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八年级(上)
期中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40%)
1.从海陆位置看,我国是一个( ) A.海陆兼备的国家 C.岛国 D.热带国家
2.我国东面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 A.朝鲜、韩国
B.日本、越南
C.朝鲜、日本
D.韩国、日本
B.内陆国
3.下列关于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东部,濒临海洋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C.藏族集中分布在西藏和新疆
D.青海省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洞庭湖
4.放假了,同学们打算去“天涯海角”旅游,他们要去的是( ) A.海南省
B.广东省
D.云南省
C.广西壮族自治区
5.分布在我国海拔最高的自治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 A.满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蒙古族 6.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少数民族占8%
B.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发展水平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都具有平等地位
C.我国在一些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地,实行区域民族自治 D.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地处我国西南的云南省
7.“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描绘的是以下哪座名山?( )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8.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西岳﹣﹣华山 B.东岳﹣﹣嵩山 C.北岳﹣﹣衡山 D.南岳﹣﹣泰山
9.“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所描述的庐山,所在的省区和我国的地势阶梯分别是( )
A.山西省、第二级阶梯 C.安微省、第三级阶梯
B.江西省、第三级阶梯 D.湖南省、第二级阶梯
10.江雪12岁了,虽然名字里有“雪”,可她还从没见过家乡下雪呢.由此可见,她家可能在( )
A.乌鲁木齐 B.海口 C.上海 D.郑州 11.福建省属于( ) A.亚热带湿润地区
B.暖温带湿润地区
C.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D.中温带半湿润地区
12.如果用“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述以下地区的地形,最恰当的应该是(A.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浙闽丘陵 D.塔里木盆地
13.在我国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最广的地形类型是(
A.甲图和乙图 B.丙图和丁图 C.甲图和丁图 D.乙图和丁图
14.下列关于我国夏季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漠河镇是我国夏季最冷的地方
B.青藏高原地势高,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C.夏季全国温差很大
D.夏季吐鲁番盆地可以受到夏季风影响,气温不高
1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中“春风”指的是( ) A.夏季风
B.冬季风
C.春季吹的风
D.偏北风
16.根据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规律,以下城市中,降水最多的应该是( ) A.台北 B.武汉 C.兰州 D.酒泉
17.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是( ) A.寒潮 B.台风 C.霜冻 D.干旱
18.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
A.甲地四季如春
B.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 C.丙地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四季分明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19.塔里木河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 ) A.夏季降水丰富 B.湖泊水补给丰富 C.地下水补给丰富
D.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较多
20.下列海域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A.东海、南海
B.黄海、渤海
D.琼州海峡、渤海
C.台湾海峡、琼州海峡
二、读图填空.(60%)
21.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过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2)在图上东北﹣西南走向的400mm年等降水量线,这条线与我们学习的几条地理界线很接近.写出两个: ① ,② .
(3)下列城市年降水量大致是:北京 毫米左右;上海 毫米左右.
(4)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特点是从 向 递减.
(5)台湾东部年降水量多达 mm以上,其原因是:地形上 ,海陆位置上 . 22.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是 山脉,B是 河流,AB组成了我国重要的 和 分界线. (2)图中C是 山脉,它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也是我国地势 级和 级阶梯界线.
(3)图中D处是 平原,是我国最富庶的“ 之乡”.
23.读“我国夏季风图”,回答问题.
(1)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 (南或北)风,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的 洋和南面的 洋,气流特点是 (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
(2)习惯上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东以南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3)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 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节. ②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 向 递减. ③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 灾害.
24.如图所示的是我国某地相关联的三张图,根据所给的信息,结合有关知识回答问
题.
(1)图A所示地区是我国的 省,图示的主要岛屿是我国面积 的岛屿.该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主要的山脉是 山脉,其主峰 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 (2)图B是 族,是图A所示省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
(3)图C为图B所示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从民居的造型上看,屋顶斜度 ,可以判断,该地的降水量 ,属于 地区(干湿地区).实际上,位于该省北部的 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
(4)该省的中部有一条重要的纬线北回归线穿过,可以判断,该地主要气候 和 气候.
25.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图回答问题.
(1)如图1的甲、乙两地中1月气温低于0℃的是 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地. (2)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 地. (3)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4)由图1可见,甲、乙两地的水、热配合是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5)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图2三种季风气候中的 气候. 26.根据图中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的地形类型是 ,B点的海拔高度为 米.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丙地一般为 (填“绿”或“蓝”)色. (3)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 (4)表示山脊线的是 (填“①”或“②”) (5)A处在城镇的 方向.
(6)甲处适合种植 (填“农作物”或“树木”),如果该城镇要发展经济果树,果树应种植在 处(填“①”或“②”).
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山脉是 ,走向 ,其中B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东侧 ,西侧 .
(2)图中属于东西走向山脉有 .(填字母)
(3)图中J山脉是 ,主峰是 峰,为世界第一高峰.
2016-2017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八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40%)
1.从海陆位置看,我国是一个( ) A.海陆兼备的国家 C.岛国 D.热带国家
【考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分析】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解答】解: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故选:A.
2.我国东面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 A.朝鲜、韩国
B.日本、越南
C.朝鲜、日本
D.韩国、日本
B.内陆国
【考点】中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分析】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我国海岸线长约18000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和文莱.
【解答】解:我国海岸线长约18000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和文莱.其中,与我国东面隔海相望的国家是韩国、日本. 故选:D.
3.下列关于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东部,濒临海洋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C.藏族集中分布在西藏和新疆
D.青海省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洞庭湖 【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分析】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解答】解:A、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是一个内陆省.故A不符合题意;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土地面积约166万千米2,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6,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故B符合题意;
C、青藏地区除青海省东北部汉族人较多外,大部分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新疆的少数民族以维吾尔和哈萨克族为主.故C不符合题意;
D、青海省有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放假了,同学们打算去“天涯海角”旅游,他们要去的是( ) A.海南省
B.广东省
D.云南省
C.广西壮族自治区
【考点】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分析】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解答】解:天涯海角游览区,位于三亚市区西南23公里处,陆地面积10.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平方公里,背对马岭山,面向茫茫大海,是海南建省20年第一旅游名胜.海湾沙滩上大小百块石耸立,“天涯石”、“海角石”、“日月石”和“南天一柱”突兀其间,昂首天外,峥嵘壮观. 故选:A.
5.分布在我国海拔最高的自治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 A.满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蒙古族 【考点】中国的56个民族.
【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
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
【解答】解:我国海拔最高的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上,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故选:C.
6.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少数民族占8%
B.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发展水平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都具有平等地位
C.我国在一些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地,实行区域民族自治 D.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地处我国西南的云南省 【考点】中国的56个民族.
【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少数民族占8%;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发展水平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都具有平等的地位;我国在一些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地,实行区域民族自治;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 【解答】解: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少数民族占8%,故A正确;
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发展水平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都具有平等的地位,故B正确;
我国在一些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地,实行区域民族自治,故C正确;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故D错误. 故选:D.
7.“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描绘的是以下哪座名山?( )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考点】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分析】东岳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东西长约200千米,南北宽约50千米.自秦汉以来,历代帝王来这里祭拜不断,各种宗教文化相继渗入,群众性登山朝拜活动长盛不衰,历代名家贤士、文人墨客接踵而至,使泰山成为中华文化的缩影.
【解答】解: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拔地而起,雄踞东方,令人神往和景仰,主峰玉皇顶海
拔1532.7,米,为五岳之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杜甫形容泰山的诗句. 故选:A.
8.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西岳﹣﹣华山 B.东岳﹣﹣嵩山 C.北岳﹣﹣衡山 D.南岳﹣﹣泰山 【考点】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分析】中华五岳分别是:山东的东岳泰山、陕西的西岳华山、山西的北岳恒山、湖南的南岳衡山、河南的中岳嵩山.
【解答】解:西岳是华山,东岳是泰山,北岳是恒山,南岳是衡山,选项BCD对应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所描述的庐山,所在的省区和我国的地势阶梯分别是( )
A.山西省、第二级阶梯 C.安微省、第三级阶梯 【考点】江西省.
【分析】江西省,简称赣,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
【解答】解:庐山是我国江西省北部的名山,位于江西九江县以南,星子县以西,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上.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10.江雪12岁了,虽然名字里有“雪”,可她还从没见过家乡下雪呢.由此可见,她家可能在( )
A.乌鲁木齐 B.海口 C.上海 D.郑州 【考点】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B.江西省、第三级阶梯 D.湖南省、第二级阶梯
【解答】解:海口位于我国的热带地区,长夏无冬,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炎热湿润,因此江雪12岁了,虽然名字里有“雪”,可她还从没见过家乡下雪呢. 故选:B.
11.福建省属于( ) A.亚热带湿润地区
B.暖温带湿润地区
C.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D.中温带半湿润地区
【考点】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
【分析】在我国,从北到南习惯上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青藏高原则属于以高寒为特征的高原气候区.科学家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
【解答】解:秦岭﹣淮河线以南,西双版纳、雷州半岛、海南省和台湾省的南部属于热带,其余均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山地、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福建省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 故选:A.
12. 如果用“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述以下地区的地形,最恰当的应该是( )A.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浙闽丘陵 D.塔里木盆地 【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分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丘陵地形.
【解答】解:如果用“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述的是丘陵,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最恰当的应该是浙闽丘陵,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和福建省. 故选:C.
13.在我国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最广的地形类型是(
)
A.甲图和乙图 B.丙图和丁图 C.甲图和丁图 D.乙图和丁图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第三阶梯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解答】解:根据题意:在我国的第三级阶梯上分布最广的地形类型平原和丘陵;结合选项.故选:C.
14.下列关于我国夏季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漠河镇是我国夏季最冷的地方
B.青藏高原地势高,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C.夏季全国温差很大
D.夏季吐鲁番盆地可以受到夏季风影响,气温不高 【考点】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分析】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解答】解:我国的气温特征是: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受地形地势的影响,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吐鲁番盆地成国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 故选:B.
1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中“春风”指的是( ) A.夏季风
B.冬季风
C.春季吹的风
D.偏北风
【考点】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分析】玉门关地处我国甘肃省境内,位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西北的非季风区内,受夏季风影响小或影响不到.“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夏季风.
【解答】解:古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玉门以西的地区难以受到夏季风的影响.根据题意.
故选:A.
16.根据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规律,以下城市中,降水最多的应该是( ) A.台北 B.武汉 C.兰州 D.酒泉 【考点】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与成因.
【分析】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不同,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解答】解: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台北是台湾的省会城市,该城市位于东南沿海地区,降水最多,酒泉最靠近西北内陆,降水最少. 故选:A.
17.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是( ) A.寒潮 B.台风 C.霜冻 D.干旱 【考点】影响农业的因素.
【分析】依据我国的特殊天气来解答此题.
【解答】解: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比较显著,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经常发生旱涝灾害,洪涝灾害成为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则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由此可见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是水旱灾害. 故选:D
18.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四季如春
B.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 C.丙地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四季分明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
【分析】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甲地为白令海峡,地处高纬度,气候寒冷,故A错误.
图中乙地为英吉利海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故B错误. 图中丙地为直布罗陀海峡,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故C错误.
图中丁地为马六甲海峡,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雨季长,降水丰富.故D正确.
故选:ABC.
19.塔里木河汛期出现在夏季,是因为( ) A.夏季降水丰富 B.湖泊水补给丰富 C.地下水补给丰富
D.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较多
【考点】主要河流的分布.
【分析】与外流河相比,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明显不同.这些河流多分布在西北内陆.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随着冰雪融化,内流河水量增多;夏季过后,河流水量逐渐减少,甚至断流.所以,内流河大部分属于季节性河流. 【解答】解:塔里木河全长2 137 千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流经塔里木盆地北部.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等高山冰雪融水.夏季,随着冰雪融化,水量增多,河流经过之处,形成了一些绿洲,孕育了绿洲农业.因中下游河水渗漏、蒸发,加上引水灌溉,水量愈往下游愈小. 故选:D.
20.下列海域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A.东海、南海
B.黄海、渤海
D.琼州海峡、渤海
C.台湾海峡、琼州海峡
【考点】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分析】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
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临太平洋,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解答】解:我国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依据题意. 故选:D.
二、读图填空.(60%)
21.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过 秦岭、淮河 ﹣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2)在图上东北﹣西南走向的400mm年等降水量线,这条线与我们学习的几条地理界线很接近.写出两个:
①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② 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 .
(3)下列城市年降水量大致是:北京 600 毫米左右;上海 1000 毫米左右. (4)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特点是从 东南沿海 向 西北内陆 递减.
(5)台湾东部年降水量多达 2000 mm以上,其原因是:地形上 台湾山脉的迎风坡 ,海陆位置上 临太平洋,湿润气流首先到达 . 【考点】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与成因.
【分析】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从降水的时间分配来看,也很不均匀.我国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相比之下,冬春季雨水要少些.
【解答】解:(1)在图上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过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
缘.
(2)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与季风区与非季风的分界线及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基本一致.把我国大致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东南半壁受季风影响,雨热同期,降水多,多外流河.西北半壁地处内陆,除少部分山地有较多降水外,大多数地区严重缺水,多内流河,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地区.
(3)根据图中的年等降水量线,可判定北京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上海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
(4)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
(5)台湾东部年降水量多达2000mm以上,其原因是:地形上位于台湾山脉的迎风坡,海陆位置上临太平洋,湿润气流首先到达.中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台湾东北部的火烧寮,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 557.8毫米,1912年的最高纪录达8 409毫米. 故答案为: (1)
淮河﹣﹣秦岭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 (3)600;1000;
(4)东南沿海;西北内陆;
(5)2000;台湾山脉的迎风坡;临太平洋,湿润气流首先到达
22.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是 秦岭 山脉,B是 淮河 河流,AB组成了我国重要的 秦岭 和 淮河 分界线.
(2)图中C是 大兴安岭 山脉,它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也是我国地势 第二 级和 第三 级阶梯界线.
(3)图中D处是 长江中下游 平原,是我国最富庶的“ 鱼米 之乡”.
【考点】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地势三大阶梯的分界线.
【分析】读图可得,A是秦岭,B是淮河,C是大兴安岭,D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解答】解:(1)图中A是秦岭,B是淮河,AB组成了我国重要的秦岭和淮河分界线. (2)图中C是大兴安岭山脉,它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林区,也是我国地势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界线,也是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
(3)图中D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最富庶的“鱼米之乡”. 故答案为:
(1)秦岭;淮河;秦岭;淮河; (2)大兴安岭;第二;第三; (3)长江中下游;鱼米.
23.读“我国夏季风图”,回答问题.
(1)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 南 (南或北)风,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的 太平 洋和南面的 印度 洋,气流特点是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
(2)习惯上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东以南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 季风区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3)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 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 夏秋 季节.
②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 东南沿海 向 西北内陆 递减. ③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 旱涝 灾害.
【考点】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分析】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正是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南风,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的太平洋和南面的印度洋,气流特点是温暖湿润.
(2)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习惯上将此线以东以南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
(3)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①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②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③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旱涝灾害. 故答案为:
(1)南;太平;印度;温暖湿润;(2)季风区;(3)夏秋;东南沿海;西北内陆;旱涝.
24.如图所示的是我国某地相关联的三张图,根据所给的信息,结合有关知识回答问
题.
(1)图A所示地区是我国的 台湾 省,图示的主要岛屿是我国面积 最大 的岛屿.该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三 级阶梯;主要的山脉是 台湾 山脉,其主峰 玉山 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
(2)图B是 高山族 族,是图A所示省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
(3)图C为图B所示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从民居的造型上看,屋顶斜度 大 ,可以判断,该地的降水量 大 ,属于 湿润 地区(干湿地区).实际上,位于该省北部的 火烧寮 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
(4)该省的中部有一条重要的纬线北回归线穿过,可以判断,该地主要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和 亚热带季风 气候.
【考点】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地域组成;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分析】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diao鱼岛等200多个岛屿,其中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临东海和南海,而且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向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解答】解:读图可知:(1)图A所示地区是我国的台湾省,图示的主要岛屿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该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主要的山脉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2)图B是高山族,是台湾主要的少数民族,台湾主要的民族是汉族.(3)图C为图B所示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从民居的造型上看,屋顶斜度大,可以判断,该地的降水量大,属于湿润地区.位于该省北部的火烧寮处在山地的迎风坡上,是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4)该省的中部有北回归线穿过,可以判断,该地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故答案为:
(1)台湾;最大;三;台湾;玉山; (2)高山族;
(3)大;大;湿润;火烧寮;
(4)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
25.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图回答问题.
(1)如图1的甲、乙两地中1月气温低于0℃的是 甲 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乙 地.(2)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 乙 地. (3)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C .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4)由图1可见,甲、乙两地的水、热配合是 乙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5)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图2三种季风气候中的 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
【考点】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与成因.
【分析】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右侧表示气温,左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解答】解:(1)气温变化曲线是用来直观统计地区气温变化规律的图象,是用来表示气温高低变化的线条;由气温变化曲线可知,甲地的一月气温低于0℃,乙地的气温年较差比甲
地小.
(2)(3)(4)降水量柱状图是直观刻画一个地方气候降水分配状况的统计图;由降水的柱状图可知,甲、乙两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且雨热同期,乙地年降水总量较多.特别是乙 地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水、热配合得当,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5)甲地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故答案为:(1)甲;乙;(2)乙;(3)C;(4)乙;(5)温带季风气候.
26.根据图中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的地形类型是 山地 ,B点的海拔高度为 400 米.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丙地一般为 绿 (填“绿”或“蓝”)色. (3)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自北向南流 . (4)表示山脊线的是 ② (填“①”或“②”) (5)A处在城镇的 东北 方向.
(6)甲处适合种植 农作物 (填“农作物”或“树木”),如果该城镇要发展经济果树,果树应种植在 ② 处(填“①”或“②”).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解答】解:(1)结合图示得知:A表示的地形是山地;B点的海拔为400米;
(2)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棕褐色表示高山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
(3)根据图中指向标判定: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自北向南流;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图中表示山脊线的是②; (5)图中的A处在城镇的东北方向;
(6)甲处海拔较低、地形平坦,适合种植农作物;倘若该城镇要发展经济果树,果树应种植在②处的山脊上.
故答案为:(1)山地;400米;(2)绿;(3)自北向南流;(4)②;(5)东北;(6)农作物;②.
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山脉是 武夷山 ,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 ,其中B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东侧 华北平原 ,西侧 黄土高原 . (2)图中属于东西走向山脉有 EDFG .(填字母)
(3)图中J山脉是 喜马拉雅山 ,主峰是 珠穆朗玛 峰,为世界第一高峰. 【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分析】我国西北﹣东南走向的 山脉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小兴安岭等.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脉为:最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的一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的一列是台湾山脉;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是横断山脉.读图可得,A是大兴安岭,B是太行山,C是武夷山,D是阴山,E是昆仑山,F是秦岭,G是南岭,H是阿尔泰山,J是喜马拉雅山,I是横断山脉.
【解答】解:(1)图中C山脉是武夷山,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其中B山脉即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2)图中属于东西走向山脉有EDFG,即昆仑山、阴山、秦岭、南岭; (3)图中J山脉是喜马拉雅山,主峰是珠穆朗玛峰,为世界第一高峰. 故答案为:
(1)武夷山;东北﹣西南走向;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2)EDFG;
(3)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
2017年1月28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