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届成都七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4.0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1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成都七中高二(下)化学试题

命题人:高二备课组 审题人:潘君 王俊德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Ⅰ卷(54分)

一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3×18 = 54分) 1.欲用96%的乙醇溶液制取无水乙醇时,可选用的方法是

A.加入无水硫酸铜,再过滤 B.加入生石灰,再蒸馏

C.加入浓硫酸,再加热,蒸出乙醇 D.将96%的乙醇溶液直接加热蒸馏出来 2.下列醇能被氧化为醛类化合物的是

3.具有显著抗癌活性的10-羟基喜树碱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10-羟基喜树碱的说法正

确的是

A.分子式为C20H16N2O5 B.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不能发生酯化反应 D.一定条件下,1 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1 mol NaOH反应 4.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 B.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 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5.从甜橙的芳香油中可分离得到如下结构的化合物: 现有试剂:

①KMnO4酸性溶液;②H2/Ni;③Ag(NH3)2OH;④新制Cu(OH)2碱性悬浊液,能与该化合物中所有官能团都发生反应的试剂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某中性有机物C8H16O2在稀硫酸作用下加热得到M和N两种物质,N经氧化最终可得M,则该中性有机物的结构可能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7.物质的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操作,也是化工生产及物质制备中的主要环节.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第 1 页 共 5 页

A.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选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然后将两层液体分开

B.在提纯鸡蛋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NH4)2SO4溶液,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可得较纯的蛋白质

C.油脂的提纯中,可将油脂加入浓NaOH溶液中加热,然后过滤,滤出的溶液即为较纯的油脂

D.甘蔗是制备蔗糖的主要原料,榨出的甘蔗汁因含色素而呈棕黄色,在制取蔗糖前应先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搅拌、过滤、蒸发结晶,即得较纯的蔗糖 8.CH4的燃烧热为890 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4(g)+2O2(g) = CO2(g)+2H2O(l) ΔH =+890 kJ/mol B.CH4+2O2 = CO2+2H2O ΔH = -890 kJ/mol

C.CH4(g)+2O2(g) = CO2(g)+2H2O(l) ΔH = -890 kJ/mol D.CH4(g)+2O2(g) = CO2(g)+2H2O(g) ΔH = -890 kJ/mol 11-

9.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CO(g)+O2(g) = CO2(g) ΔH = -283.0 kJ·mol1 ②H2(g)+O2(g)

22= H2O(g) ΔH = -241.8 kJ·mol1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

B.由反应①、②可知如右图所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

H2O(g) = CO2(g)+H2(g) ΔH=-41.2 kJ·mol1

C.H2(g)转变成H2O(g)的化学反应一定要释放能量

1

D.根据②推知反应H2(g)+O2(g)===H2O(l) ΔH>-241.8

2

kJ·mol1

10.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 B(g) 3C(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L。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 mol/L,该配比是

A.4molA + 2molB B.1molA + 0.5molB + 1.5molC C.3molC + 1molB D.3molC + 2molA + 1molB 11.在一不能压缩的容器中,A(g)+3B(g) 2C(g) △H <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平衡可能不移动

B.改变条件,A的转化率降低,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只增大C的浓度,相当于加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加入A,再次达平衡,C的体积分数可能降低

12.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已知反应过程某一时刻SO2、O2、SO3浓度分别为0.4 mol/L、0.2 mol/L、0.4 mol/L,达到平衡时浓度可能正确的是

A.SO2、O2分别为0.8 mol/L、0.4 mol/L B.SO2为0. 5 mol/L

C.SO2、SO3均为0.3 mol/L D.SO2为0.5 mol/L,SO3为0.2 mol/L 13.把3 mol A和2.5 mol B混合于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3A(g)+B(g) xC(g)+2D(g),5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容器内压强变小,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min),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 mol/(L·min) B.平衡时,C的浓度为0.25 mol/L C.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20% D.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原来的0.8倍 14.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s)+3B(g) 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发生变化时,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第 2 页 共 5 页

① 混合气体的密度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③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 ④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 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NO2,发生如下反应: 2NO2(g)

N2O4(g) ΔH < 0 达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a mol NO2,再次达到平衡后,与原平衡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相对平均分子质量增大 B.NO2的转化率提高

C.NO2的质量分数增大 D.反应放出的总热量大于原来的2倍 16.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 NH3(g)+

--

HI(g);②2HI(g) H2(g)+I2(g),达到平衡时,c(H2)=0.5 mol·L1,c(HI)=4 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A.9 B.16 C.20 D.25

17.将1 mol H2(g)和2 mol I2(g)置于某2 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H2(g)+I2(g)2HI(g) ΔH<0 ,并达到平衡.HI的体积分数w(HI)随时间变化如图(Ⅱ)所示,若改变反应条件,w(HI)的变化曲线如图(Ⅰ)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A.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 B.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 C.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 D.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

18. 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点.下图是用KOH溶液分别滴定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示意图.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用NH3·H2O溶液滴定HCl和CH3COOH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的是

Ⅱ卷(46分)

+OH OH 19.(12分)①已知: C=O+HCN→ C H 2 O/H C

(H)R COOH (H)R (H)R CN

②CH3COOCH2CH2OH的名称为乙酸羟乙酯。 隐形眼镜可由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超薄镜片,其合成路线如下。

第 3 页 共 5 页

C D HCN E + H2O/HC3H7OH 浓硫酸/△ NaOH CH2=CH2 I G F H2O 浓硫酸△ HEMA H (1) I、E结构简式I 、E (2) 写出E→F反应的反应类型 (3) 写出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 G与F以物质的量之比1 : 1反应,请写出同时满足下述条件H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a. 能发生银镜反应;b. 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c. 分子结构中无甲基;

20.(6分)把N2和H2以1:1物质的量比混合均匀后分成4等份,分别同时充入A、B、C、D四个装有相同催化剂的不同真空密闭容器中(容器的容积固定),保持相同温度(500℃)的条件下,四个容器中的合成氨反应相继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分析平衡时表中数据回答问题(用A、B、C、D填空) A HBr B C3H7Br 混合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N2的转化率 H2的转化率 A 20% B 30% C 16 D 17 (1)都达平衡时, 容器中NH3的物质的量最大 (2)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最长的是 。

(3)四个容器的容积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21.(8分) 现有常温下的六份溶液:

① 0.01 mol/L CH3COOH溶液; ② 0.01 mol/L HCl溶液; ③ pH=12的氨水; ④ pH=12的NaOH溶液;

⑤ 0.01 mol/L CH3COOH溶液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 ⑥ 0.01 mol/L HCl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 (1)若将②、③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_____③(填“>”、“<”或“=”). (2)将六份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溶液的pH:①_ ___②,③__ _④,⑤__ _⑥(填“>”、“<”或“=”). 22.(10分)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和如何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并加以开发利用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 CH3OH(g)+H2O(g),如图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

)的变化.

(1)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第 4 页 共 5 页

A.ΔH>0,ΔS>0 B.ΔH>0,ΔS<0 C.ΔH<0,ΔS<0 D.ΔH<0,ΔS>0

(2)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度降低,平衡常数K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氢气

--

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 __________ mol·L1·min1.

(5)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2)增大的有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再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 E.充入He(g),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23.(10分)为证明乙醇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现采用一套装置进行实验。试根据装置示意图、试剂及实验现象,回答有关问题。

Ⅰ.装置中所装的试剂:

① A瓶装无水乙醇,内放无水CuSO4 ② B干燥管中装生石灰

③ C和D中都装浓硫酸 ④ E瓶中装入试剂Y为浓盐酸

Ⅱ.实验操作及现象:用水浴加热A瓶;将D中浓硫酸缓缓滴入E中与浓盐酸作用;发现C中导管有大量气泡放出;A瓶内无水CuSO4逐渐变成蓝色,在B管口挥发出的气体可点燃。请回答以下问题:

(1) E瓶用于制取 气体

(2)D中浓硫酸所起的作用是 (3)A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此实验能证明乙醇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的理由是 (5)若将实验装置中的C瓶取走,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填“能”或“否”)

第 5 页 共 5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5届成都七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4.04)在线全文阅读。

2015届成都七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2014.0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6843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