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北伐战争》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 八 年级上册
第 三 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 11 课《北伐战争》
课 型:新授
教学模式:三环节合作探究 教 具:多媒体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能力目标:指导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和进军路线,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战争,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
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面所学过内容,讨论回答问题: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北洋军阀 对内独裁专制是中国封建势力的代表;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是帝国主义势力的代表。这一时期“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陆续又进行了几次革命,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恰逢此时,共产党成立的消息,使孙中山看到了革命的希望。中共二大共产党最低奋斗目标是推翻军阀统治,孙中山也认为革命的障碍就是军阀势力,双方达成共识。于是,国共两党顺应形势实现了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北伐战争。 二、教师引领,明标自学,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自学课本15分钟,完成并记忆下列内容。)
合作探究:采用同桌→小组→师生合作的形式 (一)黄埔军校的建立:
1、出示学习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一目黄埔军校的建立,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划出归纳相关知识点:
(1)时间:1924年5月(2)创始人:孙中山(3)地点:广州黄埔
(4)校长: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5)作用:培养军事政治人才,奠定国民革命基础。 2、完成自学检测
师:展示幻灯片:黄埔军校;军校校门对联: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材料和课本知识及以往所学知识分组讨论:孙中山为什么要建立黄埔军校?这副对联体现的办学宗旨(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孙中山认识到在过去自己进行不懈革命的过程中,所依靠的对象只是会党、新军和各派军阀等,始终没有自己的革命军队,这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他希望通过黄埔军校创立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
对联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它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人才,孙中山以军校的学生为根本成立了国民革命军,军校的学生大多成为国民革命军的各级领导干部,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1926年,他们在广东革命政府的领导下,高唱着《国民革命军军歌》开始了北伐战争。
(二)、北伐胜利进军
1、出示学习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二目北伐胜利进军,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划出归纳相关知识点:
(1)北伐时间 (2)北伐目的 (3)北伐对象 (4)总司令 (5)主要战场 (6)主要战役 (7)铁军称号 (8)作战方针 (通过看书,学生很容易找到相关知识点。) 2、完成自学检测
师展示:《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北伐军胜利进军\这部分内容,并结合所给的资料和自己掌握的地理、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让学生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到台前自己做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北伐军胜利进军的过程。对表现好的、积极参与的同学要给予表扬。 当年国民革命军就是唱着这首歌开赴北伐前线的,那么,你知道歌词中的军阀主要指哪些人吗?国民革命军为什么要打倒他们呢?北伐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其主要战场在哪里?哪一位同学有勇气来前面利用这幅图给大家讲一讲北伐军胜利进军的过程?
通过这个实例表和我们掌握的地理、历史知识,可以知道吴、孙、张三派军阀拥兵自重,控制着中国大部分富庶的地区;同时他们又是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中国封建统治的代表,他们对内镇压、混战,对外卖国投降,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因此成为国民革命军讨伐的主要对象。
刚才这几位同学的表现非常出色,根据他们的讲述,我们知道北伐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就从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声势震动了全国。教师强调:革命势如破竹,大家通过阅读也了解到北伐战争的大致经过,那么我们一起来思考“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
展示幻灯片: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教师总结。
这位同学总结得很不错,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够胜利进军是因为:
A.国共合作 B.党员模范 C.作战英勇 D.方针正确
北伐战争把国民革命推向了高潮,那么,国民革命的最终结果如何呢? 指导学生阅读52页,展示:幻灯片(或看课本第52页图片):《被关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国民党在屠杀革命志士》两幅图片。学生回答后再由教师总结。
3.指导学生看52页内容,组织学生探讨:北伐战争的目的是否达成?(基本完成)
4.组织学生探讨:国民大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失败,国共合作破裂)
过渡:国共两党走上了彼此相悖的道路,共产党以人民群众力量作为其有力保障,而国民党投靠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体现是?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出示学习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二目北伐胜利进军,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划出归纳相关知识点:
(1)时间、(2)地点、(3)人物、(4)性质 2、完成自学检测
展示幻灯片,师总结:
1927年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卖国投降,直到1949年才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军推翻,结束了它在中国大陆22年的反动统治。 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精讲点拨:
歌谣是浓缩知识点的有趣的方法之一,请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灵活运用。下面是我用歌谣的形式对本课知识的小结,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孙中山开一大,国共合作成一家。
苏联、中共帮助下,黄埔军校建立啦。 两党携手齐北伐,反帝反封保国家。 北伐对象吴孙张,湖南湖北主战场。 铁军归功独立团,汀泗贺胜和武昌。 军阀基本被打跨,革命形势正当好。 蒋、汪背信闹分家,另起炉灶独当家。 对内镇压,又屠杀,内外勾结力量大。 中共年幼大权撒,国民革命失败啦。
板书设计:
第11课 北伐战争
国 国 黄 吴佩孚
民 共 埔 孙传芳 北伐基本胜利 大→ 合 →军 张作霖 革 作 校 命
广东 武汉 南京
【课堂翻看】
一选择题
1、领导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的是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国民党 C.革命统一战线 D.广东国民政府
2、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将领称蒋介石为“校长”,这里的“校”是指 A.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B.黄埔军校 C.西点军校 D.抗日军政大学
3、“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歌广为传唱的历史时期是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4、下列人物中,曾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共产党人是: A.贺 龙 B.周恩来 C.叶剑英 D.叶 挺
5、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与国民党进行合作,推动国民革命,参加北伐战争。关于国民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B.北伐战争的对象是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八上三11北伐战争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