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专题1 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经济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0-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毕业班历史学科专题复习(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经济

【专题要点回放】

古代政治主要涉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与演变:始于秦朝,在隋唐宋元时期得到发展,明清走向衰弱,直至辛亥革命废除封建帝制。每个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涉及中央、地方、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古代经济发展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南移是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变化。 【专题考情前瞻】

从近几年中考来看,本专题知识是历年来中考的必考点,考查知识较多,分值大,出现的题型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知识点多,分布广,且有一定的横纵向联系,特别是渗透地理知识的识图题(如丝绸之路)、古文材料分析等。 【专题考情解读】 年份 考点及题型 分值 2017年 材料解析:丝绸之路,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盛的原因 15分 选择:百家争鸣;商鞅变法时间;秦朝统一;西汉大一统;宋代纸币, 元朝、清朝对西藏的管辖;明朝废除丞相 2016年 材料解析:韩非,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唐太宗的执政理念; 15分 朱元璋;军机处的设立;丞相的设立于废除 选择:宋朝经济发展;市舶司 2015年 材料解析:秦始皇和郡县制;丝绸之路和张骞;行省制度 2014年 材料解析:商鞅变法;万里长城和灵渠 选择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朝商业的繁荣 10分 7分 【专题知识网络】 古代 分封制 政治 提出:韩非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创立:秦始皇 发展:秦朝至清朝 战国:土地私有制 古代 秦朝: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经济 西汉: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唐中后期至宋朝:经济重心南移 【专题知识整合】 一.重要的朝代更替:

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朝——西周——隋朝——唐朝——宋朝——元朝 ——明朝——清朝

二.三次分裂到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朝;589年隋朝;1276年元朝(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政权) 结论: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古代政治)

朝代 西周 战国 中央 地方(边疆) 分封制 商鞅变法:县制 思想 韩非:提出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制度 1

秦朝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西汉 唐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四。古代经济 朝代 农业 增加宰相人数 中书省 郡县制 焚书坑儒 颁布推恩令,削弱王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国势力 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 统思想 合并州县 设行中书省; 西藏、台湾 完善科举制 八股取士 大兴文字狱 撤销中书省,废丞相, 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权分六部 设军机处 加强对西藏、新疆等 地的管辖 手工业 商业 铁农具、牛耕出现并推 春秋广;修筑防洪灌溉工程战国 都江堰;形成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秦朝 西汉 宋朝 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 汉武帝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 商业都市开封和杭州;海外贸易发达;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时期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大都是世界商业大都市,《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繁华景象。 越南引进占城稻;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棉花推广到江南;茶树栽培有很大发展。 重视农业,禁止贵族圈占农田、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 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浙江哥窑冰裂纹瓷器,给人美感;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宋朝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元朝 【专题关联拓展】

一.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概念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是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的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命于中央。 (2)历程

①初步形成: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中的县制,法家思想。 ②正式建立:秦朝实行皇帝制、丞相制、郡县制。 ③加强:西汉推行“推恩令”、 削弱王国势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隋唐完善:合并州县

2

⑤宋元加强:行省制度

⑥明清强化:厂卫特务机构与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权高度强化与进一步强化。 ⑦废除:辛亥革命 (3)评价:

积极:有利于中央控制地方,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能有效地组织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加强民族融合,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等。 局限:政治上容易形成独断专制、暴政统治和腐败现象,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经济上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思想方面独尊一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从长期发展看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二.世界大国政治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法国——共和制;美国——联邦制

三.列举隋唐时期的盛世局面。分析各朝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有哪些?从古代经济发展中得到什么启示?

盛世——隋朝:开皇之治;唐太宗: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元盛世 原因:(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2)统治者调整经济发展政策,推行发展经济的有力措施;(一般有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奖励耕作、兴修水利、改革生产工具或者生产制度等) (3)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与智慧;

(4)开明的对外政策吸收引进了先进的外来经验与技术等。

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促进经济的发展;

2、政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加强与世界的交流合作;以民为本,给人民幸福的生活环境,更好的投入经济建设;加强边疆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经济共同发展等;

3、保证国家的安定和谐,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4、充分调动人民劳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力量;鼓励与扶持劳动人民与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5、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客观自然条件,做好环保,维护生态平衡等。 【专题演练】

一.选择题(2015—2017年泰安市中考题) 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在这一思想推动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在下列哪一阶段?( )

2.下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

3

百家,独尊儒术”。 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强化君权神授思想 B.繁荣思想文化 C.扩大地方权力 D.强化大一统 4.右图是北宋纸币钢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 )

①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③是研究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下列史实不属于元朝、清朝对西藏管辖的是( )

A.元朝时西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 B.清朝规定历代达赖、班禅经由中央政府册封 C.清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D.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6.《皇明祖训》中记载,朱元璋规定: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承相。臣下敢有奏请设守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 A.强化封建皇权 B.便于传达中央政令 C.监视官民 D.控制国家兵权 7.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宋代江南某户人家作客,你不可能遇到( ) A.主人盛上占城稻米饭

B.主人家桌子上摆着瓷器茶水壶 C.主人告诉您有些商人用纸币做买卖 D.主人的儿子们正在谈论马可?波罗

8.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B.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宋元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明清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9.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行省 D.宣政院 10.“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春秋 B.战国 C.西周 D.商朝

11.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2、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 ) A.安装有指南针的海船出海远航 B.工匠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 C.人们颂赞“画圣”吴道子的名画《送子天王图》精美绝伦

D.人们在瓦子中谈论军机处成立、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的事情。 13.(2017·潍坊)汉代,“丝綢和香料从其原产地中国和亚洲东南部向西运输到达中亚、伊朗和罗马帝国。”这反映了当时( )

A.中国商人到达过罗马帝国 B.西方人普遍享用中国丝绸 C.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贸易 D.陆路贸易取代了海路贸易 14.(2016·东营)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从哪

4

一位皇帝开始?(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15.(2014·泰安)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家逐渐强盛,史称( )

A.贞观之治 B.贞观遗风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二.非选择题

16.(2017·泰安)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政府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得到了与会各国的认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l世纪时,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自然史》中把中国叫做“丝之国”,古罗马的贵族都以穿着中国丝绸为荣。他还说中国出产的钢很硬,质地很好。17世纪以来,许多欧洲国家的宫廷和王公贵族更是竟相购藏中国的瓷器、漆器和丝绸、刹绣,甚至不惜重金到中国定做,运回国内珍藏起来。

(l)材料一反映了古丝绸之路对罗马上层社会生活的影响。清指出汉代丝绷之路的起止点,并说明其开通的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贫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偏《海上丝绸之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因素。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它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4)比较一带一路建设与新航路开辟在目的上的不同点。(2分)

17.(2016·泰安)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发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 ——斯托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秦始皇最先将谁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专题1 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经济在线全文阅读。

专题1 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经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3333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