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知识点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1.关于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云是由大量的小水珠形成的 B.云是由大量的小冰晶形成的
C.云是由别处飘来的,与液化和凝华无关 D.云的形成是水循环的一个环节 2.下列自然现象中(如图所示),由液化形成的是( )。
3.关于雨、露、霜、雾跟物态变化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雨是水的液化形成的 B.露是水的汽化形成的 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知识点二:电冰箱
4.电动压缩机是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将气态制冷物质压入冷凝器使其在冰箱外部放热液化。
知识点三: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5.火箭在大气中飞行的时候,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生热,温度可达到几千摄氏度,在火箭头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发生______和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过程都要______,使火箭头部的温度不致过高。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资源可以自然更新
B.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我国水资源丰富,不必节约用水 D.我国淡水资源丰富
7.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水在大自然中循环,形成不 同的状态,如雾、露、雪、冰晶、霜、雨等,下列物态变化中,不属于液化(或没有液化过程)的是( )。
A.雾的形成 B.霜的形成 C.露的形成 D.雨的形成
8.以前常用的电冰箱(如图所示)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氟利昂既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氟利昂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 B.氟利昂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 C.氟利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 D.氟利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 9.(双选)有关电冰箱在制冷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体液化时放出大量的热 B.液体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C.液体凝固时放出大量的热 D.固体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10.“地面的水______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______。”对于引号中这段文字空缺的内容,下列填充正确的是( )。
A.汽化 液化 凝固 云 B.蒸发 液化 凝华 雨 C.蒸发 液化 凝华 云 D.蒸发 凝华 液化 雨 11.(2009·山东烟台中考)长岛是个淡水严重短缺的海岛,海水淡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如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海水淡化流程图,在这一过程中海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汽化 B.汽化、液化
C.汽化、升华 D.升华、液化
12.一辆运输液态氨的罐车在途中侧翻,发生泄漏。短时间内,车周围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液氨______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的;消防队员赶到后,冒着生命危险,用湿棉纱堵塞漏口,湿棉纱很快结冰将漏口堵住。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消防队员疏散周边群众,因为氨是有害气体,它会发生______现象,对人们产生危害。
13.(2010·沈阳中考)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2
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14.(2010·天津中考)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同时伴随着________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________,同时伴随着放热。
15.(2010·贵阳中考)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水的储量虽然很多,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紧张,仅占全球总水量的百分之二点七,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请你就生活中如何做到节约用水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16.阅读下面的短文。
热管
如图甲是青藏铁路通过“千年冻土”区的照片,照片中插在路基两旁的一排碗口粗细的是热管(还有一部分埋在路基下面),这是为了解决“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采取的其中一种方法。
图甲
图乙
热管是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如图乙是管内物质物态变化的示意图),管内装有容易汽化的液体,上方一端处在温度较低的地方,下方一端处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当它的下方一端受热时,里面的液体会吸热而汽化,蒸气跑到温度低的上方一端时放热而液化,液化后的液体通过重力作用(或其他途径)又回到受热的下方一端,如此循环。热管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热管里面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和______。
3
(2)当热管“制冷”时,上方一端的温度______下方一端的温度,此时,热管把从高温处吸收的_____“搬到”低温处放出,当上方的温度和下方的温度相同时,热管______(横线内选填以下其中一个数字的序号:①停止“制冷”,②开始“制冷”,③热量,④温度,⑤高于,⑥低于)。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是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变成雨。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
(1)分析水循环的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物态变化的信息?
(2)你也许注意过,天气预报中常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试说明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带来降水,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
4
参考答案
1解析:陆地海洋的水不断蒸发,空气中大量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极小的水珠或凝华成极小的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悬浮在高空形成了云,云的形成是水循环的一个环节,因为它导致了降水。A、B都不全面,C错。
答案:D 2答案:C
3解析:本题中,A:雨水形成是由于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到冷空气凝结形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小水滴结合成大水滴,小冰晶熔化成大水滴形成的,雨水的形成不单是液化,所以A错误;B:露水是液态,不可能是由固态的冰变化得来,是由水蒸气液化得来,所以是液化,B是错误的;C:霜是固态,是由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所以C正确;D:雾是液态,不是固态,所以不可能是凝华,D是错误的。
答案:C
4答案:压缩气体体积 5答案:熔化 吸热
6解析:水资源可以自然更新,但若人类对水资源的过量使用超过水资源的自然更新速度,也会使水资源枯竭,A项对,B项错。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目前,全国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地下水的开采都超标,缺水的现象已十分严重,C项错;我国淡水资源非常缺乏,D项错。
答案:A 7答案:B 8解析:
答案:B
9解析:电冰箱是通过制冷物质的循环流动,在电冰箱内汽化吸热,在电冰箱外液化放热,不断把冰箱内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部。所以应选择A、B。
答案:AB
10解析:地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云。
答案:C
11解析:根据题图中的水循环顺序可以判断,海水进入后先被加热,汽化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海水管道后,放出热量,液化为液体即淡水流出,因此按顺序,海水依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和液化。
答案:B
12解析:液氨极易汽化,汽化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雾”;当用湿棉纱堵塞漏口时,由于液氨的汽化吸收大量的热量,使湿棉纱温度降低,放出热量而凝固,从而将漏口堵住,这样有效地利用液氨汽化吸热的原理来减小危险,漏出的氨和汽化后的氨由于扩散现象,会“运动”到周围,散失在大气中,对人们产生危害。
答案:汽化(汽化吸热) 液化 液氨汽化吸热使水凝固 扩散
13解析:冰箱冷冻室内壁上的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抹布上的水遇到温
5
度低于0摄氏度的霜会放热凝固,粘在侧壁上。
答案:凝华 放出 凝固 14答案:吸 液化
15解析:结合生活实际考虑,节约用水的措施很多,如使用节水型洁具,一水多用如淘米水浇花,洗衣服的水冲拖把、冲厕所,随时关闭水龙头等。
答案:见解析
16解析:热管内的工作物质是在管底部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而气体到上部后又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热管工作时,上方的温度低于下方的温度,这样在下端汽化吸热,在上端液化放热,达到制冷下端的作用,直到上下端温度相等,达到热平衡。
答案:(1)汽化 液化 (2)⑥ ③ ①
17解析:从水循环的示意图可以看出,水的循环是水蒸发成水蒸气到空中,再在空中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降雨。因为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需要吸热,所以在暖湿气流交汇处容易形成降水。
答案:(1)液化: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汽化(或蒸发):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只要说出一种即可) (2)这是因为水的物态变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水蒸气只有在遇到冷空气时,才能被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降雨。
6
度低于0摄氏度的霜会放热凝固,粘在侧壁上。
答案:凝华 放出 凝固 14答案:吸 液化
15解析:结合生活实际考虑,节约用水的措施很多,如使用节水型洁具,一水多用如淘米水浇花,洗衣服的水冲拖把、冲厕所,随时关闭水龙头等。
答案:见解析
16解析:热管内的工作物质是在管底部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而气体到上部后又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热管工作时,上方的温度低于下方的温度,这样在下端汽化吸热,在上端液化放热,达到制冷下端的作用,直到上下端温度相等,达到热平衡。
答案:(1)汽化 液化 (2)⑥ ③ ①
17解析:从水循环的示意图可以看出,水的循环是水蒸发成水蒸气到空中,再在空中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降雨。因为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需要吸热,所以在暖湿气流交汇处容易形成降水。
答案:(1)液化: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汽化(或蒸发):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只要说出一种即可) (2)这是因为水的物态变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水蒸气只有在遇到冷空气时,才能被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降雨。
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1.5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