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幼时记趣》学案 苏教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0-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幼时记趣》自主学习案

一、自主学习目标: 1、能读通、读准文言文。

2、通过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言语感。

3、利用书下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理解课文大意。 二、自主学法指导:

1、注意读音和停顿,反复诵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尝试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做到准确、通顺。 三、自主学习评价: 1、读准字音:

童稚.( ) 藐.小( ) 鹤唳.云端( ) 项为之强.( ) 凹凸..( ) 土砾.( ) 丘壑.( ) 癞蛤蟆...(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 张.目对日: 私拟.

作群鹤舞空: 明.

察秋毫: 物外之趣: 留蚊于素.帐中: 项为之强.: 徐.喷以烟: 盖.一癞蛤蟆: 鞭.数十: 常蹲其.身: (2)区别下列多义字的不同意思:

观:昂首观之: 作青云白鹤观: 察:明察秋毫: 细察其纹理: 神:定神细看: 神游其中: 时:童稚时: 故时有物外之趣: 以: 徐.喷以烟: 以丛草为林: 为:项为之强: 以丛草为林: 之:昂首观之: 心之所向:

故时有物外之趣: 项为之强: 观之正浓: 驱之别院:

3、作者简介:《幼时记趣》作者是 朝 , 人(籍贯)。其作品有 1

四、自主学习评价:

《幼时记趣》互动学习案 主备人:韦荣贵 审核人:韦荣贵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互动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能顺畅地翻译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

2、认识观察与想象、联想的关系。在学会观察与想象、联想的关系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这种乐趣体现了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童心和视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 二、互动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入课文的学习。 2、自主学习情况反馈。

3、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 (1)对照书下注释,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2)展示交流,对比翻译,感悟复述和翻译的区别。 4、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⑴文章的标题为什么叫“幼时记趣”呢?试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有哪些“趣”事呢?

⑵齐读第1节课文,参照书下注释,逐词逐句翻译课文。思考:对于全文来说,这一节有什么作用?你认为最能概括本节内容的是哪一个句子?

2

⑶熟读、背诵第1节课文。

⑷集体读第二节,参照书下注释,逐词逐句翻译课文。思考:“观蚊如鹤之趣”描绘了哪两个画面?你最喜欢哪一个画面?为什么?

⑸作者在叙写“事”的同时,还用了哪些词语写“趣”?

⑹熟读、翻译、背诵第2节课文。 5、课内小结。 6、互动学习评价:

完成《语文补充习题》第27页第一、二、三、四题。

第二课时

1、复习课文第一、二节。 2、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⑴、集体读第三节,参照书下注释,逐词逐句翻译课文。探讨:

①、写神游山林之趣,作者首先从哪几个方面来叙述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见藐小微物,比细察其纹理”之趣?

②、这一节为什么归纳为“神游”山林?是用什么句式从哪些方面来写“神游”的?

③、这一节除了写“神游”之外,哪些词句还写了作者当时美好的感受?你是怎样理解这种想像和感受的?

3

⑵、自由读课文第四节,参照书下注释,逐词逐句翻译课文。探讨:

①、癞蛤蟆本是个“藐小微物”,作者为什么用“庞然大物”、“拔山倒树”等词语?

②、“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这三个动作描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③、你觉得本节最能表现“童趣”的是哪些语句?“趣”在何处?

3、总结全文,概括本文的写作特色。 4、互动学习评价:

《语文补充习题》第28页第五、六题,问题探究一。 5、互动学习反思

《幼时记趣》互动学习评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童稚( ) 藐小( ) 鹤唳云端( ) 项为之强( ) ....庞然大物( ) 土砾( ) 丘壑( ) 怡然称快( ) ....二、阅读《幼时记趣》,完成文后问题。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③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

4

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 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 )

①于土墙凹凸处( 在 ) ②神游其中 ( 想像 ) ..③项为之强 ( 僵硬 ) ④留蚊于素帐中 (朴素的) ..⑤盖一癞蛤蟆也(原来是) ⑥鞭数十(鞭子) ..

⑦以土砾凸者为邱(同“丘”,土山) ⑧鹤唳云端(高亢地鸣叫) ..2.解释一词多义:

①之: 时有物外之趣( ) 昂首观之( )心之所向( ) 项为之强( )

②观: 昂首观之( ) 作青云白鹤观( ) ③以: 徐喷以烟 ( ) 以丛草为林( ) ④为: 项为之强 ( ) 以虫蚁为兽( ) ⑤故:故时有物外之趣( ) 温故而知新( ) ⑥其: 常蹲其身 ( ) 神游其中( )

3.下面的词语大多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请解释它们的意思。

(1) 明察秋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怡然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庞然大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_________________。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二段写的趣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只用4个字)

6.对选文第三段文字意思的理解,有下面两种不同的概括。你赞成哪一种?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1)神游丛草 (2)神游山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7.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 。 8.什么是“物外之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9.“我”能得到许多闲情之趣的原因是 。

10、没有想象就没有神游的感受,请用原文写出第三段中作者想象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说说“项为之强”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第四段中具体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句子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第二段中“又”的用法应该是:( )

A.表示重复或继续 B.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 C.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 D.表示转折,有“可是”的意思 14.第一段与二、三、四段的关系是: 。

15.文章具体叙述了幼时的几件趣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和情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7.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 。 8.什么是“物外之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9.“我”能得到许多闲情之趣的原因是 。

10、没有想象就没有神游的感受,请用原文写出第三段中作者想象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说说“项为之强”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第四段中具体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句子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第二段中“又”的用法应该是:( )

A.表示重复或继续 B.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 C.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 D.表示转折,有“可是”的意思 14.第一段与二、三、四段的关系是: 。

15.文章具体叙述了幼时的几件趣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和情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幼时记趣》学案 苏教版在线全文阅读。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幼时记趣》学案 苏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3334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