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世界传播事业概况复习资料2013传播班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新闻检查制度:是指新闻报道在出版之前,必须经过有关部门审阅,以预防危险的或反政府的内容。

2、大众报刊;面向大众的报刊。在报纸的内容和形式上,大众报刊开始迎合大众的需要。与传统的政治化报刊、党派报刊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大众报刊开始了新闻真实性和新闻价值的探索

2)大众报刊都维持了经济上的独立,开始了产业化经营。

3)在报纸的内容和形式上,大众报刊开始迎合大众的需要。以各种新闻为主,并刊载知识小品和文学作品,而且更注重语言的通俗和口语化。 4)最重要的是,大众报刊定价低廉,所以又被称为“廉价报纸”。

3、星法院:1570年,伊丽莎白一世将枢密院的司法委员会改组为直属女王的皇家出版法庭,即“星法院”,以加强封建统治,组成人员包括枢密院人员和大法官三人。规定只有经过女王特许的印刷商才能成为会员,只有公司会员和其他特许者才能从事印刷出版。星法院颁布特别法令,也就是著名的“星法院法令”,严厉管制出版活动,如一切印刷品均须送皇家出版公司登记;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有搜查、扣押、没收非法出版物及逮捕嫌疑犯的权力等。该法令一直维持到1641年,是英国新兴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最大桎梏. 4、近代报刊出现的标准: 1)定期出版并具有稳定性 2)机器印刷,大量复制信息 3)面向一切社会阶层

4)能够及时提供内容不断更新并相对准确的各类新闻。 5、通讯社出现的三大前提:

首先,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的变迁带来巨大的社会变动。

其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交通与通讯技术的变革为人们的相互沟通和消息传递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前提。

第三、各种报刊特别是大众报刊的涌现直接推动了通讯社的产生。 6、18世纪末19世纪初,新闻文体和报道方式

18世纪末19世纪初,新闻初步摆脱了与文学纠缠不清的状态,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文化品种。

1800年前后,新闻与文学和评论划清界限。新闻报道取代了过去的长篇大论,新闻文体也趋向于清晰、准确、简单的风格。

19世纪中期,电报,倒金字塔结构

新闻报道中的一些标准日趋完善:消息与特稿的分类,标题、导语、正文的结构。大众报刊的发展,通栏或多行标题,多种形式的导语,各种图画、照片广泛运用。

7、广播是一种什么样的传播媒介?

广播媒介,就像印刷媒介是对书写媒介的超越一样,广播媒介是对印刷媒介的超越。广播媒介几乎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传播讯息瞬息万里,受众范围遍布

1

地球上的每个角落。

广播媒介的特点为

(1)它可以真实而逼真地记录、复制和控制人类的声音,使稍纵即逝、过耳不留的声音可以留存。

(2)传播信息迅速及时,有时与事件的发生几乎同步。全球听众可以在同一时间收听同一电台的播音;

(3)传播范围广阔无限,无远不及,无处不在。

(4) 声音传播一听就懂,易于沟通,适应了不同文化程度的听众,而无须像读者那样必须接受一定的教育;

(5)广播媒介既声情并茂、亲切感人,又是个“从不妨碍我们的朋友”。听众可以一边做事一边收听。

其缺点是:过耳不留,稍纵即逝,无法重复,不容细想,受众较为被动。 8.《论出版自由》和曾格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论出版自由》在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中,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于1644年撰写了《论出版自由》一书,反对当权长老派的跋扈。

书中主要观点:1.人民的出版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权利;2. 限制言论自由即是妨碍真理本身,唯有保障言论自由,才能使真理战胜谬误;3.“观点的公开市场”以及“自我的修正过程”概念。第一:揭示书报检查制度中存在的无法解开的矛盾,从而说明人在接受智慧方面应有的“知”的权利。第二:强调革命者绝不能因集团利益而自食诺言,重复封建王朝钳制制出版的政策。第三:第一次明确提出,言论出版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权利。他呼吁:让我有自由来认识、抒发己见、并根据良心作自由的讨论,这才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 此书最初是1644年作者向英国国会提出的一篇演说词,也是 一篇争取言论自由的战斗檄文。为争取出版自由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争取出版自由斗争中留下来的早期文献。

“曾格案件”——也称“曾格事件”,美国新闻史上关于争取新闻自由的著名案件,影响深远。美国争取新闻出版自由的斗争开始于此。 曾格事件是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出版自由的一次成功的斗争。曾格是一个穷人出身的出版商,因在其创立的《新闻周刊》上批评殖民当局,而受到总督的起诉。后经过律师汉密尔顿的抗诉,被无罪释放。

曾格案件虽然没有确立法律例判,但确立了一项原则——对政府官员进行批评的权利是新闻自由的支柱之一。从心理方面看,曾格案件确实促进了这一效果实现,从1735年后,再未出现殖民地法庭以煽动性诽谤罪审判印刷商的案例。虽然也有印刷商被法律机关或政府认为犯了蔑视法律罪,但当局并未再进行过一次类似审判,民意显示出了他的力量。

9.在美国三大广播公司中选择任一个加以简单介绍。成立时间、地点、主要运作模式、以何作为立足点和取胜法宝?发展大众脉络等。

2

10.如何理解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

“媒介即是讯息”是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核心,强调媒介传递的真正“讯息”是它本身对受众的刺激,而非它所传递的内容。

媒介即是讯息的第一层含义是:“任何媒介(即人的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一般的观点认为媒介的内容是讯息,媒介只不过是一个工具或者说是载体,具有影响的是媒介的内容而不是媒介本身,而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表明媒介本身就是一种内容,内容和载体是不可分离的。而具有影响的是媒介的本身。媒介是讯息,这是从历史的延续性上来讲的,是从时间的纵向上来看的。历史上的媒介是当前媒介的内容。

第二层含义一种媒介是另一种媒介的内容。任何媒介的内容必然包含着文字、音频、图像等等的符号或其他的可以传输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又是一种媒介。如“文字的的内容是言语,文字是印刷的内容,印刷又是电报的内容”等等。从这个角度上看,媒介即是讯息是很好理解的,因为一种媒介注定是另一种媒介的内容,讯息也是一种媒介,反之也成立。

第三,媒介即是讯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麦克卢汉媒介即是讯息的观点主要是侧重媒介自身的影响和产生的社会后果,在这一点上,他完全是超越了传统的对媒介的认识,传统上对媒介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主要局限在对媒介内容和媒介使用上,而忽略媒介本身作为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媒介即是讯息的理论突破在于:

一,它突破了人们对媒介的狭隘的认识,把媒介的概念的范围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大,对人类科技、社会活动和人类使用工具的性质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对它们的性质、功能和作用从独特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二,它重新认识了媒介的性质,强调了媒介的自身的作用,把媒介的内容和媒介的存在形式进行了综合的考察。它完全超越了传统的如何使用媒介才是至关重要的观点。这个理论的贡献主要是使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媒介的性质和特点,媒介对社会的作用和功能,认识到媒介是以怎么样的一种方式来影响人类的生活和促进社会的进步的。媒介即是讯息的理论可以在实践中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媒介自身产生的社会影响问题,尤其是大众媒介,如电视、报纸、广播和网络等重要的大众媒介的自身社会影响,而不是只是单纯的关注媒介的内容。

(媒介即是讯息这一理论对大众传媒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一般人观念中大众媒介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即“传播什么、怎么传播”等问题,很少关注媒介自身对社会生活和人类心理产生的影响问题,在媒介批评中也很少关注这个问题。“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这已经是非常明确地说明媒介的发展和诞生必然会使人类的生活标准改变,或是引进新的标准。媒介即是讯息的理论的第二个含义可以使人们对大众媒介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竞

3

争和合作的关系如何处理给予启示,媒介之间是相互作用的,电视、报纸、广播和网络之间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个地区内,这些媒介在数量和质量之间进行平衡,可以有效的进行信息传播。如果盲目的建设,是媒介种类失去平衡,反而适得其反。尤其是电视台和电视节目与报纸之间的平衡问题。) 11.公信力—公众的信任所产生的一种权力。 《纽约时报》 《泰晤士报》

12.人类信息传播媒介经历了哪些变革?

传播方式:口传、图像、标识与声光传播、文字传播和印刷传播 三种最基本的方式:图像、有声语言和文字传播 三个里程碑:语言、文字、印刷 口语传播、体语传播、民谣和诗歌

图像、标识与声光传播、文字印刷、印刷传播 13.对早期报刊的评价

首先,报刊从一般的印刷出版物中被分离出来了。 其次,在报业中又分出了报纸和期刊两个分支。 第三,西方近代报刊的发展轨迹是比较清晰的。 面临的问题:

1)内容不够丰富,新闻性不强

2)报纸的发行量比较小,报社也不够稳定 3)没有固定的消息来源和信息网

4)社会对报纸的轻蔑和忽视 14.对各国新闻传播体系的总结

首先,分两种体系;一是相对自由的新闻传播体系; 二是相对集权、带有很强政治控制性的新闻传播体系。 其次,从法律体系看,处于大陆法系和处于海洋法系 的国家新闻体制的表现也不相同。

第三、同一类的国家具体的历史表现也不尽相同 第四、有大致相同的历史轨迹。 15.简述《纽约时报》的办报特点?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1851年,亨利?雷蒙德创办。办报方针“刊登应该刊登的消息”,新闻翔实、言论平和、立场公正。1857年,雷蒙德《新闻事业的理论》,论述公众报纸与政党报纸的区别,认为公众报纸必须超党派且独立,具有更高尚的职能。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最著名的报纸。 16.通讯社的功能、发展和影响 作为专业新闻提供者,通讯社的发展有三大规律制约:社会传播功能的间接性、通讯技术手段的超前性和新闻信息资源的广泛性。 通讯社是“媒体的媒体”,是根据专业性分工建立起来的,其服务对象是媒体,要求通讯社具有超强的新闻收集能力,能提供异常丰富的新闻产品。

4

17、西方国家新闻传播体制的初步建立时期各国新闻传播体系的总结 首先,分两种体系;一是相对自由的新闻传播体系; 二是相对集权、带有很强政治控制性的新闻传播体系。 其次,从法律体系看,处于大陆法系和处于海洋法系的国家新闻体制的表现也不相同。

第三、同一类的国家具体的历史表现也不尽相同 第四、有大致相同的历史轨迹。

18、报纸、广播、电视各自的媒介特性是什么? 19人类社会的早期传播媒介有哪些?

20、如何理解媒介特性,对我们研究现代媒介有什么意义? 21、跨国媒介集团的出现给世界新闻传播带来了什么?

22、手抄新闻是一种什么样的新闻?是在什么时间、什么背景下开始流行的?

手抄新闻又叫做手抄小报,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境内的威尼斯,内容主要是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信息以及政局变化、战争消息等。手抄新闻不定期,沿街兜售,每份一个铜币(即格塞塔)。手抄新闻是近代报刊的雏形,它的出现扩大了新闻传播的规模和范围。

15世纪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在这里萌芽,造船、纺织、玻璃等行业相当发达,手工工场林立,工人达19万人之多。这里的手工业主、商人、航海界人士十分关心商品的销路、各地的物价、来往的船期,于是有人专门打听这些消息,抄写后出售。后来,需要相同消息的人多了,他们就抄写多份,谁需要就卖给谁,这就是手抄新闻。

1536年威尼斯已有专门采集消息的机构和贩卖手抄小报的人。1563年同土耳其发生战争期间,威尼斯政府也曾发行手写的小报。1566年这里又出现定名的小报,叫做“手抄新闻”。内容主要是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信息,间或也报道政局变化、战争消息和灾祸事件,因为这些都会影响贸易和交通。小报不定期,沿街兜售,每份一个铜元。当时的铜币叫做“格塞塔”(Gazzetta),后来这种小报流传到罗马以及欧洲各国,就称为Venice Gazzetta(威尼斯小报)。而Gazzetta一词也就成为欧洲各国早期报纸的名称。

23、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新闻传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24、在美国三大广播公司中选择任一个加以简单介绍。 25、 《泰晤士报》(The Times) 1785年,约翰?沃尔特所办,《泰晤士报》英国独立报刊的典型代表。 原名《每日环球记录报》,1788年更名。办报方针:尽量公正、详实地报道国会辩论、各国动态、商业行情等消息。最先采用新的传播技术的媒体,也是最先聘用专业记者的媒体。

26、廉价报纸出现的条件是什么?廉价报纸有什么特点? 27、新闻报道的分类有哪些?

5

28、如何看待媒介产业化?

29、如何看待中国新闻改革的成就?

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世界传播事业概况复习资料2013传播班在线全文阅读。

世界传播事业概况复习资料2013传播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7141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