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结果及其意义。认识五四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意义,理解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学会归纳教材的方法。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教材分析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转折的事件。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使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真正彻底的革命力量所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本课内容有两目:第一目是五四爱国运动。主要介绍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经过和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等内容。第二目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主要介绍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中共一大召开的基本史实及其历史意义。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有一定历史知识的积累和判断是非的基本能力,抽象思维获得了一定发展,对问题有一定的思考、分析能力,同时又具有好表现、思维活跃等特点,因此这节课借助网络资源创设的丰富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帮助学生探究问题、主动获取、运用知识。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难点:五四精神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本课从问题入手,通过再造历史场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历史。
2、问题教学法: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环环相扣,调动思维,探究新知。
3、小组合作法:分组合作探究,同时伴以老师引导,培养团队精神。 4、图表教学法:充分利用图片等历史资料,激发学生好奇心,使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相关图像资料
1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设置问题:大家都是初二年级的学生,你们有什么理想吗? 师进行鼓励后,讲解:但是跟咱们同学比起来,上世纪的青年学生他们也有理想,有愿望,却很难实现,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你就会找到答案。 学习新课 一、 五四爱国运动 学生活动 短暂思考并回答 设计理念 提出的问题贴近生活,并且使学生和上世纪的青年形成鲜明的对比,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认真观看录像,一课,先对本单元的内并思考回答设容作一概述,之后播放置的问题 “巴黎和会”录象,引 导学生探究五四运动 爆发的导火线。设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 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 被侵犯的命运? 师总结后设置问题: 分组合作,小组1、五四运动中学生提讨论,共同探出什么口号? 究,并以组为单2、由这些口号可以看位派出代表回出人民群众把斗争矛答问题。 头对准了谁? 3、在反帝反封建方面 中国人民的态度如 何?有哪些具体表 2
引导学生观看生动的录象,探究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过程、时间、地点、领导人、意义、精神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团队精神。
现? 4、从口号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次斗争的性质是什么吗? 师总结,并给予适当鼓励,多媒体展示陈独秀 、李大钊、北洋军阀释放被捕学生及拒签和约声明等相关图片和材料,设置问题: 1、图中人物在运动中起了什么作用? 2、结合图片,五四运动的结果如何? 3、五四运动有哪些重要的历史意义? 师总结后,多媒体展示五四传单,过渡:虽然五四运动已经过去,但是运动中学生、工人和商人表现出的精神世代相传,那么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呢? 过渡:五四运动中涌现出的像陈独秀等先进的知识分子,并没有因为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而停止了脚步,为了使革命得到进一步发展,他们缔造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并结合教材知识,回答设置问题。 学生充分讨论后回答:爱国、进步、团结等。 认真听讲 3
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形象直观,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材料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由学生讨论,进行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 过渡使知识自然衔接,而不显得生硬
以竞赛的形式,将学生分成四大组,分别探究:五四爱国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的联系、中共成立的条件、中共一大召开的情况和中共诞生的历史意义。 师点评后,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材料,进行总结,并过渡:中共一大的召开虽然意义深远,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这些局限是什么?又是在什么时候被突破的呢?中共二大就部分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知识拓展 联系已学过的知识,说说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什么要成立中国共产党?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回答问题 学生自学,阅读课本中小字部分 老师走到学生中间,随时解决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共同完成,通过竞赛的形式,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思考并回通过学习,使学答 生思维得到拓展,加深了对本课知识的理解。 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对本课知识点有整体性的把握,同时夯实基础知识 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师生互动,共同回顾本共同回答老师节课的基础知识,完成提出的问题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多媒体出示本课习题 学生作答 4
板书设计: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经过
时间:1919.5.4 6月初 ①释放学生 地点:北京 上海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 发展 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等 初步胜利 ②罢免职务 领导者:陈独秀、李大钊等 陈独秀等 主力:学生 工人 ③拒签和约 3、历史意义:反帝、反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小组的建立
2、经过
3、历史意义: 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
5
教学反思
1、本节课在讲述中饱含激情,并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习的情绪。图片、史料丰富,使内容得到充实和延伸,有助于学生理解
和记忆。 2、结合材料,设问环环相扣,层次感强,锻炼了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3、教学设计中的困惑:本课内容和理解性的知识较多,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的实现高效课堂,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继续努力。
6
投稿人:韩朝
邯郸市赵苑中学
联系电话:1593001993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学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