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小课题研究 太阳光照射图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
读经纬网和晨昏线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图示的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伦敦正午刚过 B.北京傍晚时刻 C.东京已是午夜时刻 D.纽约是接近正午 2.当α角为23°26′ 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太阳直射23°26′N B.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方向流动 C.开罗的天气逐渐变得干燥 D.开普敦此时为少雨季节
下图为“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 “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3.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 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
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 )
A.30° 1月 B.60° 7月 C.60° 1月 D.30° 7月
5.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 )
A.23小时56分 B.24小时零4分 C.24小时56分 D.24小时 读图,回答问题
试卷第1页,总4页
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0°,30°E ) B.(0°,60°E ) C.(30°E,30°W) D.(0°,120°E) 7.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A.日界线 本初子午线 B.0°,180° C.0°,150°W D.150°W,180° 8.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
A.10时,12时 B.12时,16时 C.14时,16时 D.18时,18时
9.下列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画法正确的是
右读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各题。
10.此时,北京时间为( )
A.5时 B.8时 C.10时 D.15时 11.此日A地的昼长为( )
A.6小时 B.12小时 C.15小时 D.18小时
试卷第2页,总4页
12.此日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40° B.90° C. 20° D.70°
读图,回答下列题
13.南半球昼长夜短的时间是( )
A.B→C→D B.C→D→A C.D→A→B D.A→B→C 14.每年儿童节到中秋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 )
A.先向南再向北 B.一直向北 C.一直向南 D.先向北再向南
15.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中(从北极上空看),正确的是
五、综合题
16.读12月22日太阳照射图。完成下列填空(21分)
(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 半球(2分)
(2)写出该图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2分) (3)这一天,A地昼长 小时,北极圈夜长 小时。(2分) (4)当北京时间是正午12点时,图中d点是 点。(2分) (5)该图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2分) (6)图中表示昏线的是 。(2分)
试卷第3页,总4页
17.图10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1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A、B、C、D分别表 示二分、二至4个节气之间的时段,读图填空: (9分)
(1)图10中b—c对应图11中的时段是 ,d—a对应右图中的时段是 (2)图10中,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的时段是 — (用字母表示)
(3)图10中,福州正午太阳高度角一直变小的时段为 — — (用字 母表示)
(4)图10中,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的时间是 (用字母表示) (5)图10中,晨昏线和经线重合的时间是 和 (用字母表示) (6)图11中,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的时段是 。 (7)图11中,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的时段是 。 18.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C B C A (1)画出晨昏线,在夜半球画上斜线。 (2分) (2)此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是 。(2分) . (3)B点的地方时为 。(2分)
(4)ABC三处中,昼最长的是 处,昼长 小时;昼最短的是 处,昼长 小时。(4分)
试卷第4页,总4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参考答案
1.B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示的晨昏线是晨线,60°W线刚好与晨昏线在赤道处相交,可判断此时60°W为6:00,伦敦是零时区此时应为10:00,不到正午;北京应是18:00,近傍晚时刻;东京在东九区19:00,还不到午夜;纽约西五区此时应是7:00,早晨。选B正确。
2.当α角为23°26′ 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北半球的冬季,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方向流动;地中海沿岸多雨季节;南半球是夏季,南非的开普敦是地中海气候应是少雨季节。选D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3.C 4.B 【解析】 试题分析:
3.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因为向两极纬线长度越来越短,所以线速度越来越慢;地球上除南北两极点外,各处的角速度都相等;地球公转的线速度也是不均匀的;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故选C.
4.甲图M点的线速度是等于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可以看出,该地的纬度是60°,而乙图中N点的公转速度是最慢的,可以看出这里是7月初,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公转与自转的有关知识. 5.D 【解析】
试题分析: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4小时(一个太阳日),即昼夜交替的周期。选D。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周期。
点评:学生只要认真审题,看清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就不会答错。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4小时(一个太阳日),这是常识。
6.A 7.D 8.D
【解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6.图示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判断为春分或秋分日,太阳直射的纬度为赤道,图示晨线与60°W经线重合,即时间为6时,太阳直射的经线即12时所在经线,计算为30°E。
7.日期分界线为日界线(为180°经线)和0时经线,结合上题计算,0时经线的经度为150°W。
8.根据60°W为6时,计算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18时;此时全球昼夜平分,日落时间均为18时。 9.A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答案第1页,总3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10.A 11.D 12.A 【解析】 试题分析:
10.仔细读图,图中45°E线位于夜半球中心,时间为0时,北京时间为5时,答案为A。 11.A地的经度为90°E,时间为3时,此时A点正处于日出时刻,因此,A点该日的昼长=(12-3)*2=18小时。答案选D。 12.从图上信息看,B点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B点的纬度为70°S,说明太阳直射在20°S。此日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90°-(70°-20°)=40°。答案选A。 考点:该题考查日照图的判读。
13.B 14.D 【解析】 试题分析:
13.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则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时,则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14.6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而中秋节一般为9—10月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已经经过北回归线,向南移动,故选D项。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利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位置推理全年的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15.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故C、D项错误;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大约在1月初,此时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故B图正确;而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大约在7月初,此时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北回归线附近。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公转轨道图示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掌握地球公转方向和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远日点的时间和太阳直射点的大致位置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地球经过近日点约在1月初,经过远日点约在7月初。 16.
(1)南半球 或者南 (2)23°26′S 90°W
(3)12 24 (写对一个1分,共2分) (4)10
(5) 66.34’ (6)AE 【解析】 试题分析:
(1)题干表明该图是12月22日光照图,图中极圈内为极昼,表示南半球。
(2)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图白昼的中央经线为90°W。由此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3°26′S 90°W)
答案第2页,总3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3)A地在赤道上,昼长始终是12小时,北极圈处于极夜范围,夜长是24小时 (4)D点经度是90°E,当北京时间是正午12点时,90°E的地方时是10 点。 (5)C点在赤道上,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其正午太阳高度为 66.34’ (6)昏线上的点即将进入黑夜,AE昏线。 考点:该题考查日照图的判读。 17.(1)B D (2)c-d (3)b-c-d (4)d (5)a c (6)A (7)C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图11的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差异判断:AB之间为夏至日,CD之间为冬至日,故判断b—c为夏至日到秋分日对应图11中的时段为B;d—a为冬至日到春分日,对应的时段为D。(2)图10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为c—d—a,而太阳直射点向南移的时段为b—c—d,故两者结合为c—d。(3)福州正午太阳高度一致变小,即直射点离福州越来越远,故判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段,为b—c—d。(4)冬至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离北半球最远,故正午太阳高度最小。(5)春分和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故晨昏线与经线重合。(6)北半球昼长夜短,即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故判断为春分到夏至日,即A段。(7)南极圈内极昼范围扩大,反映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故秋分日到冬至日,为C段。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公转轨道图中二分二至日的基本判断方法和利用太阳直射点来分析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等一系列问题。难度一般。 18.
(1)略(2)23°26’N(3)12时(4)C 24 A 12 【解析】 试题分析:
晨昏线垂直于太阳光线,过地心,始终平分赤道;朝向太阳光的一侧为昼。
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北极圈均在昼半球,即极昼现象,可以推断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B点在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上,为12时。
此日北半球昼长于夜,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图中A在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昼长12个小时;B、C均在北半球,昼长均比A长;C的纬度最高,白昼最长,在北极圈上,此日昼长为24小时。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答案第3页,总3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小课题研究一太阳光照图习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