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版四年级上册
确定位置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所学习的“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是对学生已有经验的提升,是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描述位置,旨在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学设计有如下特点: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生活实际,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任何物体都有它的位置。
2.有序探究、建立模型。
引导学生有序探究,使学生理解:确定物体的位置必须要用到两个数据,懂得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的数对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然后引导学生体会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性及准确性,发现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规律并用数对进行介绍,最终使学生建立模型并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3.寓学法指导于教学过程始终。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在学习中进行理解、发现、归纳、总结,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平面图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 PPT课件
学具准备 教材附页1方格纸及棋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
师:生活中任何物体都有它的位置,你的座位就是你此时在教室里的位置。你能用第几组、第几排来描述一下你自己的位置吗?(指名回答,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组 排)
2.讨论归纳。
你们是怎样确定第几组、第几排的?谁有好的方法? (第几组:从左往右横向数;第几排:从前往后纵向数) 3.导入新课。
1 / 4
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某一物体位置的方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现实情境,把学生已有经验与本课内容巧妙地联系起来,明确“组”“排”的含义及确定第几组、第几排的规则,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有序探究、建立模型。(课件出示教材63页情境图) (1)观察、交流所获信息。
(如:教室里共有6组,每组有6排座位。笑笑在第1组第1排;淘气在第2组第4排……) 注意提醒学生:确定第几组时,要面向学生从左往右横向数;确定第几排时,要面向学生从前往后纵向数。
(2)找到淘气的位置,并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描述。 (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并描述淘气的位置) (3)理解表示淘气位置的两个数的含义。
①根据“淘气的位置可以表示为(2,4)”试推想一下“2”和“4”的含义并说明理由。 (因为淘气在第2组第4排,所以,这里的“2”表示淘气在第几组,“4”表示淘气在第几排。板书:淘气 第2组 第4排)
②笑笑的位置可以怎么表示呢? [学生推想笑笑的位置可以表示为(1,1)] ③推想: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需要几个数据? (2个)
(4)认识数对,建立模型。 ①数对的意义。
说明:我们用来表示淘气和笑笑位置的数据(2,4)和(1,1)就是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的数对能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在这里,我们用小括号把两个数括起来表示一个位置,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这种既简单又准确地表示位置的方法,称为“数对”表示法。(板书:数对)
②数对的具体表示方法。(课件出示)
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横向观察,在第几组(列)就在小括号里先写几并点上逗号;再纵向观察,在第几排(行)就在小括号里写几。如:淘气在第2组第4排,用数对表示为(2,4)。[板书:(2,4)]
③数对的书写格式。
2 / 4
写数对时,先写组(列)数(横的方向)、再写排(行)数(纵的方向),然后用小括号把代表组数和排数的两个数括起来,组数和排数之间用逗号隔开(特殊情况下,组数或排数也可以用字母表示)。
(5)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 ①组织学生将座位图抽象成方格图。
说明:方格图有横向(水平方向)、纵向(竖直方向)之分。横向表示组数,纵向表示排数。 ②在方格图中用数对表示位置。
你能在方格图中找到笑笑和淘气的位置吗?
学生按照“先横后竖”的数对顺序来表示位置,然后汇报。 2.联系生活,解决问题。(课件出示)
(1)奇思和妙想的位置分别用数对(4,3)和(1,4)表示,你能在图中找到他们的位置吗?说一说他们分别坐在第几组、第几排。
[引导巩固: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横的方向,即组数,第二个数表示纵的方向,即排数。(4,3)表示奇思坐在第4组、第3排,(1,4)表示妙想坐在第1组、第4排]
3.仔细观察、发现规律。(课件出示教材64页 “试一试”) (1)请你用学具和老师一起摆棋子。
(2)把棋子从(1,6)移到(3,6)再移到(6,6),你发现了什么? [棋子沿水平方向移动时,数对中的第2个数(行)不变] (3)把棋子从(6,6)移到(6,5)再移到(6,1),你发现了什么? [棋子沿竖直方向移动时,数对中的第1个数(列)不变]
设计意图:结合摆棋子的情境,引导学生有序观察,逐步理解数对中两个数的变化规律,巩固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课堂练习,提升反馈 1.完成教材64页练一练1题。
(1)正确找到列与行,并用数对表示出来。 (2)根据数对在图中找出相应的位置。
(引导学生明确数对中的第1个数表示列,第2个数表示行)
2.分别让第1组、第3排的学生起立,并让学生依次说出表示自己位置的数对。 (引导明确:表示同组学生位置的数对中的第1个数相同;表示同排学生位置的数对中的第2个数相同)
3 / 4
3.完成教材65页4题。
(1)在方格图中画出一个长方形,并用数对表示四个顶点的位置。 (2)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同一条长,左右两个顶点的位置都是列相同;同一条宽,上下两个顶点的位置都是行相同)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板书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结合学生的回答完善板书) ⊙布置作业
教材64页练一练2题。
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
组数 排数 数对
淘气 第2组 第4排 (2,4) 笑笑 第1组 第1排 (1,1) 用数对表示位置——简明、清楚、准确 (1,6),(3,6),(6,6)——行不变 (6,6),(6,5),(6,1)——列不变
4 / 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小学数学北师版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教案设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