生来安排这5位学生坐位子(学生争着上台,积极性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班上其他同学也都积极思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努力地“出谋划策”,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同学们有了统一的看法:先选定符合题目特殊条件“两个学生与其所坐的凳子编号相同”的两位同学,有C 种方法,让他们坐到与自己编号相同的凳子上,然后剩下的三位同学不坐编号相同的凳子有2种排法,最后根据乘法原理

3

得到结果为2×C =20(种)。这样原题也就得到了解决。

4、学生小结:接着我让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根据自己的分析方法对这一类问题提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课堂气氛又一次活跃起来)

5、老师总结:对于这一类占位子问题,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特殊条件,先从特殊对象或者特殊位子入手,再考虑一般对象,从而最终解决问题。

(二)也可创设这样的情境:2002年韩日世界杯足球赛的比赛场次有多少?以此为课堂教学的线索起点。这个问题具有针对性,挑战性、明确性。同时也具有趣味性,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从场次的计算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组合,组合数的基本数学知识学习上来。学生通过自己动脑,主动探索和相互协作,就不难掌握好这方面的知识。

但是,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问题的质量,如果一味追求为创设而创设,那么对于课堂教学是无益甚至是有害的。在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过于注意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如果数学脱离了必要的情境,就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他们往往单纯地用“生活化”,“活动化”冲淡数学味。我认为,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引入新课也是可行的。

二、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习惯。

《课标》中指出“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的参与行动的参与,既要有教师讲授和指导,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4

新课标要求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相互评价,相互反馈,相互激励,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开展有效的合作性学习。其实,学会与人共处,学会交流,学会合作是生活在信息社会的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善于表达和交流是当今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能力,那么合作学习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呢?必须加大小组合作的探讨,使学生合作交流较普遍地在教学中应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一个问题放在小组中教师也积极参与其中,对各小组的合作交流给予必要的提示与点拨,合理指导。各小组组长可代表本组把问题讨论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并把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再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样通过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必将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责任的分工,使合作学习将个人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相互配合、支持,期待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共同活动中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如果能做到这些,合作学习将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助于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思考而掌握教学内容。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思考而言的,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主要是交流合作,如果学生不以充分地独立思考为基础,在合作过程中没有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那么合作就失去意义。我们知道,合作是一种社会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在线全文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7159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