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使用课堂随笔打造多彩的语文课堂
作者:陶蓓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年第08期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课堂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学会记录课堂随笔,随时随地、随遇随历、随感随记、随叙随议而无处不在。把自己所想记录下来、把自己的感悟感知记录下来,把自己对课堂的总结记录下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和理解课堂教学的主体知识。那么怎么让学生那么容易做起随笔笔记呢?笔者通过几个方法略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导入阶段的随笔
课堂导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回顾以前的知识,引入新课,以便能迅速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传统的做法是衔接导入、悬念导入、案例导入、典故导入、名言导入、情境导入、实验导入等。虽然这些导入方式各有千秋,都有各自的成效,但他们都是教师的单独行动,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际上也是一种被动学习的行为。如果在这些常用的导入活动中,适当地用随笔作文的方式来加以调剂和补充,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激情和兴趣,师生互动,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丰富课堂内容,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空间。
例如,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时,可以这样引入:“梦是一种欲望,想是一种行动,梦想是梦与想的结晶。不管身处何时,身居何地,我们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梦想,是一个目标,是让自己活下去的原动力,是让自己开心的原因。特别是在花季年龄的我们,更应该有梦想。那现在就用我们的笔,把我们的梦想描绘下来吧,看看你的梦想和马丁·路德·金的有什么不同。”3分钟后,找三名学生来朗读展示,并组织学生给予鼓励和点评,然后教师再引入新课。课前导入只是课堂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做法,用随笔化写作的方式导入,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思维和做法,在语文这个特定学科中应占有一席之地。当然,我们不必为了追求这个导入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导致没有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或打乱了学生的注意力,这都是舍本逐末,得不偿失的。学生的随笔可长可短,可文可白,可雅可俗,可整可散,可叙可议,嬉笑怒骂,不拘形式。 二、课堂教学阶段的随笔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在紧扣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也可结合具体的情境,给学生提供随笔作文的舞台。这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提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例如,讲授鲁迅的《祝福》,师生共同探究了课文的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的情节结构后,可以出一个随笔作文的题目:祥林嫂的故事。要求学生在10分钟之内写下来。学生要写好这篇随笔作文,必须要再次深入课文,对于之前预习不充分的学生来说,是再次给他们预习的机会,把课外学习变为课内学习;对于预习得相对要好一点的学生来讲,是给他们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使用课堂随笔打造多彩的语文课堂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