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巫山中学2015届高三理综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运动员“大力扣篮”过程进行技术分析时,可以把运动员看做质点
B.“和谐号”动车组行驶313 km从成都抵达重庆,这里的“313 km\ C.高台跳水运动员腾空至最高位置时,处于超重状态
D.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周期为24 h的卫星,不一定相对于地面静止 2.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体m,且M、m都静止,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 A.3 B.4 C.5
D.6
3.长度为L=0.5m的轻质细杆OA,A端有一质量为m=3 kg的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小球的速率为2m/s,g取10m/s,则此时小球受到轻质细杆的力为 A.24N的拉力 B.24N的支持力 C.6N的支持力 D.6N的拉力
4.一物体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在相互垂直的x方向和y方向上的分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是7 m/s B.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5 m/s
5.2013年6月20日,我国首次实现太空授课,航天员王亚平在飞船舱内与地面学生实时交流了51分钟。设飞船舱内王亚平的质量为m,用R表示地球的半径,用r表示飞船的轨道半径,g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 表示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用F表示飞船舱内王亚平受到地球的引力,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2
2
R2RA. g′= g2 B.g′=0 C.F=mg D.F?mgrr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8分)
6.(18分)(1)、读出下列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示数
- 1 -
游标卡尺的示数为 cm; 螺旋测微器的示数为 cm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面拉动的纸带经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计算得到.
①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 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砝码的总重力. ②甲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一F图线,如图a所示.则实验存在的问题是 .
③乙、丙两同学用同一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一F图线,如图b所示.则两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 答: .
④下图是实验中得到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利用下图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为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
7、(14分)如图所示,在距地面高为H=45 m处,有一小球A以初速度v0=10 m/s水平抛出,与此同时,在A的正下方有一物块B以某一初速度同方向滑出,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2
=0.5,A恰好击中B,A、B均可看做质点,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 m/s,求:(1)A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和这段时间内的水平位移;
(2)B刚运动时的初速度及A击中B时B的速度的大小。
- 2 -
8、(16分)同学们都有过擦黑板的经历,手拿黑板擦在竖直的黑板上或上下或左右擦动,将黑板上的粉笔字擦干净。已知黑板的下边沿离地面的髙度为0.8m,若黑板擦(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0.2kg, 现假定某同学用力将黑板擦在黑板表面缓慢竖直向上擦黑板,当手臂对黑
2
板擦的作用力 F与黑板面所成角度为53°时,F=8N。(取g=10m/s,sin53°=0.8 , cos53°=0.6)
(1)求黑板擦与黑板间的摩擦因数μ。
(2)当他擦到离地最大高度2.05m时,黑板擦意外脱手沿黑板面竖直向下滑落,求黑板擦砸到黑板下边沿前瞬间的速度v的大小。 9、(20分)某仓库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传送货物,它由两台皮带传送机组成,一台水平传送,A、B两端相距3m,另一台倾斜,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θ=37°,C、D两端相距4.45m,B、C相距很近。水平部分AB以5m/s的速率顺时针转动。将一袋大米放在A端,到达B端后,速度大小不变地传到倾斜的CD部分,米袋与两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取g=10m/s,sin37°=0.6 , cos37°=0.8,7.2?2.68)试求: (1)米袋从A端传到B端的时间及米袋到达B端时的速度的大小。 (2)CD部分传送带不运转,求米袋沿传送带所能上升的最大距离; (3)若要米袋能被送到D端,求CD部分顺时针运转的速度应满足的条件及米袋从C 端到D 端所用时间的取值范围。
三、选做题(第10题和第11题各12分,考生从中选做一题,若两题都做,则按第10题计分,其中选择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答题卡上对应的位置)
10、(1)(6分)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
所示,在 0?8 s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第2s末速度和加速度都达到最大值
B. 物体在第6s末的位置和速率,都与第2s末相同 C. 物体在第4s末离出发点最远,速率为零
D. 物体在第8s末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且离出发点最远 (2)、(6分)“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卫星相继完成了对月球的环月飞行,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设“嫦娥二号”卫星环绕月球的运动为匀速圆周运动,它距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求“嫦娥二号”卫星绕月球运动的周期。
2
- 3 -
11.[选修3-4] (1)(6分)打磨某剖面如题11图1所示的宝石时,必须将OP、OQ边与轴线的夹角θ切割在θ1<θ<θ2的范围内,才能使从MN边垂直入射的光线,在OP边和OQ边都发生全反射(仅考虑如图所示的光线第一次射到OP边并反射到OQ边后射向MN边的情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θ>θ2,光线一定在OP边发生全反射 B.若θ>θ2,光线会从OQ边射出 C.若θ<θ1,光线会从OQ边射出
D.若θ<θ1,光线会在OP边发生全反射 (2)(6分)一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下端装有一记录笔,在竖直面内放置有一记录纸。当振子上下振动时,以速率水平向左拉动记录纸,记录笔在纸上留下如题11图2所示的图象。y1、y2、x0、2x0为纸上印迹的位置坐标。由此求振动的周期和振幅。
化学(共100分)
出题人:王成香 审题人:彭松荣 付可鹏 胡永江 时间:2014年10月14日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 Si -28 Cl-35.5 Fe-56 Cu-64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 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特大洪水过后,受灾地区的水源常被严重污染,下列物质中不能对污染的饮用水起消毒杀菌作用的是 A.H2O2
B.FeCl2
C.K2FeO4 D.Ca(ClO)2
2. 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0g二氧化硅中所含共价键的数目为2NA B.标准状况下22.4L水含有NA个水分子
C.0.2 mol·L FeCl3溶液中含有Cl总数为0.6NA
D.含4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生成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3.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
-
- 4 -
甲 乙 丙 丁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少量氯化氢 C.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D.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4.下列陈述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陈述Ⅰ SO2有漂白性 SiO2有导电性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HF分子间有氢键 陈述Ⅱ SO2可使溴水褪色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 HF的沸点比其它卤化氢的沸点都高 5. 下列溶液中的各组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0.1 mol/L ClO的溶液中:H、Na、Ca、Cl B.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
3++
-13
+
2-
-
-
-
-
+
+
2+
- +
+
2-
-
mol/L的溶液中:Na、K、CO3、AlO2
2+
+
C.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Na、SO4、Cl
D.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a、NH4、NO3、Cl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OH= H2O
B.向氢氧化铁中加入足量的HI溶液:Fe(OH)3 + 3H = Fe + 3H2O
C.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Al+ 2SO4 +2Ba + 4OH = 2BaSO4↓+ AlO2 + 2H2O D.向含0.1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0.1mol Cl2:2Fe+4Br+3Cl2 = 2Fe+2Br2 +6Cl
2+
-
3+
-
3+
2-2+
--+
3+
+
-
7.某工厂利用FeCl3溶液腐蚀镀有铜的绝缘板生产电路板,一实验小组对该厂生产电路后所得的废液进行分析。取50.0 mL废液,向其中加入0.64 g Cu,金属铜全部溶解。另取50.0 mL废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析出沉淀43.05 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废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一定有Fe、Cu和Fe B.可以使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该废液中是否含有Fe C.该工厂原来使用的FeCl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D.若向50.0 mL废液中加入足量的稀HNO3溶液,在标况下产生NO气体0.448 L,则原 废液中Fe和Cu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分。) 8.(13分) 有关元素X、Y、Z、W的信息如下
元素 有关信息 X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已知酸中酸性最强的酸 2+
2+
2+
2+
2+
3+
- 5 -
Y Z W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碱,能电离出电子数相等的阴、阳离子 单质是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金属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X的单质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的单质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铁片、碳棒和ZX3溶液组成原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几滴ZX3的浓溶液,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上述所得WX3溶液为原料制取无水WX3,先制得WX3·6H2O晶体,主要操作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在HCl气流中加热WX3·6H2O晶体, 能进一步制取无水WX3,其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9.(15分)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NH4、K、Na、Mg、Ba、Al、Fe、Cl、I、NO3、CO3、SO4,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取pH试纸检验,溶液pH=1,排除__________离子的存在。
(2)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后CCl4层呈紫红色,排除____
离子的存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两个离子方程式表示)。 (3)另取部分溶液逐渐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滴加完毕后,溶液均无沉淀产生,则可排除__________离子的存在。取部分碱性溶液加 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另取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________离子存在, 又排除________离子的存在。
(5)根据上述实验事实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要确定其中的阳离子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填一实验的名称)。
10.(15分)如图所示,是一个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其中各试剂瓶装的试剂为:B(氢硫酸)、C(溴化亚铁溶液)、D(碘化钾淀粉溶液)、E(溶有SO2的氯化 钡溶液)、F(水)、H(紫色石蕊试液)。
-2-2-+
+
+
2+
2+
3+
3+
--
- 6 -
(1)A是氯气发生装置,其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 (2)Ⅰ中b瓶内加入的液体最好是 。
(3)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处酒精灯,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和Ⅰ处活塞,让氯气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G处酒精灯,回答下列问题:
①怎样证明氯气已充满整个装置? 。 ②描述下列装置中的现象,并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B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
(4)G装置的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碳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氯化氢, 写出G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在H处,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红色,再变为无色,其原因是 。 11.(15分)某化学研究小组测定某FeCl3样品(含少量FeCl2杂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在实验室中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①称取a g样品,置于烧杯中;
②取适量盐酸和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准确配制成250mL溶液;
③准确量取25.00mL步骤②中配得的溶液,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使反应完全;
④加入过量氨水,充分搅拌,使沉淀完全;
⑤过滤,洗涤沉淀;
⑥将沉淀转移到坩埚内,加热、搅拌,直到固体由红褐色全部变为红棕色,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⑦??
请根据上面的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 7 -
(1)装置D的名称是 ,上图所给仪器中,实验步骤①②③中必须用到的仪器是E和 _______(填仪器序号)。
(2)步骤③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步骤④中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操作是 , 步骤⑤中洗涤沉淀的操作是 。 (4)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几滴______ (填写序号)。 ①KSCN溶液 ②NaOH溶液 ③AgNO3溶液 ④酚酞试液 (5)若坩埚质量是W1 g,最终坩埚和固体的总质量是W2 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生物(共90分)
出题人:肖乾安 审题人:鄢洪强 时间:2014年10月14日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生物体化学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B. 胆固醇是构成植物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碳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在人体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 D.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必需成分,植物缺乏镁会导致叶片发黄 2.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故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可以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细胞和原核生物细胞最大的区别是是否有核膜包裹的细胞核 D.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3.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制备细胞膜时可以用猪的新鲜血液作为材料
C.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含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试剂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D.盐酸处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 4.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及运输途径中直接有关的膜结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B.磷脂是线粒体膜、中心体膜、叶绿体膜等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C.实现大鼠脾脏细胞与兔骨髓瘤细胞融合的原理是膜的流动性 D.相对于心肌细胞,胰岛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更快 5.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 8 -
A.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B.无机盐对于维持人体内的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都有重要作用
C.生物体的含水量会因生物的种类、生物所处的生长发育期不同而有所不同 D.细胞代谢过程中,线粒体、核糖体和中心体中都有水生成 6.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和线粒体中[H]被消耗的过程中都会伴随ATP含量的增加 B.具有催化功能的酶都由核糖体合成的
C.利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既可以用碘液检测,也可以用斐林试剂检测 D.ATP和RNA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
7.Ⅰ(10分)图甲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图乙是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__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_。
(2)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乙中编号_________;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钠离子进入细胞内的方式是图乙中编号_________。 Ⅱ.(18分)右面是四类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从结构上看,______________与其它三者的差别最大,主要表现在_______ ____。 (2)Ⅳ属于_____________细胞,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9 -
(3)将Ⅱ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将会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与该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和_______(填序号)。
(4)四类细胞中共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 在离体条件下,若将图Ⅰ细胞进行培养,则会周期性消失和重现的细胞结构是_____________。
8.(14分)研究发现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增殖被抑制。
(1)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正常细胞 淋巴瘤细胞 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物质) L—天冬酰胺酶 实验步骤: a.分组
实验组:培养基+L—天冬酰胺酶+淋巴瘤细胞 对照组:培养基+
b.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细胞生长状况,检测L—天冬酰胺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
结果分析:
该实验利用了酶的 特性;表中①应为 ;对照组细胞内L—天冬酰胺含量正常的原因是 。
(2)患者多次静脉注射该外源性酶后疗效降低,是因为发生了 反应;该酶口服无效,原因是 。
(3)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的特性是 。
- 10 -
9.(12分)选取A、B植株的细胞进行如下图操作,请回答问题:
(1)实现图中的①过程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②过程的发生用到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处理,体现了细胞膜的 性。 (3)杂种细胞的细胞壁的形成与 有关,它通过④⑤过程形成杂种植物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 。
(4)如果原生质体A为小鼠的浆细胞,原生质体B为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诱导二者融合时,独特的方法是用 处理。
- 11 -
第一次月考物理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10 D B C C A D 二、实验题
6(1)10.025 0.5700 (0.5699-0.5701)
(2)①m远小于M ② 平衡摩擦力过度(或平板倾斜过度) ③ 小车的质量不同 ④1.58m/s2 7、(1)根据H=12
gt2
得t=3 s, (2分)
由x=v0t (2分) 得x=30 m (2分) (2)对B:?mg?ma a??g?5ms2 (2分)
由x?v1Bt?2at2 (2分) x?1at230?1得vB?2?5?322t?3ms?17.5ms (2分) A击中B时B的速度:v?B?vB?at?(17.5?5?3)ms?2.5ms (2分)8、(1)黑板擦的受力图:
Fsin??N (3分)
Fcos??mg?Ff (3分) Ff??N (3分)
???Fcos??mg8?0.6?0.2?10Fsin??8?0.8?0.44(2分)
(2)黑板擦脱手沿黑板面自由下落
v2?2gh(3分)
?v?2gh?2?10?(2.05?0.8)ms?5ms(2分)
9、(1)米袋在AB上加速时加速度为a0 ?mg?ma1 a1??g?5ms2(1分)
当米袋经时间tv1速度达到v0=5m/s,t01?a?1s(1分) 1 该过程米袋运动的距离为sv01?2t1?52?1m?2.5m(1分) 以后,米袋匀速运动,再经tL?s2到B点,t12?ABv?3?2.5s?0.1s(1分) 05故米袋从A到B的时间为t=t1+t2=1.1s;到B点时速度为vB?5ms(1分)
(2)CD部分传送带不运转时,米袋在CD上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mgcos??ma2 (2分)
?a2?gsin???gcos??10ms2 (1分)
- 12 -
v25米袋能上升的最大距离为sm?B?m?1.25m (2分)
2a22?10(3)(10分)
设CD部分传送带速度为v时米袋恰能到达D点,米袋在CD传送带上速度大于v时做加速度为a3?gsia???gcos??10m2s2的匀减速运动,速度小于v后做加速度为
a4?gsin???gcos??2m2s2的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减为零。(3分)
vB?v2v2由位移关系有:( 2分) ??4.45,带值解出v?4m,
s2a32a4米袋能被送到D端,则CD部分顺时针运转的速度应vCD?4m
sv?vvtmax?B??2.1s CD部分传送带速度为v?4m时,米袋从C到D的时间最长,
sa3a4(2分)
若CD部分传送带速度较大,能使米袋在CD部分所受摩擦力一直沿斜面向上,即米袋从C到D一直做加速度为a4?gsin???gcos??2ms2的匀减速运动,则所用时间最短,
LCD?vBtmin?
112a4tmin,带如数值4.45?5t??2?t2,解得tmin?1.16s(2分) 22故所求时间范围是1.16s?t?2.1s (1分)
- 13 -
巫山中学2015级高三(上)第一次生物月考试题答案
(4)
核糖体 核仁、核膜 9.(1)L—天冬酰胺酶+正常细胞 专一性 抑制 能合成L--天冬酰胺(有合成L--天冬酰胺的酶)
(2)免疫(拮抗) 酶被分解失活
(3)对肿瘤细胞有专一性杀伤作用,对正常细胞无影响 10. (1)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 聚乙二醇 (PEG) 流动性 (3高尔基体 全能性 (4)灭活的病毒
- 14 -
第一次月考化学【答案】
9.
(共15分)
(1)CO3(1分);
(2)NO3、Fe(2分), 2Fe+ 2I = 2Fe+ I2(2分), 8H+ 2NO3+6 I= 3I2 + 2NO↑ + 4H2O (2分) (3)Mg、Fe、Al(3分); (4)Ba(1分),SO4(1分);
(5)K、Na、Cl(2分),焰色反应(1分) 10.(15分)
(1)MnO2+4H+2Cl(浓)△Mn+Cl2↑+2H2O (2分) (2)饱和食盐水(1分)
(3)①观察,当整个装置内充满黄绿色气体时,说明氯气已充满整个装置(2分) ②B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1分)、 Cl2 + H2S = 2H+ 2Cl+ S↓(2分);
E中生成白色沉淀(1分)、Cl2 + H2SO3 + H2O + Ba = 4H+ 2Cl+ BaSO4↓(2分) (4)C+2H2O+2Cl2△CO2+4HCl(2分);
(5)生成HCl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剩余的氯气又与水反应生成HClO,起漂白作用,
2+
+
-
+
-
+
-
2+
+
+
-2+
2-
2+
3+
3+
+
-
-
-3+
3+
-2+
2-
重复操作2—3次(2分) (4)③(2分) (5) 700(W2?W1)% (3分)
a - 1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重庆市巫山中学2015届高三理综第一次月考试卷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