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最符合题目要求。
1.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杂家“兼儒墨,合名法??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
杂家的这一特点反映出战国时期
A.儒墨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B.各学派思想的分歧消失 C.百家争鸣局面基本结束 D.诸子百家思想趋向融合
2.“转此大法轮,救汝旱岁苦??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老农用不知,瞬息了千亩。抱
孙带黄犊,但看翠浪舞。”诗中所咏工具
A.是农业播种技术的革新 B.有利于增加汉代的粮食产量 C.利用水力提高灌溉效率 D.适应了不同地区的灌溉要求 3. 右图是宋代常州不同区域商税额的增长示意图。图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州城的商业中心地位严重动摇 B.镇场商业对县城形成挑战之势 C.抑商政策导致县城商业发展缓慢 D.坊市界限打破刺激镇场商业繁荣
4. 元朝在沿用郡县制一系列基本制度和规则的基础上,增加了行省设置。行省从中央领受
部分权力,代中央行事,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这里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表现在
A.行省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 B.元朝彻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C.行省制继承秦朝推广的郡县制 D.元朝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5. 永乐年间,内阁只是一个特命人值的朝臣辅佐皇帝办理机务的处所,六部等部院的政事
都直接呈送皇帝。但到宣德年间,明宣宗让阁臣兼任六部尚书并“票拟”皇帝谕旨,经由皇帝“批红”后再经内阁下达部院。材料表明宣德年间 A.内阁成为法定的行政机构 B.君主权力受到内阁的制约
C.六部权力较明初大为下降 D. 六部不再直接听命于皇帝
6. 历史学家陈旭粗认为,太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迫求自己的
理想。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这一观点旨在强调
A.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具有空想性 B.太平天国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 C.太平天国的失败缘于时代局限 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革命失败
7.“中国倡民权者以先生为首,然其实施政策,以为中国积数千年之习惯,其民智未开,骤
予以权,固自不易。??盖独有所见,非徒感今上之恩而已。”这里的“先生”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 C. 孙中山 D.陈独秀
8.下表是近代中国部分年份进出口商品贸易比重表(占总值%)。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轻重工业发展趋于平衡 B.南京国民政府优于发展重工业 C.当时国内工业建设有所发展 D.民族工业在“一战”后迅速萧条
9. 1931年,上海市区仅有共用电话6处,在市公用局的推广下,到1936年,上海华侨界地
区公用电话有124部、租界213部。1933年至1936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火政处共接到火警警报3389次,其中由电话接到警报1962次。这反映出 A.电话通讯利于城市消防发展 B.国民政府大力普及电话事业 C.火警报警基本使用公用电话 D.电话通讯在近代中国发展迅速
10.右图漫画《步步高升》中,各阶层人民代表通过人民政协的大门,沿着一级级阶梯“步
步高升”,走向顶端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漫画中的“人民政协” A.具有人民民主性质 B.完善了政治协商制度 C.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11.基辛格回忆说:“阿尔巴尼亚提案以压倒多数通过了。美国的双重代表权和把安理会席
位给北京的提案,却根本没有表决。问题的实质在于,友好国家改变了立场。当美国对北京采取敌对态度的时候,他们害怕投票赞成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受到找们的某种惩
罚。现在我们戏剧化地要跟中国和解,他们就不再怕这种惩罚了。”基辛格认为中国外交取得进展
A.是由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提高 B.关键是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C.取决于欧洲国家对中国的态度 D.受益于中美两国关系趋向缓和
12.《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一文中提到:“十年实践,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
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 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此后,我国政府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决定开发和开放浦东 D.开辟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13.学者郑水年说:“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垮台使改革领导者尤其是邓小平认识到推进国内
改革是何等该要和迫切。当许多人将共产主义的崩溃归之于西方的努力时,邓小平指出国内因素才是根本原因。”鉴于此,邓小平
A.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决定把改革的重心转向国有企业 C.科学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 D.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4.克利斯提尼时期,富有贵族吃珍贵食物,举办奢华宴会时,要承受极大的压力,他们在
公共事业上的投入要远远多于个人消费。这一现象
A.是严格实行财产等级制的结果 B.得益于铲除旧贵族的政治特权 C.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D.体现了雅典直接民主过于泛滥
15.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等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
况。右边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A.开启了各地文明会合交融历程 B.导致欧洲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 C. 矛头直指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D.以人文主义冲击了宗教神权的束搏 16.1820年,科恩兄弟因违反弗吉尼亚州的某项法律而被罚款,他们向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
诉。联邦最高法院接手此案,弗州以联邦最高法院无权受理此案提出抗议,马歇尔法官
依据宪法联持最高法院有审理权,并依法判决科恩兄弟败诉、弗州胜诉。这一诉讼案的到决过程
A.反映州权主义占据上风 B.强化了美国联邦政府的司法权威 C.说明中央与地方权力制衡 D.表明最高法院取得法定上诉管辖权 l7.“新能源被开发出来,钢—新工业时代生产的关键—的生产得到飞跃发展。在主要的欧
洲强国中,德意志当时正在加速迎头赶上。非欧洲国家得到资金和进行建设。”在这样的“新工业时代”
A.钢铁工业成为新兴的工亚生产部门 B.商品输出成为列强侵略的主要方式 C.德国率先研制出新式交通工具飞机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发展 18.1947年9月,苏联和东欧国家召开华沙会议,苏联领导人要求“加强斗争,反对新的战
争威胁,号召团结一切民主力量和反法西斯力量,对抗美帝国主义从政治和经济上奴役欧洲的计划”,会议决定成立共产党情报局。这一事件
A.导致了美国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加速了冷战对抗的进程 C.打破了美国对东欧的经济封锁 D.促成了华约组织的建立
19.“他想要同斯大林主义分手,但不是同这种制度分手。他虽同这种制度的创造者决裂,
可是他崇拜由这位创始者所创造的世界。”这里的“他”
A.加强工业方面的部门管理体制 B.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C.开始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D.用市场阅节方式管理经济 20.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 B 行 《物种起源》一发表,达尔文就遭到来自宗教界C 的猛烈批评 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D 亿次的计算机 领先世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21题~23题为必
做题,每个考生都必用作答。第24题为选做题,共4题,考生只能选做两题,多答无效。
学 中国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生物进化论冲击了封建神史实 20世纪初,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日趋衰落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举世界多极化格局出现 结论 现代文学呈现多元化特征 21.(13分)宋明理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郁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朱熹集中了前人(特别是程颐系统)的儒学研究成果,形成丁新儒学体系。他把《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理论根据,构建上自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一整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通过编撰《童蒙须知》等启蒙著作,对儿童的衣着、饮食等日常行为都作了道德规定。比如,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程朱一派专在士阶层中求发展,终于成为新儒家的正统。直到王阳明出现后,陆王才真正能和程朱分庭抗礼。王阳明的“致良知”教以“简易直接”为特色,是和朱子“格物致知”的理论长期奋斗而获得的。他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因而打破了朱子“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阂。王阳明以来有“满街都是圣人”之说,新儒家伦理因阳明学的出现而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
——摘编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朱熹学说形成的原因,概括朱熹推广儒学的路径。(4分) (2)据材料二,比较王阳明学说与朱熹学说的不同点,归纳王阳明思想的社会意义。(6分)
(3)据材料一、二,分析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主要趋势。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3分)
22.(13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
的高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五月五、六日 五月七日 五月二十日 六月五日 大事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息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昙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