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年4月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试卷静安卷(含答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0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静安区2016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质量调研

九年级 语文试卷

(完成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2017.4

1. 注意:本试卷共26题。

2. 请将所有答案用黑墨水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则不予计分。

第一部分 阅 读(90分)

一、 文言文 (40分) (一) 默写 (15分)

1.河汉清且浅, 。(《迢迢牵牛星》) 2. ,阴阳割昏晓。(《望岳》) 3.衣带渐宽终不悔, 。(《蝶恋花》) 4. ,故克之。(《曹刿论战》) 5.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 (二) 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 (4分)

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以下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千载 B. 历历 C. 凄凄 D. 日暮

7.这首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用尾联中的两个字概括便是“ ”“ ”。(2分,每格1字) (三) 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9分)

周处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8. 课文选自《 》,编者是 。(2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4分)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 .

1

10.周处从“三横”之一到“终为忠臣”,以下对其蜕变原因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里人的劝告 B.自我的反省 C.自己的行动 D.贤人的指点 (四)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 (12分)

翁之来赵州庵也,诗日高,家日贫,其高怀雅况亦日多。尝一日,天寒大雪,老友二三辈

②③

造门访翁,翁笑曰:“适遣小婢持数叶书易得些少米豆,已敕家人煮粥作糜,以食公等,公等.毋去也。”坐甫定,一小婢辄从篱外呼曰:“糜且就火,而灶下无一茎薪,奈何?”翁笑曰:“此易耳。”翁则自往墙间以手拂雪,搜枯藜断枝拾之,且谓小婢曰:“是可作炊,炊熟,余火犹堪暖客,可以吾家老瓦盆贮出之。”诸人相顾叹曰:“此岂食人间烟火者耶?” .

(节选自《卖菊翁传》,有删改)

【注释】

①高怀,高尚的胸怀。雅况,风雅之情。②数叶书,几张书法作品。③糜,粥。④茎,根。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⑴易得些少米豆( ) ⑵诸人相顾叹曰( ) ..12.以下对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我们家的老瓦盆可以盛饭出来 B.我们家的老瓦盆可以盛余火出来 C.可以用我们家的老瓦盆盛饭出来 D.可以用我们家的老瓦盆盛余火出来

13.请在选文中摘录一句能直接体现卖菊翁“家贫”的句子。(2分)

14. 以下作品中的主要形象和选文中的卖菊翁品格最接近的是(3分) ... A.《陋室铭》 B.《爱莲说》 C.《卖油翁》 D.《愚公移山》

二、 现代文阅读 (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 题(18分)

硅化木——不朽的森林(有删改)

刘汉永

⑴公元645年,从天竺返归大唐的玄奘法师,带回了三样宝物:佛经,舍利子,以及产自西域、质如磐石的“神木”。当时人们觉得,木头变为顽石,是很神奇的事情。

⑵这种“神木”就是硅化木,也称硅化石。硅化木确实是树木所变,不过它的形成并非靠神通点化,而是自然“造化”。当树木在火山喷发中被火山灰掩埋,或是淹没在富含硅质的地下水中,与氧气隔绝让它们免遭细菌分解,火山灰或水中的二氧化硅就会逐渐渗入树木,一点点代替原来的有机质成分,直到把树木变成化石。比起那些在地下高温、高压中成为煤炭的史前植物,硅化木经受的“试炼”要柔和许多,但主要成分却从碳变成了难以燃烧的硅。化学成分虽然改变,硅化木仍大致保存了树木的原有模样,树皮、木质部,甚至年轮、蛀眼等都清晰可见。

⑶最古老的硅化木,出现在近3亿年前的二叠纪地层,也就是松柏、苏铁等具有木质部的“裸子植物”兴起之时。从那时直到恐龙灭绝后的新生代初期,硅化木中的二氧化硅,主要是玉髓、石英这样的结晶形态。而年轻一些的、距今5000多万年之内的硅化木,其中的二氧化硅还没有

2

完全结晶和失去水分,往往以蛋白石的形态存在。

⑷作为植物化石,硅化木是宝贵的科研材料。从硅化木身上,科学家能了解到许多史前植被、气候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推测出它们当年所处的生态环境。硅化木一般还留存着树木原有的植物纤维结构,并含有少量未硅化的物质,可供研究远古植物的细微构造。

⑸由于许多硅化木产自恐龙时代,有时也会紧挨着恐龙化石一起发现。新疆奇台县的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版的“侏罗纪公园”——这里有亚洲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硅化木群,还出土了多具完整的恐龙化石。在1亿多年前的侏罗纪,奇台所在的准噶尔盆地气候温暖,河湖密布,云杉、柏木、银杏等组成了枝繁叶茂的森林,各种恐龙穿梭其间。其中一些树木被裹挟泥沙的洪水迅速掩埋,在地下形成化石,又经由漫长的地壳运动和风化作用,逐渐重见天日。昔日张牙舞爪的恐龙,亿年后的枯骨化石无不倒伏在地,而无数棵硅化木,却能够傲然挺立,比恐龙还要威风。

15.以下对第⑴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引出说明对象硅化木

B.介绍了硅化木的原产地在西域

C.具体说明唐代以来我国对硅化木已有研究 D.“神木”“神奇”强调了硅化木的贵重价值

16.阅读第⑵段可知,标题中称硅化木为“不朽的森林”,“不朽”是指“ ”。能够

不朽,则是因为:⑴“ ” ⑵“ ”(6分) 17.文章第⑵至⑷段主要从 、不同形态和 等方面对硅化木进行了介

绍。(4分)

18.以下对于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硅化木形成的必要条件是有二氧化硅 B.硅化木的主要成分是硅和碳

C.最古老的硅化木产自恐龙生活的时代 D.少数硅化木保留着原有的植物纤维结构 19. 请具体分析第⑸段画线句的作用。(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2分)

天下第一桩(有删改)

凌鼎年

⑴在娄城收藏界,郑有樟是个怪人。他不藏字画不藏玉,不喜青铜不喜陶,只痴心于似石非石,似木非木的硅化石。他家堂上的大桌面就是一截古柏的树干。此物聚天地精华,年轮重重叠叠,肌理清晰可辨,叩之金石有声,抚之清凉可感。除了收藏把玩,凡藏品,他都要追根溯源地研究一番。

⑵一个偶然的机会,郑有樟从一个藏友处得知,翰林弄的阮大头最近从安徽收到了一件好东西,号称“天下第一桩”。阮大头在娄城收藏界是另一个怪人,只要他看中的,砸锅卖铁他也会收下来。郑有樟对树桩没啥兴趣,也没往心上去。藏友见他如此,故意说道:“宝贝呐,少说也有六七千年历史了,已半成化石了。”这话像生了翅膀似的,一下飞进了郑有樟的耳朵。他一把攥住藏友的手说:“ 。”?

3

⑶郑有樟一见那树桩就惊叹,天下竟有如此好东西。但见那树桩高可半丈,宽可躺人。多少年来山泉湍流冲刷,那粗枝老根已是千窍百孔,且石借水力,大孔小孔无一不光滑温润。更难得的是这树桩与其他硅化树料不同,进得院子便觉暗香盈盈,拂之不去。郑有樟凝视着这天下第一桩,不言不语,也不离去。

⑷阮大头看出了郑有樟的偏爱心思,笑眯眯地说:“我收藏几十年,这是我最得意的一件藏品,今后就是我的镇宅之宝喽!”

⑸郑有樟五行缺木,所以取名“有樟”,偏偏自己所藏的硅化石中有松,有柏,有楠,有银杏,就是无樟。而今,这古桩化石出现在眼前,不是缘分又是什么?他诚恳相求:“君子本不夺人之爱,但我郑有樟既然名中注定有樟,岂能错过?您老就当成全我,割爱吧。您开个价,我郑有樟保证不会让您吃亏。”?

⑹阮大头一听,笑了笑:“想看,尽管看;转手,不好办。”郑有樟就这样碰了个软钉子。? ⑺郑有樟不甘心。他茶饭不思,想来想去被他想到了以物易物的主意。他打听到这阮大头搞收藏不在升值,只为喜好。他想起前不久在浙江东阳见过一个老艺人雕刻的水浒人物根雕,印象中也是香樟木的,那108将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对,买下来,送给阮大头,他八成会喜欢的。

⑻郑有樟第二天就开了小车赶到浙江那老艺人家,好说歹说,花了大价钱把那根雕买了下来,雇卡车运回了娄城。果然不出所料,阮大头一眼相中,请郑有樟爽快出价。

⑼郑有樟坦言:“明人不说暗话,我只想换您的树桩。”? ⑽阮大头没想到郑有樟来这一手,有点不快地说:“肯卖,价钱好商量;不肯卖,你抬走吧。”郑有樟也没想到阮大头如此固执,怏怏而回。?

⑾见郑有樟愁眉苦脸的,知道他还惦着那天下第一桩,有人就给他出主意。甲说:“阮大头的独生女今年26岁了,还没嫁人,干脆有樟兄娶了她算了,条件嘛,非天下第一桩做嫁妆不要……”?

⑿“缺德缺德,婚姻哪是儿戏!”郑有樟一脸不屑。? ⒀乙说:“派人冒充算命先生,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他心甘情愿出手……”? ⒁“损、损、损,骗他老人家,于心何忍!”郑有樟面露不悦。 ⒂丙说:“那你干脆跪在阮大头面前,求他,不怕他铁石心肠。” ⒃“你们怎么尽出馊主意!”郑有樟神色凝重。?

⒄郑有樟突然失踪了一段时间。后来才知道,他去了安徽调查这天下第一桩的来历,他查阅了安徽史志,回来后闭门数日写下了《流传有序的天下第一桩》。据他考证:此树桩是南宋末年一次山洪暴发后冲下山来的,先为博古斋藏品,后入画家闵双城书斋。元代为铁木儿秘藏。明代先后在安徽布政使及工部尚书等多人手里流传。清初在桐城方家露过面,此后去向不明,百年后才重新面世。郑有樟还收集了明代至清初文人雅士吟咏此桩的诗文。他把这篇考证文章打印好,恭恭敬敬送给阮大头斧正。?

⒅阮大头看到文章后有些发愣。过了好一会儿,他拉过郑有樟说:“来,我俩在天下第一桩前留个影。”

⒆三天后,阮大头打电话给郑有樟:“啥话也别说了,你来把天下第一桩搬走吧。”

20. 联系上下文,请为第⑵段空格处填上恰当的语言描写。(2分,不超过10个字)

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7年4月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试卷静安卷(含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2017年4月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试卷静安卷(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5762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