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问题解决”数学教学研究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作者:卢永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4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O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34-01 “问题解决数学教学与综合能力培养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途径是通过教师创设实际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探索,能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意识习惯。由此可见,学生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成为该课题研究的关键环节,因此我认为,要想搞好“问题解决”数学教学研究,必须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问题意识即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困惑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产生了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应用问题的良性循环状态,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具有了问题意识,学生就会意识到寻常现象的非常之处,“于不疑处有疑”,然后提出问题,这往往会导致认识的新领域和新视角。具体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作为人师,我们都有这样的切身感受:学生喜欢哪位教师,也就喜欢哪位老师的课,即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这也足以说明学生在学习时,最乐意接受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甚至“爱屋及乌”。学生若具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主动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具有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然后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创造性。由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自己经过观察分析发现的,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因而他们具有极强的求知欲,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内在动力,而不是外界强加的或逼迫的,所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并且能够持久地自觉地学习,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进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具有问题意识就会不断地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为了找到满意的答案,会积极地搜集材料,主动探究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做出各种猜测或假设,并寻找证据或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直到学生能合理地解释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亲身体验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问题解决”数学教学研究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