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教 学 设 计 首 页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课时教学目标(三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4 1.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养成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维) 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教学重点: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重点与 难点 教学 教学难点:积末尾的0的个数。 教学方法:讲解引导法,引导发现归纳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自主方法探究,分组讨论, 与 教学手段:实物投影,多媒体 手段 使用苏教版第六册第一单元《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是在学习了两位数教材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的 构想 本节课我是让学生理解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因此我将重点主要放在计算方法的探究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再具体讨论;从而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这是一堂计算课,不但要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培养估算意识,还要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
教师行为 口算后随机抽取几题,说说是怎样进行口算的。 学生行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一、试标导航: 谈话引入 1.口算。 6×30= 30×2= 60×5= 30×20= 10×30= 23×20= 二、议标导学: 2.揭题:本节课我们就 来学习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三、展标导思: 1.出示教材第9页例5 主题图。 (1)提问:你从图中获 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 些数学问题? 整理信息,提出问题:每个足球32元,买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多少元? 教师板书:32×30。 (2)探究算法。 提问:你能估一估吗? (把32看成30,30×列式再汇报,最后全班交流。 追问:你想用什么方法30=900,大约是900) 来算出32×30的积呢? 引导:下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探究算法,算出结果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
教师行为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使用的不同算法。 2.优化算法。 学生行为 学生交流算法。 方法一:用口算。先算32乘3的积,再在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 列式为:32×3=96 32×30=960 方法二:用竖式计算。仿照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1)谈话:计算32×30的笔算方法算出结果。 时,同学们有的用口算,有的用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来计算,这样都可以,老师想介绍一种简单的列式计算方法给同学们。 教师边讲述边板书。 第一步:列竖式。因为0乘32还得0,所以这一步可以不写。这样就先算32×3,列竖式时可以让3与32中的2对齐,把30中的0写在后面。 3 2 × 3 0 9 6 0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
教师行为 第二步:计算。先算两位数乘一位数32×3得96,再在积的末尾加上0。注意乘数末尾有一个0,那么积的末尾也只能加上一个0。 第三步:检验。这样的计算方法对不对呢?我们不妨与前面计算的结果对照一下,得数相同吗? (2)(教师指着两种不同的方法)提问:你们喜欢用哪种方法列式计算?为什么? 3.教学“试一试”。 出示算式:40×53=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汇报交流,并指名板演。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4 0 5 3 × 5 3 × 4 0 1 2 2 1 2 0 2 0 2 1 2 0 师:仔细观察,哪一种计算方法更加简便? 学生行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
教师行为 提问: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怎样算比较简便? 教师小结:列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把两位数放在上面,整十数放在下面,可以把0前面的数相乘,0不参加运算,有几个0落下,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四、达标导练: 1.完成教材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第2小题中乘数50末尾只有一个0,而积1800的末尾为什么有两个0? 2.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3题。 用课件逐题出示竖式 3.完成教材第10页“想想做做”第5题。 提问:题目的要求是什么?你怎样比较第一组中的两道题?(第一个乘数相同)你能想到什么? 对错。 学生行为 学生得出:第二种。 学生交流反馈 教材上计算,指名板演,并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课堂变化及处理 主要环节的效果 先观察,再判断,并说说 在小组里说一说怎样比较第二组,第三组的两道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比较每组题的得数,看看与原先的想法是否一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