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厦门市湖滨中学、厦门十中、启悟中学三校2015届高三10月联考(语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0-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湖滨中学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十中

启悟中学

三校2015届高三10月联考

语文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8分,每空1分)

1.匪我愆期, 。将子无怒, 。(《诗经?氓》) 2.寄蜉蝣于天地, 。 ,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 3.此中有真意, 。(《饮酒》)

4. ,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

5.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兰亭集序》) 6.固时俗之工巧兮, 。(《离骚》)

二、课内古文知识积累(12分,每题3分)

7.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既东封郑 ②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B.①朝济而夕设版焉 ②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C.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②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①火尚足以明也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8.下列各组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②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B.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②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C.①君何以知燕王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恐不可得,徒见欺。 9.下列“以”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②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B.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C.①臣具以表闻 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②斧斤以时入森林 10.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 ③吾欲之南海

④将焉取之 ⑤是寡人之过也 ⑥何功之有哉 ⑦唯君图之 ⑧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⑨夫晋,何厌之有 ⑩行李之往来 A.①⑧/②③/④⑥/⑤⑦/⑨⑩ B.①⑤/②③/④⑦/⑥⑨/⑧⑩

C.①⑧/②⑩/③⑥/④⑦/⑧⑨ D.①⑤/②⑩/③⑧/④⑦/⑥⑨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4分)。

穷鬼传

戴名世

穷鬼者,不知所自起,唐元和中,始依昌黎韩愈。愈久与之居,不堪也,为文逐之,不去,反骂愈。愈死,无所归,流落人间,求人如韩愈者从之,不得。

阅九百余年,闻江淮之间有被褐先生,其人韩愈流也,乃不介而遏先生于家,曰:“我故韩愈氏客也,窃闻先生之高义,愿托于门下,敢有以报先生。”先生避席却行,大惊曰:“汝来将奈何!”麾之去,曰:“子往矣!昔者韩退之以于故,不容于天下,召笑取侮,穷而无归,其《送穷文》可复视也。子往矣,无累我。无已,请从他人。”穷鬼曰;“先生何弃我甚耶?假而他人可从,从之久矣。凡吾所以从先生者,以不肯从他人故也。先生何弃我甚耶?敢请其罪。”

先生曰:“子以穷为名,其势固足以穷余也。议论文章,开口触忌,则穷于言;一上下坑坎,前颠后踬,俯仰跼蹐,左支右吾,则穷于行;蒙尘垢,被刺讥,忧众口,则穷于辩;所为而拂乱,所往而刺谬,则穷于才;声势货利不足以动众,磊落孤愤不足以谐俗,则穷于交游。抱其无用之书,负其不羁之气,挟其空匮之身,入所厌薄之世,则在家而穷,在邦而穷。凡汝之足以穷吾者,吾不能悉数也,而举其大略焉。”穷鬼曰:“先生以是为余罪乎?是则然矣。然余之罪顾有矜者,而其功亦有不可没也。吾之所在而万态皆避之,此先生之所以弃余也。然是区区者,何足以轻重先生?而吾能使先生歌,使先生泣,使先生激,使先生愤,使先生独往独来而游于无穷。凡先生之所云云,固吾之所以效于先生者也,其何伤乎固?见韩愈氏迄今不朽者,则余为之也,以故愈亦始疑而终安之。自吾游行天下久矣,无可届者,数千年而得韩愈,又千余年而得先生;以先生之道而向往者曾无一人,独余慕而从焉,则余之与先生,岂不厚哉?”

于是先生与之处,凡数十年,穷甚不能堪,然颇得其功。一日,谓先生曰:“自余之归先生也,而先生不容于天下,召笑取侮,穷而无归,徒以余故也,余亦悯焉。顾吾之所以效于先生者,皆以为功于先生也,今已毕致之矣,先生无所

用余,余亦无敢久溷先生也。”则起,趋而去,不知所终。

11.(3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江淮之间有被褐先生 被:穿 B.子往矣,无累我 累:劳累 C.无可属者 属:依附 D.徒以余故也 徒:只

12.(3分)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被褐先生”拒绝“穷鬼”

原因的一组是( )

①乃不介而遏先生于家

②昔者韩退之以子故,不容于天下,召笑取侮,穷而无归 ③其《送穷文》可复视也 ④议论文章,开口触忌,则穷于言 ⑤蒙尘垢,被刺讥,忧众口,则穷于辩 ⑥使先生泣,使先生激,使先生愤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13.(3分)下列叙述和分析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项是( )

A.穷鬼原来与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生活了很久,后来韩愈无法忍受就写了 一篇文章赶他走,结果反遭穷鬼辱骂,因之而死。

B.江淮之间的被褐先生,品行高尚,是韩愈之类的人物,所以虽然再三 被拒,穷鬼还是坚持托身在他的门下。

C.被褐先生历数穷鬼附己的多种弊端,充分表现了正直敢言、磊落孤愤 的贫寒之士在当时社会遭人排斥、寸步难行的窘境。

D.文章作者借“穷鬼”之口褒“穷鬼”之功,表明“穷”不但无害于人反而有 助于锻炼倔傲的性格,激发慷慨激烈之气,成就愤世嫉俗之文。 14.(5分)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3分)先生避席却行,大惊曰:“汝来将奈何!”麾之去。

(2)(2分)凡汝之足以穷吾者,吾不能悉数也,而举其大略焉。

四、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21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5分,每小题5分)

15.下列各项中,对《红楼梦》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见他; 若说没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 女的爱情悲剧。其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 贾宝玉。

B.由于办丧事,贾琏和尤氏二位妹妹已混得很熟,并与尤三姐互相有意, 互送了荷包和九龙瑕。在贾珍父子的怂恿和帮助下,贾琏不顾国孝家孝, 偷偷置了房子,娶尤三姐作了二房。

C.宝钗微恙,宝玉前去探望。宝钗因平日未能赏鉴通灵宝玉,便借机欣赏 了一番。巧的是,玉上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与宝钗锁上刻 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正好一对儿。

D.宝玉挨打,被抬回怡红院。宝玉恍惚听到悲泣之声,看是黛玉,又心疼 她暑天跑来看他。而黛玉万般言语无从说出,只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 罢”,表达了无限感情。

E.夏金桂和宝蟾一起挑逗薛蝌,恰被香菱撞见,因此对香菱恨之入骨,她 设计想要毒死香菱,最终却害死了自己。

16.下列各项中,对《欧也妮?葛朗台》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葛朗台是法国索漠城一个最有钱、最有威望的商人。他能写会算,四十 岁时娶了木板商的女儿为妻室,买下了区里最好的葡萄园,他向革命军 承包葡萄酒,很捞了些钱。

B.葛朗台的弟弟给他一封诀别信,告诉他自己欠了近四百万的债,无力偿 还,希望葛朗台能帮自己照顾查理。这封诀别信使葛朗台一夜没睡好, 他对弟弟的去世很是悲哀。

C.为了款待查理,女仆拿依要去买肉,葛朗台却要她用乌鸦做汤招待侄子。 拿依说乌鸦是吃死人的。葛朗台说:“我们便不吃死人吗?什么叫遗产?” D.欧也妮偷看了查理写给朋友的信件,更加引起她对破产堂弟的同情。她 把自己全部积蓄六万法郎送给堂弟作盘缠。查理回赠给他一个母亲留给 他的镶金首饰盒。他们私订了终身。

E.查理在印度靠贩卖人口、放高利贷而发了财。重返巴黎后,为高攀门第, 他和一位奇丑无比的贵族小姐订了婚,而欧也妮却替查理还清了他父亲 的所有欠款。

17.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林黛玉初见宝玉,两人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请简述

相关的故事。

(2)请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诱骗继承权”的故事情节。 我选答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

18.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按要求答题。(6分)

孟子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①。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②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③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④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

注:①尔也:如此罢了。 ②圹:通“旷”。 ③爵:通“雀”。 ④艾:陈艾,常用于灸病,存放时间越长,疗效越好。

(1)(3分)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桀和纣失天下的原因就是失去了百姓的拥护。 B.孟子认为对百姓要供其所需,因势利导,不能违背百姓的意愿, 以免失去民心。

C.孟子认为百姓就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喜欢仁政,能 实行仁政才是统治者的最高追求。

D.孟子认为所有的统治者都如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一样的不行仁政 而想称霸天下,但终究是得不到的。

(2)(3分)这段话孟子强调的是什么思想?联系实际有什么现实意义?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15分)

园花寂寞红

季羡林

①楼前右边,前临池塘,背靠土山,有几间十分古老的平房。整整四十年以来,一直住着一对老夫妇:女的是德国人,北大教员;男的是中国人,钢铁学院教授。我在德国时,已经认识了他们,算起来到今天已经将近六十年了,我们算是老朋友了。三十年前,我们的楼建成,我是第一个搬进来住的,从那以后,老朋友又成了邻居。逢年过节,互相拜访,感情融洽。

②我每天到办公室去,总会看到这个个子不高的老人,蹲在门前临湖的小花园里,不是除草栽花,就是浇水施肥;再就是砍几竿门前屋后的竹子,扎成篱笆。嘴里叼着半只雪茄,笑眯眯的,忙忙碌碌,似乎乐在其中。他种花很有一些特点。除了一些常见的花以外,他喜欢种外国种的唐菖蒲,还有颜色不同的名贵的月季。最难得的是一种特大的牵牛花,比平常的牵牛花要大一倍,宛如小碗口一般。每年春天开花时,颇引起行人的注目。

③我是颇喜欢花的。但是我既少空闲,又无水平。买几盆名贵的花,总养不了多久,就呜呼哀哉。因此,为了满足自己的美感享受,我只能像北京人说的那样“蹭”花,现在有这样神奇的牵牛花,绚丽夺目的月季和唐菖蒲,就摆在眼前,我焉得不“蹭”呢?每天下班或者开会回来,看到老友在侍弄花,我总要停下脚步,聊上几句,看一看花。花美,地方也美,湖光如镜,杨柳依依,说不尽的旖旎风光,人在其中,顿觉尘世烦恼,一扫而光,仿佛遗世而独立了。

④但是,世事往往有出人意料者。两个月前,老友在夜里患了急病,不到几个小时,就离开了人间。我简直不敢相信,然而这又确是事实。我年届耄耋,阅历多矣,自谓已能做到“悲欢离合总无情”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我有情,有多得超过了需要的情,老友之死,我焉能无动于衷呢?“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一句浅显而实深刻的词,又萦绕在我心中。

⑤几天来,我每次走过那个小花园,眼前总仿佛看到老友的身影,嘴里叼着半根雪茄,笑眯眯的,蹲在那里,侍弄花草。这当然只是幻象。老友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我抬头看到那大朵的牵牛花和多姿多彩的月季花,她们失去了自己

的主人,朵朵都低眉敛目,一脸寂寞相,好像“溅泪”的样子。她们似乎认出了我,知道我是自己主人的老友,知道我是自己的认真入迷的欣赏者,知道我是自己的知己。她们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向我点头,向我倾诉心中郁积的寂寞。

⑥现在才只是夏末秋初。即使是寂寞吧,牵牛和月季仍然能够开花的。一旦秋风劲吹,落叶满山,牵牛和月季还能开下去吗?再过一些时候,冬天还会降临人间的。到了那时候,牵牛们和月季们只能被压在白皑皑的积雪下面的土里,做着春天的梦,连感到寂寞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⑦明年,春天总会重返大地的。春天总还是春天,她能让万物复苏,让万物再充满了活力。但是,这小花园的月季和牵牛怎样呢?月季大概还能靠自己的力量长出芽来,也许还能开出几朵小花。然而护花的主人已不在人间。谁为她们施肥浇水呢?等待她们的不仅仅是寂寞,而是枯萎和死亡。至于牵牛花,没有主人播种,恐怕连幼芽也长不出来。她们将永远被埋在地中了。

⑧我一想到这里,就不禁悲从中来。眼前包围着月季和牵牛的寂寞,也包围住了我。我不想再看到春天,我不想看到春天来时行将枯萎的月季,我不想看到连幼芽都冒不出来的牵牛。我虔心默祷上苍,不要再让春天降临人间了。如果非降临不行的话,也希望把我楼前池边的这一个小花园放过去,让这一块小小的地方永远保留夏末秋初的景象,就像现在这样。

19.(5分)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①段叙述自己与一对老夫妇的交往过程,六十年的朋友,三十年的 邻居,突出了友谊的长久和融洽,也为正文写老友猝然离世而感到悲伤 寂寞作了铺垫。

B.②段和⑤段写老友在花园侍弄花草,写法上没有什么变化,之所以这样 写,是为了突出老友爱花、乐观的形象,也形象地表现了自己对老友深 切的怀念。

C.⑤段将失去了主人的园花拟人化,表现她们心中的寂寞和痛苦,其实是 烘托推动了老友的作者自己内心的真实状况。

D.文章最后三段以大量的篇幅想象园花在秋冬及明春的遭遇,深刻地表现 了作者对寂寞园花的同情,表现了他善良的心地和博大的胸怀。 E.这篇怀人散文,在表达自己因为老友的突然离世而产生的痛苦和思念之 情的时候,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将自己和老友因花草而感受到的美和快 乐与老友去世后自己内心的痛苦寂寞加以对比,虚实相映,生动感人。

20.(4分)请解释作者引用的“当时只道是寻常”这句词在文中的含意。

21.(6分)从全文看,文章是如何表现 “寂寞”之情的?

六、时文评论

22.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2010年堪称经典翻拍年,不光“四大名著”纷纷走上荧屏,银幕上同样争相向经典致敬。除了徐克筹拍3D版《新龙门客栈》外,《倩女幽魂》《唐伯虎点秋香2》等即将开拍,或已经上映。初步算来,纳入拍摄计划的翻拍影片就有7部之多。

材料二 昨天下午,“经典文艺作品改编创作及法律问题”研讨会在上海市文联举行,面对时下的改编热、翻拍热,与会专家们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3分)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7分)

七、作文

23.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作文。(70分)

有个人买了一件珍贵的瓷器,店员用破布将瓷器缠了起来,把它装在一个大纸箱里,并在大纸箱的空隙里塞满了废纸屑。这个人觉得这些废纸破布没有用,而且是累赘,就将它们拿出来扔掉了。结果,在路上箱子掉在地上,瓷器摔碎了。

请全面理解上面的材料,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字数800字以上。

2015届高三联考语文科10月考试答题卷

座号 姓名 考场座位号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题 号 分数 四 一 二 三 (一) (二) 五 六 七 总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8分,每空1分)

1. (《诗经·氓》) 2. (《赤壁赋》)) 3. (《饮酒》) 4. (《归园田居》) 5. (《兰亭集序》) 6. (《离骚》)

二、课内古文知识积累(12分,每题3分)

7、( )3分 8( )3分 9、( )3分 10、( )3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4分)

11、( )3分 12、( )3分 13、( )3分 14、翻译划线的句子。(5分)

(1)(3分)译文: (2)(2分)译文: 四、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21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5分)

15、(5分)( ) 16、(5分)( ) 17、(5分)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我选答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18.(1)(3分)( )

(2)(3分) 五、现代文阅读(15分) 19.(5分)( )

20.(4分) 21.(6分)

六、时文评论(10分) 22.(1)(3分)

(2)(7分) 七、作文(70分)(写在作文纸上)

六、时文评论(10分) 22.(1)(3分)

(2)(7分) 七、作文(70分)(写在作文纸上)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厦门市湖滨中学、厦门十中、启悟中学三校2015届高三10月联考(语在线全文阅读。

厦门市湖滨中学、厦门十中、启悟中学三校2015届高三10月联考(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3598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