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立体主义绘画思考解构主义建筑
【摘要】本文通过阐释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语言及分析其构成的本质,从而启发我们对
解构主义建筑设计和造型艺术的思考。由立体主义绘画的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为出发点,讨论立体主义绘画与解构主义建筑之间的关系,揭示理性思考解构主义建筑形式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毕加索 立体主义 解构主义建筑
一、引言
巴勃罗·毕加索曾说:每一分钟都是不同的我,每一个钟头都有新的光纤,每天虽然看同一瓶酒,但我可以从中看到不同的个性,看到不同的酒瓶,不一样的桌子,不同世界里的不同生命。”欣赏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总能看到解构主义建筑的缩影,也许艺术之间的边界早已消融,通过艺术创作的相通性,我们能够从立体主义绘画中解读解构主义建筑。
二、实践作品分析
1.毕加索各时期的女子画像 形式:图片拼贴
思想来源:而要想深刻理解立体主义,我们很难从一幅画中看出作者所要传达的理念,以毕加索各时期的女子画像为主要研究对象,探寻看似杂乱无章的画作中所隐藏的逻辑、表现的现实生活和想要传达的精神。
主题:表达出从不同女子的脸上看到的每一个不同的毕加索,他矛盾复杂却也平淡无奇。153幅来自毕加索各个时期的女子画像的拼贴,从每幅画作中不同的表达方式、细节处理、色彩、角度、构图等也许可以模糊的界定出毕加索不同的绘
画时期,模糊整个风格发展的历程的边界,看到一个完整的毕加索。 2.毕加索立体主义风格的人像图片 形式:图像合成和PS
思想来源:以立体主义风格的人像绘画为参照,尝试将立体主义的反规则、反秩序、反传统运用到普通的人脸图像中,以打破图像原有的理性构图思维,拆解、破碎、重构成新具有立体主义风格的画面。
主题:表达出富有立体主义风格人像,用实践来理解理论中的立体主义。 3.光影影响下的人像变化 形式:摄影
思想来源:毕加索曾坚持说他看到的是随时间不断颤抖的身体形象。错位的眼睛和鼻子,也许因为观察的时间差,也许是光影的移动导致,也许它们是动态的。 主题:表达不同角度光线下人脸的形象。通过移动光源位置产生的人像变化类比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人物或转动被观察者方位,深入理解立体主义的本质。
三、毕加索与立体主义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现代艺术的重要代表,立体主义画派的创始人。他是一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所以一生中的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毕加索的一生创作经历了蓝色时期、玫瑰色时期、立体主义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和超现实主义时期。在他的艺术里,我们几乎可以看到二十世纪绘画的众多风格的演变过程。
立体主义是在画面上将一切物体形象破坏和分解,然后再加以主观的拼凑、组合,使其立体地表现出物体的不同侧面。也就是在平面上表现出空间,甚至表现出富有结构和时间的四维空间。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艺术”,那么我认为立
体主义是最接近建筑形制的一种画派,画家将不同角度的景象置于同一个画面,使它富有时间,以表达出一个空间,或许立体主义绘画是”凝固的空间”。
这种画法首次出现是被西方现代艺术世界称之为“ 20世纪里程碑”的《亚威农少女》。在这幅画里他抛弃传统处理手法,将她的脸分解成多面体,明确表示了立体主义对事物的整体和统一造成的威胁,他企图把几何形体化了的人物和封闭背景的几何形体结合起来,揭示了立体主义“真正激进的特色”。不再是一种角度,一种眼光,而是破坏性的多重视角,多种眼光。
《格尔尼卡》,这幅震撼世界画坛的作品,是毕加索在法西斯空军轰炸了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后义愤填膺,源于自身具有的人道主义精神,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暴行的一种声讨而创作的。这幅作品实际上是一件地地道道的政治性作品,“整幅壁画倾诉着人类的痛苦、惊恐、疯狂与抗争,描绘了一部关于二十世纪惨绝人寰的战争综合图像。”人们透过公牛、折断的手臂、挣扎的马等看到了挖苦与怜悯,悲剧与诙谐,更有颤动的生命与静止的死亡。
左图:亚威农少女/毕加索244 × 234cm,1907年,布,油画,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右图:格尔尼卡/毕加索1937年,349.3*776.6cm,现藏于马德里国家索菲亚王妃美术馆
毕加索绝非杂乱无章的分解、重组,他超出空间限制和时代的局限性,来寻找和组合成最具代表性同时又最能表达主观感受的图形,将构想中的运动性、时间性和画面静止性、空间性连接起来,把对物体的感知性和自由想象结合一体。他脱离固有的表现技巧,脱离传统意义上的绘画创作,以一种另类的风格表达自
己。正如《亚维农少女》和《格尔尼卡》,毕加索在借这种看似表面的支离破碎表达出了自己心中完整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而正是因为其中饱含情感才会引起共鸣,以此才被纪念和传承。
四、解构主义建筑分析
对于什么是“解构”,其思想核心是反中心、反秩序、反权威、反二元对抗,这一哲学思考在建筑领域中催生了解构主义建筑。其特征无绝对权威,设计思路从个人出发,没有明确的秩序,没有预先的设计,没有固定的形态,讲究多元化,非统一性化,而其建筑形象往往是破碎零乱的堆积。
解构主义哲学的出现似乎是恰到时机,此时的建筑界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国际式、现代主义垄断的设计风格,建筑在任何国家、任何地方都出现了统一的式样,建筑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柏拉图式的理性思考,方盒子式样的建筑到处可见,规则单调,充满了灰色乏味的建筑设计氛围。解构主义哲学似乎是给创作灵感行将枯竭的建筑师们注入一剂强有力的活力剂。
解构主义之父的著名建筑师弗兰克·盖利,它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以奇美的造型、特异的结构和崭新的材料立刻博得举世瞩目。整个建筑由一群外覆钛合金板的不规则双曲面体量组合而成,其形式与人类建筑的既往实践均无关涉,超离任何习惯的建筑经验之外。盖里在建筑和艺术间找到了共鸣,明显与模糊、自然与人工、新与旧、晦暗与透明、堵塞与空旷等方面,这就是盖里与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从立体主义绘画思考解构主义建筑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