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一面》教学设计(公开课)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0-2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一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关注外貌描写,通过比较学习,体会作者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逐步塑造人物“瘦”的形象的写作方法,并仿写片段。

3.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结合课外资料,感受鲁迅先生日渐消瘦外貌背后的精神内涵,以及鲁迅先生爱青年、爱民族的人物品质。

【教学重难点】

关注外貌描写,感知人物的“瘦”学习作者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逐步立体地塑造鲁迅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并仿写片段。

【课前谈话】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照片。(出示)他是——鲁迅。对于鲁迅先生,你有哪些认识,简单说一说。 2.浏览资料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是我国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他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姿态,创作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许多作品,从而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27年10月,鲁迅到了上海,从此定居下来,集中精力从事革命文艺运动。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O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领导人,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宇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此外,他还撰写了数百篇杂文。这些杂文,如匕首,似投枪,与敌人做着坚决的斗争。

同时,鲁迅非常关心爱护青年。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接待过来访青年五百多名,亲自给青年回信三千五百多封。他用心培养青年,为青年作家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教学过程】 一、

质疑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和鲁迅先生有关。课题是——一面(齐读)。 2.什么是一面?(初次见面)

3.文章的作者阿累和鲁迅先生短短的一面,却令阿累印象深刻,并影响了他的一

1

生,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

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距离接班还要等半个钟头,到内山书店躲雨看书。我想买书却缺钱,踌躇之际遇到了鲁迅先生,先生向我荐书并赠书,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三、

关注外貌描写,体会鲁迅的“瘦”

(一)初步感知“瘦”

1.是的,这篇文章讲的就是鲁迅与阿累在内山书店的一面之缘。那么这短短半个小时的一面,鲁迅先生给阿累留下的最初的印象是什么?(板书:瘦) 2.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默读课文,作者几次写到了鲁迅先生的瘦,把相关的语句划下来,并想一想,作者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关注到鲁迅的瘦。 3.交流

第一次: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

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这是我刚进书店时)

第二次: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

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书“一”字。(当鲁迅向我走来时)

第三次: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抱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

这本比那本好。”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书“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当鲁迅站在我面前,向“我”推荐书时)

第四次: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来便走出书店的门。(当我得知他就是鲁迅先生时)

(二)比较阅读,体会写法

1.这四次都是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那么作者是怎样一步步透过文字,让我们感受到鲁迅先生的瘦呢?请同学们比较着来读一读这四次外貌描写,你发现了什么?

2.第一次比较:体会作者由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方法,并感受他写作角度的变化。

2

(1)第一次描写外貌,阿累站在远处,是远观的。第二次鲁迅先生正向阿累走来,是近观。第三次和第四次,鲁迅先生就站在阿累的面前,是细看。因此作者按由远而近的方法描写鲁迅的瘦。

(2)第一次因为是远观,因此只是个粗略的轮廓。第二次大略描写了面孔、头发、胡须,看的不是很真切。第三次描写外貌的细节,因为面对面所以写得更细腻了。作者按由整体到局部、由粗到细的方法描写鲁迅的瘦。

(3)小结:从最初地一望,到最后地仔细地看,作者就是这样,通过由——远而近、由——整体到局部的描写,我们一步步感受到鲁迅先生是多么瘦啊! 3.第二次比较:感受作者逐步的情感流露

(1)除了有顺序地进行外貌描写,他还——再比较着来读读,你还发现了什么? (2)第一次粗看,只是有个模糊的印象,没有情感;第二次和第三次,逐步细看后,对于先生的瘦,表达了自己的担心;第四次,得知人物身份后,带着情感来写外貌,表达自己对先生健康的担忧。感叹号地运用,增强语气。

(3)通过刚才一次次的比较,我们对这四次外貌描写有了很深的认识,让我们带着感受来读一读,自己先试试。

引读:当我刚走进书店,向里面望了一下——

正当我踌躇时,那个老人咬着烟走了出来,他——

此时的他,就站在我的面前,真瘦啊!手指好似——竹枝似的,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我抬起头,惊异地望着他—— 他就是鲁迅先生啊!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

当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我深深地感叹道——

(4)此时,你脑海中有没有鲁迅先生的轮廓?能描述一下吗?

(5)几个同学在描述中都不约而同地讲到了鲁迅的瘦,看来先生的这一特征的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挖掘“瘦”的原因,感受人物品质

1、那么鲁迅先生为什么这么瘦呢?课文中告诉了我们答案,大家赶快找一找。 2、交流 语段一:

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1) 现在你明白鲁迅先生为什么这么瘦了吗?

“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他嫉恶如仇,正如他自己说的:横眉——冷对千

3

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一生”:他用一生的时间来写作,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工作,给了我们这个民族。他早已没有了自我。

“越老越顽强”:尽管已经步入老年,但他依然握着手中的笔,尽心地工作着,他瘦得是那样顽强啊。

(3)同学们刚才抓住关键词语,有了自己的体会,下面的这段资料,读了之后肯定对这位将一生时光都交给民族的顽强战士有更深的认识。(师生配合读) 晚年时的鲁迅先生尽管病入膏肓,但依然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

1936年10月16日 给曹靖华先生翻译的苏联小说《苏联作家七人集》作最后编校并写了一篇序言

1936年10月17日 写作《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1936年10月18日 还记了日记 1936年10月19日 逝世

鲁迅先生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

(2) 此时你看到的还仅仅是鲁迅先生的瘦吗?

看到了他的顽强,看到了不屈,看到了他为了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甘愿奉献一切的精神。

(3) 带着感受来读读这段话吧(指名读)

(4) 此时此刻,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外貌描写的文字,(出示语段)透过瘦,我

们更强烈的感受到的是他对整个民族的——爱。 (5) 引读

初次看到他,因为是阴天,暗得很,因此只能—— 当我踌躇着是否该买那本书时,他向我走来,他的面孔—— 他站在我的面前,只见他用—— 瞧他那张黄里带白的脸——

他就是鲁迅先生,不会错,一定是!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因为他憎恶——

这就是鲁迅,他是一个战士,是一个将自己的一切全给了我们这个民族的顽强的战士。所以当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是,我惊叹道——

(7)阿累紧紧抓住了人物的外貌描写,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了这样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四、关注其他细节描写,感受鲁迅对青年的关爱

1.这是阿累写鲁迅的文章,除了外貌,还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语言、神态、动作)

4

那么它们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找出相关语句说说你的感受。 2.交流(随机板书:爱青年) 语段一: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语言、神态描写。他如慈父爱儿子一般爱着我们青年。他爱青年是因为青年是民族的希望,他爱青年就是他爱民族。 语段二:

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道:“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送书给我就是他关心青年的成长。我们青年是民族的希望,此时对我的关心,其实也是他对民族未来的——关心。

五、 回顾全文

1. 但是让我们再次快速浏览课文,这些细节描写和刚才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外貌描写相比,在文中占的篇幅要——少得多。为什么呢?

(1)这是一面之缘,是初次见面,人物的外貌通常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鲁迅的外貌很有特征,是标志性的,突显外貌描写能更形象地展现这个坚强、为民族斗争不息的战士形象。

我们写人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抓住特征反复、细腻地描写,就能使人物形象生动、丰满起来。

2.这一面,不仅仅让阿累看到了鲁迅的瘦以及他对青年的关爱,更重要的是透过它们感受到了鲁迅对民族的爱。因此,虽只是一面之交,却给了阿累无尽的思念,也影响了他的一生,所以阿累会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六、总结写法,仿写片段

1.通过今天的学习,在写人文章的表达方式、写作手法上你有什么收获呢? 下面就让我们用这些方法来仿写一个片段吧。

2.出示照片,让我们先远远地看看她的背影。这孩子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看,她转过身来了??嚼着好吃的小饼干时??看到妈妈回来时??再让我们细细地看看她的脸??视线往下移,她的小手和小脚??细细观察,学着这种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来写写你和这小女孩的一面之缘吧! 七、总结

今天的课我们认识了鲁迅。其实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他一生写作约有600万字。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大量个性鲜明的人物,如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等。课后同学们可以翻阅他的作品,看看鲁迅是怎样塑造他笔下的人物

5

的。 板书

19* 一面 爱民族 爱青年

6

《一面》学习单

班级 姓名

这个小孩子给你留下了初步的整体印象是什么呢?再细细地看看这一组照片,你又有什么新发现?学习课文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抓住人物外貌特征反复、细腻描写的方法,来写一写你和这个小孩子的一面之缘吧。

《一面》学习单

班级 姓名

这个小孩子给你留下了初步的整体印象是什么呢?再细细地看看这一组照片,你又有什么新发现?学习课文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抓住人物外貌特征反复、细腻描写的方法,来写一写你和这个小孩子的一面之缘吧。

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一面》教学设计(公开课)在线全文阅读。

《一面》教学设计(公开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3253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