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学习目标】
1、通过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永恒发展的分析理解,懂得发展具有普遍性;
2、通过对事物发展过程的分析,准确把握发展的实质。 【学习重难点】
发展的实质 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知识梳理】
1、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2、发展的普遍性
(1)表现:
一,是发展的;二,是发展的;三,是发展的。
整个世界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之中,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一)发展的普遍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 1.自然界是发展的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引起的。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表明,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每一个人的认识都会经历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的过程。
注:整个世界包括三部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综上可见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
(二)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2.发展的意义
有了发展才有了缤纷秀丽的自然界,才有了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才有了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 注:①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
(三)原理总结: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
2、方法论: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3、反对: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静止观点(反对形而上学用静止地观点看问题);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对点演练:
1.以下各项能说明发展普遍性原理的是 ( )
①青藏高原海陆变迁 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③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④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 哪些属于“发展”( )哪些属于“运动变化”( ) A、爬行类动物变成始祖鸟 B、始祖鸟变成现代鸟类 C、恐龙灭绝 D、候鸟迁徙 E、环境破坏,鸟类减少 F、退耕还林,还草,鸟类回归 3..下列属于新事物的是( ) A.科技电脑算命 B. 苏联解体
C.生物的退化 D.中国市场经济的出现
我国有古诗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据此回答4—5题。 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表明( )
A.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C.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 D.任何运动都存在相对静止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原因在于( )
A.新事物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新事物是和旧事物相比较而言的 C.物质是客观实在,是永不消亡的 D.事物的联系是无条件的,因而发展也是无条件的 (四)知识拓展(了解)
1.运动、变化、发展这三个哲学概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区别 含义不同 性质不同 联系 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不变和僵化的。 运动 物质的存在的方变化 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步的,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 没有表达或规定事物运动、变化的总体性质和总趋势 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所包含的趋向性 发展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具有前进的、上升性质的变化 式,是一般的变化 改变。这种改变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2.知识拓展: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是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 所谓旧事物,是指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
概括: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就是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判断新旧事物的三种错误标准:
(1)时间标准:以事物出现的时间的先后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新旧 (2)旗号标准: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3)现状标准:以事物的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的完善来判断一事物的新旧。
1.发展属于变化,变化也是发展。( )
(注意:并非任何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 2.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
(注意:判断新事物的标准三个是: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是否具有远大前途.不能只用时间标准来判断)
3.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熟和完善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注意:判断新事物的标准如上,用现状标准来判断是错的) 4.科学算命是科学与传统算命相结合而产生的新事物.
(注意:判断新事物的标准如上,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来判断新旧事物是错的) 5.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注意: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
【走近高考】
1、(2010高考·浙江卷31)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①未来世界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
2.(2008·全国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极端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这表明() ①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不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也随之深化和发展 ②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不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和失控 ③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与自然界的联系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使人类超越自然而逐渐成为自然界的主宰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这体现了 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 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
4、《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这段话表明的哲理是
①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联系的,认识了前者就认识了后者 ②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 ③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④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练习】
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C.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D.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2.在距今2亿年前—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逐渐演化为高原地带。今天,青藏高原整体上仍然处在隆升过程中。青藏高原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主要说明 A.自然界是发展的 B.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C.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D.事物联系是客观的
3.纵观历史的进程,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
A.自然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B.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C.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D.人的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4.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的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后来相对论力学和量子力学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神话。这说明 ①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②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
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④任何理论都有局限性,都是不正确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里的“创新”体现了 A.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 B.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C.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D.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6.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发展的实质的是
①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②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③发展具有普遍性④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7.从原始人的石刀、石斧,到传统手工工具,再到近代机器工具,再到现代的机器人,生产工具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前进。这说明 A.没有前进的、上升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社会 B.生产工具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唯一动力 C.唯物辩证法从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上理解发展 D.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无限发展过程 8.对于变化与发展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展一定是变化 ②变化一定是发展 ③发展不一定是变化 ④变化不一定是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变化与发展的内在关系是 A.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变化的实质就是发展 B.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C.事物的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D.发展是事物变化的趋势,事物的变化决定了发展
【非选择题】 有人认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话是说,人都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谈谈你的认识。
高考3324
练习BABCD DACB
对点C 2. ABF ABCDEF 3.D 4.A 5.A
(1)这句话是说人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有正确的一面。但不能把人的任何变化都说成是发展。
(2)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它不包括下降的、后退的运动。
(3)有的人“三日”之后,在品德、学习和工作上都有了很大进步,这种变化是发展。如果退步了,这种变化就不是发展。
(4)在观察人和事物的运动变化时,必须作具体分析。题目中的观点是片面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7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精编学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