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 编号:14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第 1 页 【教学课题】 内脏学 第七章 泌尿系统 系别 :护理 【课时安排】 2学时 授 课 层次 :高职 对 象 【教学资源】教科书、自制CAI课件、黑板画 班级 :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题 目 第二篇 内脏学 第七章 泌尿系统 [教学目的要求] 教 学 方 式 讲授□ 讨论□ 示教□ 其他□ 课 程 类 型 课时安排 理论课□ 实验课□ 见习课□ 其 他□ 2 学时 1.掌握肾的形态和位置;肾的结构;输尿管的形态、分部和狭窄;膀胱的形态、 1.掌握肾的形态和位置;肾的结构;输尿管的形态、分部和狭窄;膀教 学 位置;膀胱三角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女性尿道特点、毗邻及开口位置。 胱的形态、 目 的 2.熟悉肾的被膜及其临床意义;输尿管的行程及在盆部的主要毗邻;膀胱的毗邻。 要 求 3.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肾的毗邻;膀胱的年龄变化、膀胱与腹膜的关系 位置;膀胱三角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女性尿道特点、毗邻及开口位及其临床意义。 置。 重点(*) 时间 2.熟悉肾的被膜及其临床意义;输尿管的行程及在盆部的主要毗邻;教 学 内 容 难点(#) 分配 提问/举例/教具 疑点(?) (分钟) 膀胱的毗邻。 3.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肾的毗邻;膀胱的年龄变化、膀胱与(10分1.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腹膜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 钟) (40分 [教学重点] 肾的形态和位置;肾的结构 2. 肾的形态、位置和毗邻;肾的结构;肾的被膜。 * 钟) [教学难点] 输尿管的形态、分部和狭窄 (10分3. 输尿管的形态、分部和狭窄。 * 钟) 【课堂教学过程与内容】 (10分4. 输尿管的行程及在盆部的主要毗邻。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钟) (10分1.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5. 膀胱的位置及毗邻;膀胱的形态。 钟) 2. 肾的形态、位置和毗邻;肾的结构;肾的被膜。 (5分6. 女性尿道特点、毗邻及开口位置。 钟) 3. 输尿管的形态、分部和狭窄。 课后总结。 4. 输尿管的行程及在盆部的主要毗邻。 多媒体课件: 泌尿系统 挂图: 泌尿生殖系统模式图 肾和输尿管 肾的被膜 膀胱后面观 男性骨盆正中矢状切 女性骨盆正中矢状切 标本: 肾、肾额状切、输尿管、膀胱、女性尿道等。 5. 膀胱的位置及毗邻;膀胱的形态。 讨论、思考题、作业:试述肾盂结石排出体外的途径,并说明结石易在什么位置滞留? 6. 女性尿道特点、毗邻及开口位置。 参考书目:吴先国 主编 人体解剖学 第四版 7.课后总结。 主编 系统解剖学 第五版 柏树令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第 2 页
第七章 泌尿系统 概述:泌尿系统的组成: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四部分组成。 泌尿系统的功能 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机体的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和多余的水份。上述物质经血液循环被运到肾,在肾内形成尿液,由输尿管输送到膀胱暂时贮存,当膀胱内的尿量达到一定量时,即经尿道排出体外。 第一节 肾 一. 肾的形态 肾是实质性器官,新鲜肾呈红褐色,表面光滑,质柔软,重约120~150g。形似豇豆,分上、下两端,前、后两面,内、外侧两缘。外侧缘隆凸,内侧缘中央部凹陷,称肾门。有肾静脉、肾动脉、肾盂、淋巴管和神经等出入。它们被结缔组织包裹成束,称肾蒂。肾蒂由前向后依次为肾静脉、肾动脉、肾盂;由上到下为肾动脉、肾静脉、肾盂。右肾肾蒂较左侧为短,故临床上右肾手术难度较大。由肾门深入肾实质之间的腔隙称肾窦 ,窦内容纳肾盏、肾盂、肾血管及脂肪组织等。 二. 肾的内部结构 在肾的冠状切面上,肉眼可见肾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肾皮质在肾实质的浅层,新鲜时呈红褐色,主要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 肾髓质在肾实质的深部,色淡,由15~20个肾锥体组成,锥体的底朝向皮质,锥体的尖端钝圆,伸向肾门,称为肾乳头,其顶端有许多乳头孔,肾形成的尿液由此流入肾小盏内。 肾小盏为漏斗形的膜性小管,围绕肾乳头,每侧约有7~8个肾小盏。 2~3个肾小盏合成一个肾大盏,肾大盏约有2~3个。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第 3 页
由肾大盏合成一个扁平漏斗形的肾盂。肾盂出肾门后,弯向下行, 移行为输尿管。 三. 肾的位置 位于脊柱两旁,紧贴腹后壁,腹腔的后上方,前面被腹膜覆盖, 属腹膜外位器官。 左肾上端约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下缘。右肾因上方有肝脏,位置较左肾略低半个椎体。肾大约3个椎体的高度。肾门约平第1腰椎体,距正中线约5cm。 左侧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中部,右侧第12肋斜过右肾后面上部。 临床上常将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称为肾区,当肾有疾病时,叩击或触压此区常可引起疼痛。 四. 肾的毗邻 两肾的上方,有肾上腺附着。下方有输尿管上端。前方的毗邻关系,左肾上部邻接胃后壁,左部为结肠左曲、中部有胰横过肾门前方。右肾上部邻接肝右叶、下部为结肠右曲,内侧有十二指肠降部。后方第12肋以上部分借膈与胸膜腔相邻 五. 肾被膜 1.纤维囊:贴肾表面、薄而坚韧,易与肾实质分离,病理情况下 发生粘连不易分离 手术时缝合此膜。 2.脂肪囊:为纤维囊外面的脂肪组织,通过肾门与肾窦内的脂肪组 织相连续 对肾起弹性垫的保护作用。 3.肾筋膜:最外层,在脂肪囊外面 分前、后层,向上包绕肾上腺, 两层在上方和外层相互融合,在内侧前层与对侧前层相 互延续,后层与腰大肌筋膜融合,在下方两层分开,有输尿管通过。 肾的固定因素:肾被膜、肾血管、毗邻器官、腹内压及腹膜等对肾都有固定作用。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第 4 页
六.肾段的概念 一个肾段动脉所分布的这部分肾组织称为一个肾段,每个肾分五个肾段:上段、上前段、下前段、下段和后段。肾段对肾疾病的定位和部分切除有实用意义。 第二节 输尿管 一. 输尿管的位置和走行 输尿管是一对细长的肌性管道(为平滑肌),位于腹膜后,全长约20~30cm,管径约0.5~0.7cm。上端起自肾盂,沿腰大肌前面下降,在小骨盆入口处,右侧输尿管跨过右髂外动脉起始部的前方,左侧输尿管跨过左髂总动脉末端的前方。入盆腔后,输尿管的行程,男女各异,男性沿骨盆侧壁弯曲向前,与输精管交叉后转向前内,斜穿膀胱壁;女性输尿管入盆腔后,行于子宫颈两侧,距子宫颈约2厘米处,从子宫动脉的后下方经过,在膀胱底外角处输尿管斜向前内到达膀胱底,开口于膀胱底内面的输尿管口,此部称壁内段,长约1.5cm。 二. 输尿管的分段与三个生理性狭窄 输尿管的走行:输尿管先位于腹部,后进入盆腔,最后斜穿膀胱壁开口于膀胱,因此,临床上常将输尿管分为腹段、盆段和壁内段。 第1个狭窄:在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 第2个狭窄:在跨过髂血管处。 第3个狭窄:在穿过膀胱壁处。 这些狭窄是结石容易滞留的部位。 膀胱是贮存尿液的肌性囊状器官。成人膀胱的容量约300~500ml,最大达800ml新生儿约为50ml。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第 5 页
第三节 膀胱 一. 膀胱的形态 膀胱的形状、大小依充盈程度而不同。 空虚时,略呈锥体形。锥体的尖朝向前上方,称为膀胱尖,锥体底呈三角形,朝向后下方,称为膀胱底,尖和底之间为膀胱体。膀胱各部之间无明显界限。 当膀胱充盈时呈卵圆形。 二. 膀胱的位置 位于小骨盆腔的前部。 空虚时,膀胱尖一般不超过耻骨联合上缘; 充盈时,膀胱尖可高出耻骨联合上缘。 三. 膀胱的毗邻 前方:有耻骨联合(男性和女性相同);后方:男性有精囊腺、输精管末端和直肠,女性有子宫和阴道;下方:男性邻接前列腺,女性邻接尿生殖膈。 四. 膀胱的粘膜特点 膀胱三角 ①膀胱底的内面有一个三角形的区域。 ②位于两个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三者连线之间。 ③该处缺乏粘膜下层,无论膀胱处于空虚和充盈时,粘膜均保持平滑状态 ④膀胱三角是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起于膀胱的尿道内口,止于尿道外口,是向体外排出尿液的管道。男尿道还有排精的功能,故在生殖系统中叙述。 第四节 尿道 女尿道:较男尿道短、宽,而且较直,长约5cm,仅有排尿功能。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教案纸
第 6 页
从膀胱的尿道内口经阴道前方向前下,穿过尿生殖膈,开口于阴道 前庭的前部。穿尿生殖膈时,周围有括约肌连同阴道一起包绕,称为尿道阴道括约肌,该括约肌是横纹肌(受意识支配)。 总结尿液生成及排出体外的途径: 肾生成尿液。尿液由乳头孔→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尿道外口。 相关新内容 肾囊封闭术的应用解剖:肾囊封闭术是通过穿刺的方法,把普鲁卡因等药物注入肾脂肪囊,以达到消除疼痛等目的的一项治疗技术。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无尿症、功能性尿潴留、麻痹性肠梗阻、术后腹胀、肾痛等。 1. 部位选择 在腰部第12肋骨下缘,竖脊肌外侧缘与髂肌之间的区域,或者在第1腰椎肌突外侧5cm处,是进入肾的较短径路。在竖脊肌外缘与第12肋交点之下约1cm处做局部麻醉。 2.穿经结构 由浅入深依次穿经皮肤、浅筋膜、背阔肌、胸腰筋膜、腹横肌起始腱膜、腰方肌、肾旁脂肪、肾后筋膜,最后刺入肾脂肪囊后部。 【讨论、思考题、作业】:试述肾盂结石排出体外的途径,并说明结石易在什么位置滞留?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爱爱医资源-泌尿系统_人体解剖学教学教案全集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