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 编制人 制定日期 2012.09 修订日期 审定组(人) 审定日期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学 分: 2 学 时:62
适用专业: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课程的性质:
公共关系学既是一门独立性的学科又是一门边缘性的学科,因此她既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又需要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心理学、营销学、美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功能,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技术,并了解公共关系的工作原理。
2. 课程的任务: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需要我们在教授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积 极性,进行创造性地学习,树立公共关系意识,培养和掌握公共关系原理和技能。
3.后续课程:
公共关系礼仪、公共关系写作等。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基本理解、掌握公共关系学的核心概念、基本理论、公共关系的功能、公共关系的对象构成分析、公共关系的传播技术和公共关系的策划。
2、增强公关意识,如形象的意识、服务公众的意识、真诚互惠的意识、沟通交流的意识、创新审美的意识、立足长远的意识。初步学会运用公关理论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了解掌握公共关系实务的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1 公共关系的概念
1.2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3 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原理、原则与基本职能
2.1 公共关系原理 2.2 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2.3 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
第三章 公共关系构成的要素
3.1 社会组织 3.2 公共关系的客体 3.3 公共关系的手段
第四章 公共关系的目标---塑造组织形象
4.1 组织形象及其意义 4.2 影响组织形象的基本因素 4.3 组织形象的塑造
第五章 公共关系工作程序
5.1 公共关系调查 5.2 公共关系策划 5.3 公共关系活动的实施 5.4 公共关系评估
第六章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
6.1 公关员-----组织形象大使 6.2 公关员的必备条件
6.3 公关员的日常工作及职业道德 6.4 公共员的培训与考核
第七章 公共关系的社交礼仪
7.1 仪表礼仪 7.2 仪态礼仪 7.3 见面礼仪 7.4 拜访与接待礼仪 7.5宴会与舞会礼仪
第八章 公共活动与技巧
8.1 公关活动 8.2 公关技巧
第九章 国际公共关系
9.1 国际公共关系概述 9.2 国际公共关系沟通传播渠道 9.3他国环境对国际公共关系的影响
(二)实践教学内容
实训1:日常接待
有选择地参与企业,能锻炼能力的实践活动。事后有书面小结。 实训2:沟通性会议
设计、组织班级或班级与班级间的联谊沟通活动。事先有文案,事后有小结。 实训3:文字传播制作
采访、编写黑板报,班级、年级的小报,公关广告文词的创作等。 实训4:案例解断
要求依据教师提供的或社会实际发生的案例,用公关思路提出解决的方法。 实训5:案例创思
要求学员运用学到的公关知识,观察,分析某企业的问题。寻找公关课题,并提出策划方案。(案例编写)
实训6:组织学员参观、考察具有良好形象的企业。 以上内容,每学期视实际情况选用2-3项。
四、教学条件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采用多媒体为教学工具,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解与实训两部分,课堂讲解按学时分配表讲授,实训主要完成各章节配套练习。
五、学时分配 序号 1 绪论 2 公共关系的原理、原则与基本职能 3 公共关系构成的要素 4 公共关系的目标---塑造组织形象 5 公共关系工作程序 6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 7 公共关系的社交礼仪 8 公共活动与技巧 9 国际公共关系 10 案例创思实训 11 复习、考试
合 计 机 动 总 计 内 容 授课实训或学时 习题课 4 4 4 4 4 4 6 4 4 4 42 4 46 2 2 2 2 8 16 16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以期末考试的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课内实训以综合作业形式完成,纳入平时成绩进行考核。
六、教材与参考书
选用教材:《公共关系学》邓丽明 李望 陈建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4年9月第1版 参考书:《公共关系学》居延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最佳公共关系案例》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公共关系学》 黄昌年、赵步阳 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七、大纲说明
本课程大纲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学期的长短可适当调整学时,灵活应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201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