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动物细胞间通讯连接的主要连接方式是 间隙连接 ,植物细胞的通讯连接方式是通过 胞间连丝 。 6细胞识别作用引起三种反映:①是 内吞作用 ;②是 细胞黏着 ;③是 接触抑制 。 7根据参与信号转导的作用方式的不同,将受体分为三大类:① 离子通道耦联受体 ;② G蛋白耦联体 ;③ 酶联受体 。
10细胞外信号分子都有一个基本的功能: 与受体结合传递信息 。
13蛋白激酶C(PKC)有两个功能域,一个是 亲水的催化活性中心 ,另一个是 疏水的膜结合区 。 16蛋白激酶C(PKC)是 钙 和 脂 依赖性的酶。
19细胞通讯中的有两个基本概念:信号传导和信号转导,前者强调 信号的产生与细胞间传送 ,后者强调 信号的接受与接受后信号的转换的方式和结果 。
23在肌醇磷脂信号途径中,有三种第二信使: IP3 、 DAG 和 Ca2+ 。
25蛋白激酶A和蛋白激酶C激活靶细胞蛋白的作用位点都是 丝氨酸 或 苏氨酸 残基。
26、IP3是水溶性的小分子,可与内质网膜上的 专一性受体结合 ,启动 IP3门控的钙离子通道 ,向细胞质中释放钙离子。 二.判断题
(√)1.IP3是直接由PIP2产生的,PIP2是从肌醇磷脂衍生而来的,肌醇磷脂没有掺入另外的饿磷酸基团。 (×)2 胞外信号分子都是通过与膜受体结合来传递信息。
(×)3 信号分子与受体的饿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并且不可逆。
(√)4 来源于质膜的不同信号能通过细胞内不同信号途径间的相互作用而被整合。 (×)5.IP3是PKC系统中的第二信使,它直接激活内质网上的钙泵,动员钙离子的释放。 (×)6、cAMP、cGMP、DAG、IP3都是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它们的产生都与G蛋白有关。 (×)7参与信号转导的受体都是膜蛋白。
(×)8信号分子有水溶性和质溶性之分,但它们的作用机理是相同的 。
(√)9受体被磷酸化修饰可改变受体的活性:不能与信号分子结合,或与抑制物结合失去信号转导的作用。 (√)12蛋白激酶C是一种钙离子和脂溶性的酶。
(√)13胞内受体一般处于受一直状态,细胞内信号的作用是解除抑制。
(×)14钙离子激酶与PKA、PKC、酪氨酸蛋白激酶一样,都是使靶蛋白的丝氨酸和苏氨酸磷酸化。 (×)18钙调蛋百调节细胞内钙的浓度。
一. 选择题
1表皮生长因子(EGF)的跨膜信号转导是通过( )实现的。
A活化酪氨酸激酶 B活化腺苷酸环化酶 C活化磷酸二酯酶 D抑制腺苷酸环化酶 4动员细胞内储存钙离子释放的第二信使分子是( )。 A.cAMP B. DAG C. IP3 D cGMP 5动物细胞间信息的传递可通过( )
A紧密连接 B间隙连接 C桥粒 D胞间连丝
6在下列蛋白激酶中,受第二信使DAG激活的是( )。
A.PKA B.PKC C.PK-MAP D.PK-CaM
7 PK-MAP是一种可以直接作用于DNA结合蛋白的激酶,它的激酶需要苏氨酸、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这一激酶作用是由( )催化的。 A.PKA B.PKC C.PK-CaM D.PKG 9参与血压调节的第二信使是( ).
A. cAMP B.NO C. CO D . IP3
10生长因子主要作为( )启动细胞内与生长相关的基因表达. A营养物质 B能源物质 C结构物质 D信息分子 11细胞信号转导不包括( ).
A细胞间通讯 B细胞垃圾的释放 C环境监控 D应激反应 12.Ras蛋白( )
A与胞外配体直接结合 B当与Grb2和SOS蛋白结合时,被激活 C失活时与GDP结合 D被SOS激活时,GDP被GTP取代 E激活Raf激酶,使之继续激活MEK激酶
14.ras基因中的哪种突变可能导致恶性肿瘤?
A不能水解GTP的ras突变 B不能结合GTP的ras突变 C不能结合Grb2或Sos的ras突变 D不能结合Raf的ras突变 17.cGMPS是一种第二信使,它作用于( )。
A.蛋白激酶C B.蛋白激酶G C.蛋白激酶A D .G蛋白 18信息分子(配体)与受体的结合( ).
A是不可逆的 B钙激酶 C具有可饱和性 D具有生物效应 19在下列激酶中,除( )外,都是使靶细胞的丝氨酸或苏氨酸磷酸化。 A蛋白激酶C B钙激酶 C酪氨酸蛋白激酶 D蛋白激酶G 21蛋白激酶C的激活依赖于( ).
A .IP3 B. DAG C. IP3和钙离子 D DAG和钙离子
27当胰岛素与其受体酪氨酸激酶结合后,随后发生的事件是( ). A. IRS的结合---具有SH2结构域的蛋白质的磷酸化---效应 B. 与具有SH2结构域的蛋白质结合-----IRS的磷酸化-----效应
C. 自发磷酸化并与IRS磷酸化-----与具有SH2结构域的蛋白质结合----效应 D. 自发磷酸化并与IRS结合-----将具有SH2结构域的蛋白质磷酸化------效应 29下列通信系统中,受体可进行自我磷酸化的是( ).
A鸟苷酸环化酶系统 B酪氨酸蛋白激酶系统 C腺苷酸环化酶系统 D肌醇磷脂系统 31受体酪氨酸激酶( ).
A有一个胞质激酶结构域 B以二聚体的形式与配体结合 C与配体结合时,其胞质的结构的构象发生变化
D构象发生变化后,具有催化活性 E具有催化活性时发生自体磷酸化 33、在一个信号转导途径中,从上游向下游分子传递了( )
A 电子 B 质子 C磷酸 D润含在蛋白质构象改变在中的信息 34、信号转导阐明了外界分子如何导致细胞内的变化,这些过程( )
A 通常涉及配体的跨膜运动 B放大了外界刺激的强度
C依赖于细胞表面可与胞内蛋白质的受体分子 D 可以在胞内引发第二号分子 40、SH2结构域( )
A是许多信号转导蛋白都具有的结构域 B,长约100个氨基酸
C ,自体磷酸化后与酪氨酸激酶结合 D 与所有SH2结构域的亲和力相同 E,通常存在于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的多肽序列中 简答题
1,酪氨酸激酶的自身磷酸化有何作用?
自身磷酸化作用激活激酶的活性,促使胞内结构域与靶蛋白的饿结合
2,为什么说蛋白激酶C是脂和钙依赖性的激酶?
PKC激活时需要二酰甘油(DAG)和钙离子的协同作用.
9,G蛋白耦联受体与酶联受体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 PKC激活时需要二酰甘油(DAG)和钙离子的协同作用. ? G蛋白耦联受体都含有7次跨膜的结构域,在信使转导中全部与G蛋白耦联;酶联受体都属于单次跨膜受体. 11,蛋白激酶C是怎样促进基因转录的?
.至少可通过两种途径参与基因年、表达的控制:1.蛋白激酶C将细胞质中某些结合着转录调控因子的饿抑制蛋白磷酸化,使抑制蛋白释放出转录调节因子,调节蛋白进入细胞核促进特异基因表达;2蛋白激酶C激活一个级联系统的蛋白激酶,使其磷酸化并激活下游的特定调空蛋白。 12,PKA和PKC系统在信号放大中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PKA途径激活的是蛋白激酶A; PKC途径激活的是蛋白激酶C 问答题
3,比较CAMP信号系统与IP3-DAG信号系统在跨膜信号传递作用的异同.
二者都是G蛋白耦联信号转导系统,但是第二信史不同,分别由不同的效应物生成:cAMPY由腺苷酸环化酶(AC)水解细胞中的ATP生成,cAMP再与蛋白激酶A(PKA)结合,引发一系列细胞质反应与细胞核中的作用.在另一种信号转导系统中,效应物磷脂酶Cq(PLC)将膜上的 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分解为两个信使:二酰甘油(DAG)与1,4,5-三磷酸肌醇(IP3),IP3动员胞内钙库释放钙离子,与钙调节蛋白结合引起系列反应,而DAG在钙离子的协同下激活蛋
白激酶C(PKC),再引起级联反应.
11,一个细胞如果仅有充足的营养支持,而没有其他的细胞的信号交流,就会自杀.这种调节的意义是什么?
在多细胞机体,如动物中,细胞适时的存活是非常重要的.细胞的存活 依赖与其他细胞产生的信号,假如生长在错误位点的细胞 也许就不能得到它所需要的存活信号,于是细胞死亡.这种现象也有助于下、细胞的数量及质量.有实验证据表明,上述机制在发育中的的组织和成熟的组织都参与调节细胞的数量,同时保证了细胞的质量 13,载体蛋白与离子通道有什么区别?有那些相似?
载体蛋白在膜的一侧结合一个离子后改变构象,然后在膜的另一侧释放离子.因此她们直接运输离子.通道蛋白在膜上形成能让离子通过的亲水孔道.两种类型的离子运输都只能运输特定的离子,两者都能被调节.另外,她们都必须具有与离子结合的亲水表面.两种类型的运输\\子都以疏水区域来保护疏水膜上的亲水表面 17,说明G蛋白在跨膜信号传递中的作用.
细胞质膜上最多,也是最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由G蛋白介导。这种信号转导系统有两个特点:系统由三部分组成,7次跨膜的受体、G蛋白和效应物(酶)、产生第二信使。
G蛋白耦连系统中的G蛋白是由三个不同亚基(α、β、γ)组成的异源三体G蛋白。G蛋白有多种调节功能,包括Gs、Gi分别对于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和抑制,对cGMP磷酸二酯酶的活性调节,对磷脂酶C的调节,对细胞内Ca离子浓度调节等。此外还参与门控离子通道的调节。 名词解释
1,受体酪氨酸激酶(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 使酪蛋白氨酸磷酸化的膜受体类。受体酪氨酸激酶在细胞表面结合特异的配体后,使得底物蛋白上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这种磷酸化可导致细胞生长分化发生改变。 2, SH结构域(SH domain) : SH结构域是“src同源结构域”(src homology domain)的缩写(src是一种癌基因,最初在rous sarcoma virus中发现)。这种结构域能够与受体酪氨酸激酶磷酸化残基紧紧结合,形成多蛋白的复合物进行信号传导。Sh2大约有一百个氨基酸组成。Sh2结构域能够与生长因子受体(如pdgf和egf)自我磷酸化的位点结合。使蛋白质对ris上磷酸化的酪氨酸残基具有高度亲和力,据有这种结构域的蛋白质可以irs结合,活性在某种程度上调解着细胞分化与生长。还有sh2结构域的蛋白质也常常含有sh3结构域。Sh3结构域最初也是在src中鉴定到的由50个氨基酸组成的序列,后来在其他一些蛋白质中也发现了sh3结构域。Sh3能够识别富含脯氨酸和疏水残基的特异序列的蛋白质并与之结合,从而介导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 3,表面受体(surface receptor) : 位于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称为表面受体。细胞表面受体主要是识别周围环境中的活性物质或被相应的信号分子所识别,并与之结合,将外部信号转变成内部信号。以启动一系列反应而产生特定的生物效应。表面受体多为膜上的功能性糖蛋白。也有由糖脂组成的如霍乱毒素受体 百日咳毒素受体;有的受体是糖脂和糖蛋白组成的复合物,如促甲状腺素受体。表面受体主要是于大的信号分子或小的亲水性信号分子作用,传递信息。
7,细胞内受体(intracellular receptor) : 位于胞质溶胶 核基质中的受体称为细胞内受体。细胞内受体主要是脂溶性的小信号分子相作用,位于胞质溶胶中受体要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后才可以进入细胞核。胞内受体识别和结合的是能够穿过细胞质膜的小的脂溶性的信号分子,如各种类固醇激素 甲状腺素 维生素D以及视黄酸。细胞内受体的基本结构都很相似。有极大的同源性。细胞内受体通常由两个不同的结构域。一个是与DNA结合的中间结构域,另一个是激活基因转录的N端结构域。此外还有两个结合位点。一个是脂配体结合的位点。位于C端。另一个是与抑制蛋白结合的位点。
9,效应物(effector) : 所谓效应物是指直接产生效应的物质。通常是酶,如腺苷酸环化酶,膦酸酯酶等。它们是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催化单位。效应物通常也是跨膜糖蛋白。
第六章:核糖体与核酶
一、填空题:
5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 模板 ,TRNA是按密码子运转氨基酸的 运载工具 ,而核糖体则是蛋白质合成的 装配场所 。
6 细胞核内不能合成蛋白质,因此,构成细胞核的蛋白质(包括酶)主要由 细胞质中的游离核糖体 合成,并通过 核定位信号 引导进入细胞核。
7 RNA编辑是指在 指导RNA 的引导下,在 mRNA 水平上改变 遗传信息量 。 12 HNRNA 的内含子剪接遵从 GU-AG 规则。 二、判断题:
(×)1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核糖体都是在胞质溶胶中装配的
(×)4细胞内一种蛋白质总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取决于其合成速率,催化活性以及降解速率
(×)5反义RNA既能通过与mRNA互补来抑制mRNA的翻译,也能通过本身具有的核酶作用来降解mRNA达到抑制mRNA翻译的目的
(√)6 mRNA的合成是从DNA模版链的3末端向5 末端方向移动进行,而翻译过程则相反 (×)7氯霉素是一种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可抑制细胞质核糖体上的蛋白质合成。(70S,80S) (×)8单个核糖体的大小亚基总是结合在一起,核塘体之间从不交换亚基。 (×)10核糖体是由单层膜包裹的胞质细胞器。
(×)14 ribozyme(核糖体)的化学本质是RNA,但具有酶的活性,专门切割RNA。 (×)18反义RNA是特定靶基因互补链反向转录的产物。 (×)19单一核糖体只能合成一种类型的蛋白质。
(√)20氯霉素可以抑制70S核糖体上的肽基转移酶,阻止肽链的形成。 三、选择题:
6 核糖体上有A、P、E三个功能,下述说法中,除( )外都是正确的
A、A位点的A字母是氨酰tRNA的简称,该位点又叫受位
B、P位点的P字母是肽酰tRNA的简称,该位点又叫供位
C、A、P位点参与肽键的形成和转移 D、A、E位点参与肽键的形成和转移 9在下列rRNA中,( )具有核酶的活性 A、28S rRNA B、23S rRNA C、16S rRNA D、5.8S Rrna 10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RNA编辑( )
A、可以在转录后水平上改变一个基因的编码能力
B、可以在小肠细胞中的a po-B mRNA中间插入一个终止密码子,在肝细胞总共却不发生
C、通常使每个mRNA都发生很大的变化 D、通过脱氨基可以改变特定的核甘酸 17、原核生物中,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复合物包括mRNA、核糖体的30S和50S亚基、fMettRNA等,形成的过程是( ) A.mRNA+30S核糖体→ +50S核糖体→ +fMet-tRNA→ 起始复合物 B. mRNA+50S核糖体→ +30S核糖体→ +fMet-tRNA→ 起始复合物
C. mRNA+30S核糖体→ +fMet-tRNA→ +S核糖体→ 起始复合物 D. mRNA+50S核糖体→ +fMet-tRNA→ +30S核糖体→ 起始复合物 26、ribozyme( )
A.具有核酸酶的活性 B.具有DNA酶的活性 C.具有蛋白酶的活性 D.不具有任何酶的活性 27、核糖体的E位点是( )
A.真核mRNA加工位点 B.tRNA离开原核生物核糖体的位点 C.核糖体中受EcoRI限制的位点 D.电化学电势驱动转运的位点
35.选出所有有关snRNA的正确叙述
A.snRNA之位于细胞核中 B.大多数snRNA是高丰度的
C.snRNA 在进化的过程中是高度保守的 D.某些snRNA 可以于内含子中的保守序列进行碱基配对 E.以上都正确 四 简答题
5列举四种天然存在的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Ⅰ组内含子,Ⅱ组内含子,核糖核酸酶P,某些小分子RNA 六 问答题
5 说明核糖体上四个主要活性位点及在核糖体功能中的作用
A位点:即氨酰基位点,与新掺入的氨酰tRNA结合的位点,又叫受位,主要位于大亚基。 P位点:即肽酰tRNA位点,又叫供位,或氨酰基位点,主要位于大亚基,是与延伸中的肽酰tRNA结合的位点。 E位点:是脱氨酰tRNA离开A位点到完全从核糖体释放出来的一个中间停靠点,只做暂时停留。E位点占据之后,A位点与氨酰tRNA的亲和力降低,防止氨酰tRNA的结合,直到核糖体准备就绪,E位点腾空,才会接受下一个氨酰tRNA。
mRNA结合位点:在核糖体上必定有与mRNA结合的位点。其作用是将mRNA结合到核糖体上进行蛋白质翻译。
8 细胞质中进行的蛋白质合成分别是在游离核糖体和膜结合核糖体上完成的,请说明两者有什么不同.
根据核糖体所存在的形式,可分为膜结合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膜结合核糖体是附着在内质网膜或核膜表面的核糖体,一其大亚基与膜接触。游离核糖体则以游离状态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所合成的蛋白质在功能上两者有所不同,摸结合核糖体主要是合成分泌型蛋白,这些蛋白质合成后大多从细胞中分泌出去,如免疫球蛋白、肽类激素、消化酶等。游离核糖体主要是合成结构蛋白,如供细胞本身生长代谢所需要的酶、组蛋白、肌球蛋白、核糖体蛋白等。不过,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某些结构蛋白,如溶酶体酶蛋白、膜镶嵌蛋白和某些可溶性蛋白由膜结合核糖体合成。 七 名词解释
7 核酶(ribozyme) : 具有活化性的RNA,即化学本质是核糖核酸(RNA),却具有酶的催化功能。核酸的作用底物可以是不同的分子,有些作用底物就是同意RNA分子中的某些部位。核酶的功能很多。有的能够切割RNA,有的能够切割DNA,有些还具有RNA连接酶 磷酸酶等活性。与蛋白质酶相比,核酶的催化效率较低,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催化酶
8 小分子RNA(small RNA) : 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长度为100-300个碱基(酵母中最长约1000个碱基)。每个细胞中可多达10五次方到10的六次方个分子。少的则不可直接检测到。由RNA聚合酶‖或RNA聚合酶Ⅲ合成,其中某些像mRNA一样可被加帽。主要由两种类型的sRNA:一类是snRNA(small nuclear RNA),存在于细胞核中;另一类是scRNA(small cytoplasmic RNA),存在于细胞质中。小分子RNA通常与蛋白质组成复合物,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某些snRNP和剪接作用密切相关。分别与供体和受体剪接位点以及分子序列相互补。ScRNA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如SRP颗粒就是一种由一个7S 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蛋白颗粒,主要功能是识别信号肽,并将核糖体引导到内质网。
10 GU-AG规则(GU-AG rule) : 前体RNA中参与内含子剪接的两个特殊位点。即在内含子和外显子交界处有两个相当短的保守序列:5端为GU,3端为AC,称为GU-AG规律。GU-AG规则主要适用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剪接位点。说明内含子的切除有一共同的机理。但这种保守性不适用于线粒体 叶绿体和酵母tRNA基因转录后得加工。
11 剪接体(spliceosome) : 在剪接过程中形成的剪接复合物称为剪接体。剪接体的主要组成是蛋白质和小分子的核RNA(snRNA)。复合物的沉降系数约为50S-60S,是在剪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随着snRNA的加入而形成的。即在完整的pre-mRNA上形成的一个剪接中间体。剪接体的装配于核糖体的装配相似,要依靠RNA/RNA RNA/蛋白质 蛋白质/蛋白质等三方面的相互作用。可能比核糖体,要涉及snRNA的碱基配对,相互识别等机制。
第七章:线粒体与过氧化物酶体
1,原核细胞的呼吸酶定位在_ 质膜__上,而真核细胞则位于__线粒体内膜_上。
2,线粒体内膜上的ATP合酶在_ 离体__状态可催化ATP的分解,而在 膜整合 状态可催化ATP的合成。 3,前导肽是新生肽___N __端的一段序列,含有某些信息。
5,氯霉素可抑制__线粒体__中的蛋白质的合成,而对真核生物__细胞质____中的蛋白质的合成无抑制作用。 7,真核生物细胞内不参加膜流动的两个细胞器, 线粒体 _和__叶绿体__具有合成ATP的功能。 8,前导肽的作用是引导__成熟的蛋白质___定位。
11,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是过氧化氢酶,溶酶体的标志酶是__酸性磷酸酶 _,高尔基体的标志酶是__糖基转移酶_, 内质网的标志酶是__葡萄糖-6-磷酸酶 _。 13,当由核基因编码的线粒体蛋白进入线粒体时,需要__胞质溶胶中的ATP__和__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动力势__提供能量来推动。 14,在线粒体内膜上的呼吸链个复合物之间,有俩个移动速度较快的电子载体,分别为 泛醌 和 细胞色素c _。 15,前体蛋白跨膜进入线粒体时,必须有_ 分子伴侣 __相助。
17.过氧化物酶体含有_40__多种酶,其中_ 过氧化氢__酶是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
18.线粒体内膜的主要功能有1,_物质运输__;2,__DNA、RNA合成的场所__;3__电子传递和ATP的合成__. 20 ,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电子传递的四个复合物分别称之为:1__ NADH-辅酶Q还原酶_;2.,__ NADH-辅酶Q还原酶_;3,_ 辅酶Q-细胞色素还原酶__;4_细胞色素氧化酶_
21,线粒体的质子动力势是由__膜电位梯度_和__质子浓度___共同构成的.. 22,前导肽参与的蛋白质运输属于__翻译后__运输.
25,线粒体的内膜通过内陷形成嵴,从而扩大了__内膜的表面积___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细胞生物学复习题及答案(31页)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