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论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规范-化学篇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0-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规范

学科分类号(二级)

自然辩证法期末课程论文

题 目 论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规范-化学篇 姓 名 学 号 院、 系 专 业 指导教师 职称(学历)

论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规范

目录

摘要 ........................................................................................................ - 2 - 关键词 .................................................................................................... - 2 - 引言 ........................................................................................................ - 3 - 1.近年来的学术不端行为 ................................................................... - 4 - 1.1 洋虎皮做大旗 ......................................................................... - 4 - 1.2 泡沫与浮夸 ............................................................................. - 4 - 1.3 奖项之乱 ................................................................................. - 4 - 1.4 剽窃与抄袭 ............................................................................. - 4 - 2.学术不端行为成因分析 ................................................................... - 5 - 2.1 诚信环境缺失是影响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诱因 ................. - 5 - 2.2 不正当学术竞争造成学术不端行为产生 ............................. - 5 - 2.3 科研利益冲突导致学术不端行为产生 ................................. - 5 - 2.4 科研资金的不规范使用直接导致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 - 6 - 2.5 科研能力不足是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重要原因 ................. - 6 - 3. 治理与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几点建议 ......................................... - 7 - 4. 本校对于此问题处理办法 ............................................................. - 8 - 5.化学工作者应持有的科学态度 ....................................................... - 9 - 6.结语.................................................................................................. - 10 - 参考文献…………………………………………………………… - 11 -

- 1 -

论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规范

论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规范-化学篇

摘要: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直接推动

人类文明的进步。而21世纪人类的生活与化学有密切的关系,化学在信息与生命科学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化学学科与这些学科交叉,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革。为了更好的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必须从多个角度进一步加强科技伦理对科技活动的引导和规范。我们应该科学客观的看待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关键词: 科学技术; 伦理; 科技伦理;化学

The Ethical Norm Of Chemist

Abstract: The science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activity mode of the human

society,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irectly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In order to better express the positive effect of so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we must further strengthen the guide and specification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to the The Ethics of science in many directions.Science technology and ethics ,in the time of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their contradiction is appearing gradually .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ethic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thic

- 2 -

论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规范

引言

我国著名化学前辈杨石先生说:“农,轻,重,吃,穿,用,样样都离不开化学。”

没有化学创造的物质文明,就没有人类的现代生活。化学是关于自然的科学,有事关于人的科学。在当代科学的发展中,它们正在走向统一。因此,现代化学不仅是认识生命过程进化的手段,也是人生存的手段和获得解放的手段。它的各个研究领域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学已成为一门满足社会需要的中心学科,创造着现代物质文明和以神文明,不断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不仅在物质方面普遍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的文明程度,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舒适,但同时也污染了环境,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并最终可能导致人类的毁灭。例如,全世界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气体约6.14 亿吨。大气被污染,水源被污染,产生灾难性的“酸雨”,对人类的健康与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科技工作者特别像我们这种化学工作者在运用科学技术的时候也带来了其他的环境问题。例如,南美洲亚马逊河的热带雨林,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森林宝库,许多跨国公司将其视为一块肥肉,大肆砍伐,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据有关专家预测,一旦亚马逊河的热带雨林被毁灭,将会导致水土流失,地球温度升高,冰雪融化,海岸线遭到破坏,将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科技工作者在搞科研时只顾眼前的局部利益,而忽略人类的长远利益,因而科学技术的利用也危害了人类自身。如利用核技术生产的核武器,一方面证明了人类自身的科技实力,另一方面也对地球上生存的人类造成了毁灭性的威胁。科学技术的运用还在其它方面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如网络技术、克隆人等在给人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引发了道德冷漠、人际疏远、道德冲突。

近年来不断曝光的国内外学术不端行为使得社会各界更加关注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问题。不端行为的发生直接降低了社会对科学家的信任和对科学的信心,带来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探索精神、风险偏好、人文观念等的下降和缺失,后果非常恶劣,影响非常深远。科技伦理道德问题变得日益突出、逐渐社会化,对人们的生活、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科技伦理道德教育的迫切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彰显无疑。

- 3 -

论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规范

1.近年来的学术不端行为

1.1 洋虎皮做大旗

现今高校学界十分流行扯洋虎皮做大旗,其目的无非是想唬一唬中国人抬

高自己的身价。一位北京某著名高校的知名学人,此公是典型的“学术二道贩子”,但英文不错,曾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做过几个月的访问学者,回到国内便四处宣扬他在国外与某某世界著名学术大师交往甚密,该学术大师曾经把自己英文版的全部著作都赠与此公,此公回国后又做报告又写介绍文章,俨然一副世界著名学术大师的中国学术代言人的模样,然而据在英国伦敦大学留学的某先生说,该著名学术大师的学术著作都是用法文写的,根本就没有出过英文著作。 1.2 泡沫与浮夸

近几年中国高校学术界形成了有目共睹的“繁荣”,有人总结主要表现在两

个方面:一是学者特别是享有高级职称的学者、名学者以及拥有各种奖项获得各种称号的“专家”级学者教授越来越多。二是高校论文、学术专著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大学教授,中国的专著、论文数量名列世界前茅,但中国有国际影响的大学教授,或者有国际影响的学术专著和论文却不多,这从每年全世界自然科学的三大检索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学术水准中有“注水”现象。 1.3 奖项之乱

学术评奖和立项(争取研究课题立项)中的腐败也为广大学人痛恨。尤其是

评奖,有种说法在人们口中流传:“评奖就是评委分赃,你给我,我评你,剩下十之二三,再拿来装门面。”

去年,武汉大学哲学系邓晓芒、赵林、彭富春三位教授著文痛陈湖北省哲学(1994-1998)优秀成果评奖中的腐败现象,在那次评奖过程中,“评奖主持人和个别评委利用职权,在哲学社会学组把一场严肃的评奖活动变成了一场一手遮天、结党营私、瓜分利益的丑剧,在湖北省哲学界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1.4 剽窃与抄袭

“天下文章一大抄”,抄袭和剽窃近年来成为中国高校学术界最大的公害,

有人戏称为“学术蝗祸”,其泛滥之广,已近法不责众的地步。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教授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小组会上指出:抄袭剽窃不治,学术将完。 有人根据媒体披露的高校抄袭和剽窃事件,总结了高校学术抄袭的几种方法,即“全篇搬用法”、“偷观点偷思想——隐性剽窃法”、“化名抄袭法”、“署名

- 4 -

论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规范

抄袭法”、“拼装法”、“名编实抄法”、“抢先发表法”等等。

2.学术不端行为成因分析

影响学术不端行为和科研诚信缺失的因素众多,通过查阅文献并进行资料分析可以发现,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学伦理学方面,学者们侧重于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内在因素主要以研究主体为核心,具体强调个人的科研素质、学术道德等方面;外部因素则强调科研政策、监督、学术环境等方面。

2.1 诚信环境缺失是影响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诱因

环境是影响个体行为的重要原因,众多学者针对环境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首先,学校管理机制缺失与学术不端行为密切相关。 类似的,其他学者也指出诚信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如对于科研道德伦理的违背而得不到道德的谴责、组织内学术道德风气的恶化与监管制度、惩戒制度的不完善;另外有学者也指出学校声誉、学校教育、领导者对科研诚信的重视度、学校内部监督健全度和学术团体内部学术道德风气等代表的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学术不端行为的显著因素。

2.2 不正当学术竞争造成学术不端行为产生

竞争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源泉,也是科技进步的动力,但竞争同时也引起

了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学术领域的竞争涉及到科研成果优先权、学术资源、名誉等等,这些竞争一方面促进了大学、科研工作者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却无形地增加了科研工作者的压力,他们只有努力抢时间、出成果才能得到科研共同体和社会的承认,从而得到荣誉和奖励。此外,科研工作的评定动不动就是唯“核心期刊”、“SCI”、“EI”等为主,要求科研工作者多发表论文,这种盲目追求科研成果数量而不问质量的科技评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科研工作者的心理压力,导致其为达到目标而不择手段、采取不正当竞争,从而产生学术不端行为,在一定程度也阻碍了学术的繁荣与发展。 2.3 科研利益冲突导致学术不端行为产生

动机(motivation)是行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之一。科研工作者进行科研

的动机也是研究科研不端行为的重要内容。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钱德拉塞卡提到的:“科学家个人品质、对科学的态度不同,其‘科学的追求及其动机’也不同。”当科研工作者的个人利益与其应遵循的职业规范或相应的义务发生矛盾时,可能产生利益冲突,而在面对利益冲突时,科研工作者的抉择很可能会成

- 5 -

论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规范

为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文剑英指出利益冲突是科学家(或科研机构)的次要利益和与其职责所代表的主要利益之间的冲突;利益冲突会引起科学家在研究决策时产生心理状态偏向,这些偏向会使科学家让科学活动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甚至导致其采取学术不端行为争取利益。对在校学生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研究结果也表明,研究生甚至大学生为了顺利毕业也往往会产生抄袭剽窃、数据作假、虚假署名等学术不端行为,再加上目前惩戒制度的缺乏,在校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成频繁化趋势发展。

2.4 科研资金的不规范使用直接导致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科研资金是否规范使用与学术不端行为有直接关系,部分科研工作者通过

虚报、滥开滥用科研经费直接导致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造成社会学术责任缺失。科研资金的不规范使用,首先表现在资金报销过程上,如不规范报销、弄虚作假、虚报科研经费或其他费用(如招待费、差旅费甚至旅游门票、个人电话费等与科研活动无关的费用报销)等等。另外,资金的不规范使用还涉及到科研部门的管理上,如科研工作者在科研工作资金使用中,不按规定或不按时向主管的科研部门提前申报科研活动进展,造成科研部门无法全面了解和掌握科研工作进程,不便于从宏观上把握和控制经费开支;科研工作者为了获取科研经费以各种名义聘请科研主管部门领导、项目评审专家做学术报告或“辅导报告”,并向他们支付高额劳务费用;向科研部门行贿或将科研经费让渡一部分给科研主管部门,甚至通过各种人情关系向科研主管部门施加影响等等,进而造成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此外,资金的不规范使用还涉及到项目结题验收奖惩上。目前对科研成果的最终鉴定,通常由科研项目主持人自己组织,这种“既当队员又当裁判”的行为直接导致科研成果奖惩的偶然性。“当科研人员预期科研成果肯定可以通过验收时,科研人员选择较低的努力水平以期最大化自己的效用水平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样科研工作者在科研过程中就不再会把科研当成重要工作,而把“跑关系”当成重点,进而造成“招待费”、“专家咨询费”等大幅度增加,不端行为频繁发生。 2.5 科研能力不足是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重要原因

科研能力包括科研工作者 (个体、团队、组织)可以和能够进行并完成科技活动的能力与道德水平等个人因素。首先,科研工作者的学术科研能力影响着学术不端行为发生。肖群指出学术能力影响着科研主体的科研结果。孙平指出科研人员缺乏科研能力会造成伪造和篡改数据、抄袭剽窃、低水平研究、草率的将论文发表、承担力所不及的工作等不端行为的发生。科研工作者对问题的发现和提

- 6 -

论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规范

出、进行科研设计、方法与技能的掌握都影响着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而在对一些科研工作者访谈中也发现,科研能力越强的人往往不端行为越少。其次,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水平缺乏也是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Ferrell&Gresham最早提出了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会影响到个体的诚信问题决策。Becker也提出诚信是个人能力的一部分,诚信不仅是一种类似于责任意识的特质,而且也是一种行为,诚信是“对一系列符合道德的原则和规则的承诺行为”。Trevino等在Ferrell&Gresham研究基础上利用伦理行为研究的有关理论建立起了一个个体和情境因素的分析框架体系,认为个体和情境因素影响着个体在涉及到诚信等伦理问题的行为决策,情景因素主要通过个体因素起作用。有些学者则进一步指出拥有更高道德感的人往往会具有更强采取道德行为的意图,也往往不会出现违反科研伦理的行为。卢艳君也指出在科研人员科学生涯的早期阶段(如研究生期间和从事科研工作初期),在侧重技术规范的传授或接受的学术培养同时,应加强其基本科学道德素质的培养。

3. 治理与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几点建议

通过上述对学术不端行为成因的综述整理和分析,我认为,在我国,应从

以下几个方面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综合治理与预防:

第一,预防学术不端行为,首先在诚信环境的塑造方面,要继续深化改革现有科研体制、从宏观上促进科研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不断修订、完善科学管理制度,建立科研信用体系并共享,严格立法和加强监督工作,从外部逐渐塑造诚信科研的良好氛围。

第二,要给科研工作者“减负”,探索全面评价制度,重视科研工作的质量,优化科学的资源分配制度。建立公正的评价制度,不再以数量或“核心期刊”、“SCI”、“EI”等作为评价科研工作者工作的唯一标准,让科研工作者有一个和谐、理性的竞争氛围。

第三,加强对科研工作者的科研伦理教育,不定期对科研工作者进行道德伦理培训,建立高标准的科研诚信道德价值体系,从意识上让科研工作者认识到诚信科研的重要性,帮助科研工作者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特色的科研制度行为动机。

(1)加强科技行为的伦理道德约束。科技负面效应的产生与科技工作者的科技行为选择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科技选择与科技道德选择中,科技人员是有意志自由的,能够在善恶之间、道德不道德之间做出正确的抉择并采取自由的行

- 7 -

论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规范

动。

(2)弘扬人文精神,实现价值观念的变革。科技工作者应当牢记奉献精神,协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是科技工作者本色;推动进步,创造文明,造福人类是科技工作者的天职。由于科技工作者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对每一行为的选择,都出于一定的价值观选择,因此,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自己的科技工作与为人类服务,为人民造福有机的结合起来。

(3)强化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当今大科学时代,高科技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负面效应也表现得越来越突出,科学的价值不再中立。为此,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日益提上日程。要求科技工作者在从事科技活动时,表现出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的一种自觉意识。例如,科技工作者在从事科技活动时,应考虑到保护自然资源,防止生态环境恶化及全人类未来发展的需求等。

(4)我们还知道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底线,因此还需要重视外部制裁即法律的制裁。为了防止非道德的科学技术,仅靠伦理道德约束科技行为是不够的,因此,国家还须制定有关法律、法规,来规范科技工作者的行为。

第四,要规范科研资金使用制度。科研资金使用的不透明、变相挪用、人情费、五花八门的项目管理费用等,致使科研主持者工作重心在很大程度上放在了争取科研经费上。这种扭曲科研资金获取及使用的做法产生的后果往往导致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因此,要预防科研诚信的缺失,就要建立规范的科研资金使用制度,加强对科研资金使用的监督,使科研资金尽可能流向科研工作。

第五,应加强对科研工作者科研能力的培养,提升其从事科研工作的自信心。科研能力涉及到科研工作者发现和提出研究课题能力、制定计划实施研究能力、对研究防范与技能的掌握能力、对科研规范法则政策制度的熟悉程度,还包含素质道德水平、对于科学精神的遵守等等。科研工作者的科研能力是科研成果产出和科研诚信行为的基础,如果科研能力不足,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几率会增高。因而,要预防学术不端行为,还要加强对科研工作者科研能力的培育。总体来说,目前对于我国的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还处在表层,缺实证和系统的研究。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深入系统地探讨在我国文化与制度背景下影响学术不端行为的内在因素,并通过实证的方式对各种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检验;通过访谈和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对不同人口统计因素的群体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状况。

4.本校对于此问题处理办法

- 8 -

论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规范

(一)对有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研究生,应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下列处理,处理方式可以单处或并处:

1.通报批评; 2.暂缓学位论文答辩; 3.取消学位论文答辩资格; 4.取消学位、注销学位证书;

5.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纪律处分。

(二)研究生指导教师未履行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论文指导和审查把关等职责,其指导的学位论文存在作假情形的,应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下列处理,处理方式可以单处或并处:

1.通报批评; 2.暂停研究生招生;

3.取消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

4.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或者解除聘任合同等纪律处分。 (三)学位论文作假行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5.化学工作者应持有的科学态度

中国化学工作者继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世界各国社会化

学工作发展的文明成果,高举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旗帜,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全面进步为己任。中国化学工作者通过本职工作,提倡社会互助,调节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二、职业道德

(1)热爱化学工作,忠于职守,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满足社会成员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合理要求而努力工作,并不因其出身、种族、性别、年龄、信仰、社会经济地位或对社会贡献不同而有所区别。

(3)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为保障包括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在内的人权而努力,注意维护工作对象的隐私权和其它应予保密的权利。 (6)清正廉洁,不以权谋私。 三、专业修养

- 9 -

论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规范

(1)确立正确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为专业献身的精神。

(2)努力学习和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专业服务质量。 (3)通过参加培训和进修,努力实现专业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技能。 (4)通过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方法技能,帮助社会成员改进和完善社会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以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

6.结语

国内外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果没有伦理道德规范的约束和正确方向的引导,其结果就会与人们的主观愿望背道而驰,会损害人们的利益。因此,要想让科技行为的负面效应远离人类,除了要求靠科技本身之外,还需要伦理道德的约束。因此,今天的人们,在注重科学技术带来巨大生产力的同时,更应该注意高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通过伦理道德的约束来克服高科技带来的危害。

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辩证结合的科学。真由于其应用性,才使化学与伦理学发生必然的联系。化学对人类发展的作用,有好坏之分,这并不是因为化学科学本身的问题,而是由应用它的人所造成的。化学的应用必对人的行为准则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新的内容。当前,化学面临着许多世界性问题,由于化学在解决这些问题中能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因而化学便具有全人类价值。人的价值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标志,化学在为全人类谋福利中,将有助于大大提高人的价值。

- 10 -

论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规范

参考文献

[1] Rees L H.Fraud and Misconduct in Medical Re-search:Prevention [C].Fraud and Miscon duct in BiomedicalResearch.3rded.London: BMJ Publishing Group,2001.

[2] 王英杰.改进学术环境,扼制研究不端行为——以美国为例[J].比较 教育研究,2010(1).

[3] 曹南燕.大学科研中的诚信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4] 何晓聪.高校学术不端成因及其治理研究[J].高教论坛,2007(1). [5] 常亚平,蒋音播,阎俊.基于组织因素的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J].管理学报,2009(2).

[6] 韩丽峰,徐飞.学术成果发表中不端行为的形式、成因和防范[J].科学学研究,2005(5).

[7] Robert K Merton.Piotr Sztompka On Social Structure andScience,1996. [8] 文剑英.科学活动中利益冲突的公开[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6).

[9] Sheldon Krimsky.Science in the Private Interest: Has theLure of Profits Corrupted Biomedical Rese-arch [M].Lanham: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003.

[10] 李克特.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M].顾听,张小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11] Henry Stelfox,et al.Conflict of Interest in the Debate o-verCalcium-channel Antagonists[J].NEJM,1998(2).

[12] 肖群.加强馆员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由图书馆学学术论文引发的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1).

[13] 孙平.简析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和科研诚信的关系[J].科技管理研究,2009(9). [14] Ferrell,O.C and L.Gresham(1985).A Contingency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in Marketing.Journal of Marketing,49(summer).

[15] Becker, T. E. 1998. Integrity in Organizations: beyond honesty and conscientiousness. Academy of Ma-nagementReview,23.

[16] Trevino, L.K., Weaver, G.R., and Reynolds, S.J. 2006.Behavioral Ethics in Organizations: A Review. Jou-rnal of Management, 32.

[17] 卢艳君.学术论文不端行为的成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9). [18][美]R.布里斯罗.化学的今天与明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9]唐有祺,王夔.化学与社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0]朱裕贞等.现代基础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1]江元汝.生活中的化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 11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论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规范-化学篇在线全文阅读。

论科技工作者的伦理规范-化学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3592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