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东莞市高三物理高考模拟试题3
13.民间常用“拔火罐”来治疗某些疾病,方法是将点燃的纸片放入一个小罐内,当纸片燃烧完时,迅速将火罐开口端紧压在皮肤上,火罐就会紧紧地被“吸”在皮肤上。其原因是,当火罐内的气体
A.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B.体积不变时,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C.压强不变时,温度降低,体积减小 D.质量不变时,压强增大,体积减小 14.冬天有这样的现象:剩有半瓶水的热水瓶经过一个夜晚,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不易
拔出来,主要原因是瓶内气体
A.温度不变,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B.体积不变,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C.温度降低,体积减小,压强不变 D.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15.右图为远距离输电的电路原理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U1>U2 B.U2=U3 C.I4 < I2 D.I1 > I2
16.如图所示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 的v?t图像,由图可知
A. 3s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
B. 3s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将发生变化 C. 物体所收合外力的方向一直向北 D. 物体所收合外力的方向一直向南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
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7. 按照玻尔原子理论,下列表述正确是 A.核外电子运行轨道半径可取任意值
B.氢原子中的电子离原子核越远,氢原子的能量越大
C.电子跃迁时,辐射或吸收光子的能量由能级的能量差决定,即hν=|Em- En| D.氢原子从激发态向基态跃迁的过程,可能辐射能量,也可能吸收能量
18. 用一水平拉力使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粗糙的水平面运动,物体的v-t图象如图
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0-t1时间内拉力逐惭减少 B.在0-t1时间内物体做曲线运动 C.在t1-t2时间内拉力的功率不为零 D.在t1-t2时间内合外力做功
O t1 t2 t v v 电厂 I1 U1 I2 U2 U3 I4 U4 用户 12mv 219. 如图为磁流体发电机的原理图,等离子体束(含有正、负离子)以某一速度垂直喷射入
+ –
C
+
D
由一对磁极CD产生的匀强磁场中,A、B是一对平行于磁场放置的金属板.稳定后电流表中的电流从“+”极流向“-”极,由此可知 A. D磁极为N极 B. 正离子向B板偏转 C. 负离子向D磁极偏转
D. 离子在磁场中偏转过程洛仑兹力对其不做功
20.如图,真空中有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处分别放置一对电
荷量都为q的正、负点电荷.图中的a、b、c、d是其它的四个顶点,k为静电力常量,下列表述正确是
A. M、N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kB. c、d两点电势相等
C. a、b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 D. 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
M
q 2L22d
c
N
21. 如图,吊车以v1速度沿水平直线匀速行驶,同时以v2速度收拢绳索提升物体时,下列
表述正确是
A. 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为v1+ v2 B. 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为v1?v2 C. 物体相对地面做曲线运动 D. 绳索保持竖直状态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共18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34.(1)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拉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
图中(甲)为实验装置简图。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代号). A.实验时要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C.钩码的重力要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 D.实验进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②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是计数点(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其中L1=3.07cm, L2=12.38cm, L3=27.87cm, L4=49.62cm。则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m/s,小车的加速度是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A L1 B L2 L3 C D E 22→ v1
↑v2
L4 (乙) (甲)
(2)(10分)某同学想测出某种圆柱形材料的电阻率,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d,结果如图乙,则d = mm. ②请在图丙中完成实物图的电路连接.
③若电压表V1示数为U1,内阻为Rv1,电压表V2示数为U2,设该材料的长为L,直径
为d,由以上实验数据得出材料电阻率的表达式为 .
④在实验过程中,已知各元件均完好,但闭合电键后,调节滑动触头P至最左端a时发现V1 和V2示数都不为零,原因是滑动变阻器的 端(a或b)的导线没连接好.
35.(18分)如图甲,圆形玻璃平板半径为r,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一质量为m的小木
块放置在玻璃板的边缘,随玻璃板一起绕圆心O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1)若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求木块的线速度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缓慢增大玻璃板的转速,最后木块沿玻璃板边缘的切线方向水平飞出,落地点与通
过圆心O的竖直线间的距离为s,俯视图如图乙.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木块落地前瞬间的动能.
36. 如图所示,高度相同质量均为m?0.1Kg的带电绝缘滑板A及绝缘滑板B置于水平面上,A的带电量q?0.01C,它们的间距S?图甲
图乙
乙 甲
a b
V 1 V 2- + - + 15105a
- + _ +
丙
b
srO4m。质量为M?0.3Kg,大小可忽略的物块C放3置于B的左端。C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1,A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0.2,B的上、下表面光滑,最大静摩擦力可以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三个物
体处于静止状态。现在空间加一水平向右电场强度为E?80N/C的匀强电场,假定A、B碰撞时间极短且无电荷转移,碰后共速但不粘连。求: (1)A与B相碰前的速度为多大;
(2)要使C刚好不脱离滑板,滑板的长度应为多少; (3)在满足(2)的条件下,求最终AB的距离。
C A S B E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C 14.B 15.D16. C 二、双选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7.BC18.AC 19.AD 20. AC 21.BD 三、非选择题: 34.(18分)参考解答:
(1) (1)①A、C (2分,选对一个的给1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② 1.24 (2分) 6.22 (2分)
(2)①4.593(4.591~4.595都可得分)(2分) ②如图所示,有一处连接错误不给分. (3分) ③
?d2(U2?U1)RV4U1L1(3分)
④ a(2分) 35.(18分)参考解答:
(1)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可得木块的线速度大小 v?2?r ①(4分) T木块所受摩擦力等于木块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Ff?m(2?T)2r ②(4分) (2)木块脱离玻璃板后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有 h?12gt2 ③(2分) 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水平位移
x?vt ④(2分)
x与距离s、半径r的关系
s2?r2?x2 ⑤(2分) 木块从抛出到落地前机械能守恒,得 E1kt?2mv2?mgh ⑥(2分) 由以上各式解得木块落地前瞬间的动能
s2?r2Ekt?mg(4h?h) ⑦(2分)
36.(1)A与B相撞之前由动能定理:(qE??122mg)S?2mv0得v2(qE??2mg)0?mS 2分
代入数据得:v0?4m/s 2分 (2).A与B相碰后速度为v1
由动量守恒定律:mv0?(m?m)v1
vv01?2?2m/s 2分 C在A上滑行时,A、B分离,B做匀速运动 A与地面的摩擦力f2??(2m?M)g?0.8N A受到的电场力F?qE?0.8N 故A、C系统动量守恒定律, 1分 当C刚好滑到A左端时共速v2
分 2由动量守恒定律:mv1?(m?M)v2 得vmv12?m?M?0.5m/s 1分
设A长度为L则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1121MgL?2mv21?2(M?m)v2 2分
12mv2121?(M?m)v2得L?2? 1Mg代入数据得L?0.5m 1分 (用其它方法求解正确也给分) (3).对C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1Mg?Ma
得a??1MgM?1m/s2 1分
加速时间为t?v2a?0.51?0.5s 1分
0.5s内A的位移Sv1?v2A?2t?0.625m 1分
0.5s内B的位移SB?v1t?1m 1分
所以两者以后距离关系式为
x?SB?SA?(v1?v2)t?0.375?1.5t
分
1
由动量守恒定律:mv1?(m?M)v2 得vmv12?m?M?0.5m/s 1分
设A长度为L则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1121MgL?2mv21?2(M?m)v2 2分
12mv2121?(M?m)v2得L?2? 1Mg代入数据得L?0.5m 1分 (用其它方法求解正确也给分) (3).对C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1Mg?Ma
得a??1MgM?1m/s2 1分
加速时间为t?v2a?0.51?0.5s 1分
0.5s内A的位移Sv1?v2A?2t?0.625m 1分
0.5s内B的位移SB?v1t?1m 1分
所以两者以后距离关系式为
x?SB?SA?(v1?v2)t?0.375?1.5t
分
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4年东莞市高三物理高考模拟试题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